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這個月才開始騎腳踏車(目的減肥)
GIANT的公路車
昨天跟朋友一起騎車他們從景美河堤開始騎騎到淡水 來回平均時速30
小弟從公館開始騎 他們開始從淡水回程 我們關渡會合...
一路上跟他們騎回來,我跟沒多久時速掉到25跟不上,騎到大稻埕
我們都休息一下,回程時...腳有夠酸時速變成20了~~~
我該怎麼練習肌耐力讓腳不會酸,
我之前騎去淡水都平均時速20~25,因為我們要找一天騎去南寮當天來回
所以現在要多練習~但不知該怎麼練習
你可以先每天依照自己的速度(一開始應該都是均速15km/hr)騎個 20km, 這中間你會經歷很喘(累)->微喘(累)->不喘(累)->小菜一碟.
到了小菜一碟的時候看你是要選擇在相同距離提升自己的均速(一次增加 1~3km/hr), 或是增加騎程距離(20~50km)都可, 但你會發現你又開始上面的循環.
當騎乘完後肌肉有痠痛現象請休息到身體恢復後再騎車, 個人是沒學過運動醫學, 但在身體這麼疲累的狀況下每天繼續操, 就算是鐵打的身體也經不起這樣玩, 很多事情不做會後悔, 但是硬要做會讓你更後悔~
==
另外, 以你現在的狀況從台北出發去新竹南寮來回(200KM)根本是找死, 中間有很長一段距離(幾乎80%)是無遮蔽物可擋陽光, 沿途也沒有太多休息補給的地方.
「人還活著但心已死去,這是生命的悲劇。」
小 shin 昕 wrote:
昨天跟朋友一起騎車他們從景美河堤開始騎騎到淡水 來回平均時速 30
小弟從公館開始騎 他們開始從淡水回程 我們關渡會合...
一路上跟他們騎回來, 我跟沒多久時速掉到 25 跟不上, 騎到大稻埕
我們都休息一下, 回程時... 腳有夠酸時速變成 20 了~~~
我該怎麼練習肌耐力讓腳不會酸,
聽起來怪怪的,有上卡的話,在平路和丘陵維持在30上下還算標準.
我自己還沒有出很多力道來前進,齒比調到最重還會轉不停.
卡鞋的出力狀態,像麥可傑克森的月球漫步,是向後滑上來的,用來到達無限循環.
小 shin 昕 wrote:
我之前騎去淡水都平均時速 20~25, 因為我們要找一天騎去南寮當天來回
所以現在要多練習~ 但不知該怎麼練習
200km要衡量時間夠不夠用,而不是去想體力.
補給工作也要做足,身上零錢不能掛零.
全身痠痛就下車做伸展操,準備好再騎.
騎完這麼長途以後,要小心會坐不住一般椅子.
請搜尋"全台車店地圖 "
maxlynch wrote:
這種事情請慢慢來, 羅馬並非一天造成, 如果你在這樣繼續亂操下去, 先壞掉的可能是你自己的身體.

小弟之前沒有習慣公路車的騎乘方式,也沒做fitting,就用登山車的方式蠻幹。騎完一次環化賽(105km)和花東小旅行(200km),之後運動傷害,花了一年復健才能騎車。
請引以為鑑。
分享...單車運動經常遇到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