下雨天來聊聊板輪騎乘感覺吧!(真心求問)

冬天冷就算了.....

還常常來個連續五天.七天.十幾天的下雨

在轉跑步.騎練習台與飛輪的空檔下如何熱血一下

就來探討.研究.鑽研~板輪騎乘感覺

本人因家教甚嚴所以沒騎過板輪

渴望能在初春解禁

但板輪品牌款式遠比過江之鯽還多

歡迎大家熱情分享

-------------------------------------------------------------------------------
真的想知道實際騎車感覺~

因為同一種輪組不同腳騎就有不同感覺!

謝謝大家分享!
川山克 wrote:
本人因家教甚嚴所以沒騎過板輪
請問這是...?
應該跟我一樣,老婆管很緊,預算抓很嚴,所以家教甚嚴

shehlung wrote:
應該跟我一樣,老婆管...(恕刪)


我偷偷買.後來的確是被念了一頓.畢竟視覺差很多...
http://www.flickr.com/photos/deanet/

川山克 wrote:
冬天冷就算了.......(恕刪)

一般比賽zipp 寶拉 2種在預算上去的話我就覺得沒必要輪子也大同小異~因為太輕了!無需低於6.8公斤!
要用也可~用其他東西去壓重量!也挺麻煩的!
你要耐用就寶拉~要比賽才用就zipp
看你喜歡騎硬或舒適 胎壓和管胎都有差!
一般就打到140p 要硬一點160p
板輪就爬坡好爬~比全能鋁框還要全能~~比賽好物!
2~3萬的板輪就普普通通囉!買個視覺感受!
我分享一下板輪騎乘的感覺吧....
跟平常夜騎的車友來回50k邊騎邊聊天....
我若是用MAVIC RACE就是一直聽他講... 換上板輪變成他一直聽我講....

hotscalefly wrote:
換上板輪變成他一直聽我講......(恕刪)


哇~~~整個降了一個強度~~~

回主題,碳板輪就是燒錢!
川山克 wrote:
本人因家教甚嚴所以沒騎過板輪

渴望能在初春解禁

板輪品牌款式遠比過江之鯽還多

歡迎大家熱情分享

逛來逛去 wrote:
板輪就爬坡好爬~比全能鋁框還要全能~~比賽好物!
2~3萬的板輪就普普通通囉!買個視覺感受!

may2231 wrote:
哇~~~整個降了一個強度~~~

回主題,碳板輪就是燒錢!

請教
有平價近人、堪用的板輪嗎?

何謂小板輪?
經濟力不夠者,可以用小板輪望梅止渴嗎?
(難得01版上有人用成語,也小小用了成語)

謝謝。



【麵包超人】 wrote:
請教有平價近人、堪用...(恕刪)


如果可以克服以下缺點,使用碳纖板輪當然最好。

1.制動力差,煞皮消耗快。
2.胎皮貴,NT1500以上的管胎路感才跟700元OPEN胎的差不多。
3.換胎不易,破胎更麻煩(可丟車店處理)。
4.下坡技巧要好(也就是減少煞車來過彎)。

推薦的話,環台賽外國選手使用MATRIX T50也是騎的嚇嚇叫!

板高要多高隨便,對非職業選手(或非頒獎台常客)來說差異性不大,

總言之,

1.板輪不會讓你騎的更快,但可以讓你在高速時"相對"較輕鬆一點。
2.1800G的80MM板輪一定比1800G的鋁框輪好帶動,別迷信高慣性。
3.外胎買單條1500以上的才有路感升級的感覺。
4.胎壓別打太高,120~150就好,除非你騎場地賽。

may2231 wrote:
如果可以克服以下缺點...(恕刪)



我使用的是白牌雷諾高46的open框手編輪
煞車在晴天時制動力很好,雨天時還沒試過
因為是open框,胎皮不會貴
目前使用馬牌SuperSport Plus防刺胎(寧願外胎重一點,不喜歡蹲在路邊換內胎)
下坡時有點擔心會燒框,但為了生命安全,還是正常使用煞車,目前沒燒框

使用心得:
1. 視覺效果很好
2. 平路沒比較快,高速也沒比較輕鬆;但爬坡比用DT RR415的框快一點
3. 框很強很硬,抽車時框不易變形;鋼絲斷一根,也不會偏擺
4. 板輪氣嘴長,輪子重心較不平衡,建議自己做動態平衡,下坡、高速時安定性會好很多

認識的車友也有使用Light Weight、Madfiber等高級板輪
比較後的結論是:強的人不論用什麼輪組都很快;體力差點的人,使用Light Weight也不會比較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