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哥大姊好
小弟我自行騎車有一段時間了
平常基本騎行約50k起跳(登山車或是小折)

近一年開始接觸公路車
這半年想說認真練習山路 畢竟台灣還是以丘陵地形為主 要去哪邊玩都有一定的爬坡需要克服
(而且台灣好山好水 不往山上去實在說不過去 哈哈)
目前使用的是標準盤

然而常常會發生腿力夠 但是卻爆心臟的狀況
(尤其是暖身不太夠的時候)
(我沒有裝心跳監測裝置 但是有停下來量過 可以感覺到逼近理論的MAX值 人會覺得很喘)

這種狀況通常發生在刻意用重檔抽車 或是在陡坡堅持練轉速時

其實知道除了練還是練
(基本上的體能其實不算太差?? 跑步六公里約三十分鐘完成)

爬過文 讀過一些資料
有前輩建議注意控制自己的心跳
也有前輩提到在快達到LT的閾值前就該緩下來 以免乳酸大量堆積來不及排除

不知道各位前輩們有什麼其他建議
尤其可以針對爬坡進行訓練或是增強整體耐力的

PS: 目前很想多去試試不同路線 但是總會擔心掛在半路
所以目前都只是在貓空一帶練習 希望遊刃有餘之後再繼續挑戰其他路線

感謝看完落落長的發文
這問題困擾我一陣子了
謝謝


文章關鍵字

地球走在海邊 wrote:
然而常常會發生腿力夠 但是卻爆心臟的狀況
(尤其是暖身不太夠的時候)
(我沒有裝心跳監測裝置 但是有停下來量過 可以感覺到逼近理論的MAX值 人會覺得很喘)

這種狀況通常發生在刻意用重檔抽車 或是在陡坡堅持練轉速時

其實知道除了練還是練
(基本上的體能其實不算太差?? 跑步六公里約三十分鐘完成)







我的應對方法是放輕檔,踩得動擺第一,轉速擺第二,節省能量並持續前進為最優先.
不同程度的坡,抓的把位要會選擇.
爬山是一件磨性子的事情,一衝動起來,平衡就會打壞.
請搜尋"全台車店地圖 "

地球走在海邊 wrote:
然而常常會發生腿力夠 但是卻爆心臟的狀況

個人覺得這是重點,我先前也一直是醬狀況,也一直進步不了

不管是在跑步跟騎車,在心跳的監控是重要的基礎,如果你每每
騎車都以高強度的心跳區間(85%)的話,心肺、耐力進度空間真
的有限,既使肌力覺得很足,但也常常騎不下去。

低強度的LSD(長距離65%心跳)是訓練重要的一部份,多參考一些書籍、文章,真的有
用,至少我用在跑步上一、二個月就進步很多。(騎車還沒時間練)

ps.檔位輕一點,呼吸順一點的騎,你可以發現順暢輕鬆很多。
謝謝了 我會再多注意的
尤其是補給的部分 以前總覺得沒騎太遠不太需要XD

踩踏和配速還要繼續加油!

另外好奇的想問一下
政大環山道 貓空 這樣的路線大概是幾%的坡度
自己算好像才4% 超平的XDD

地球走在海邊 wrote:
我沒有裝心跳監測裝置 ..........
.......有前輩建議注意控制自己的心跳
也有前輩提到在快達到LT的閾值前就該緩下來

重點是...沒心跳監測裝置,您又如何知道LT值在哪?
太過勉強...不如讓一下~~

地球走在海邊 wrote:
謝謝了 我會再多注意的
尤其是補給的部分 以前總覺得沒騎太遠不太需要XD


如果你只騎貓空當然也沒啥好補給的
貓空老泉也才4K 草南頂多6K 就算兩趟也不算很長
所以補給不是重點

要爬坡進步真的就是多騎坡讓腿力增加,心臟有力
我還記得我一開始騎車連烏來都爬不完爬到第一個陡坡(3.5K處)就放棄了
現在可以不落地一口氣上到溫泉街

要進步的快,試著騎陡一點的坡,等到身體適應了,騎緩坡會變得有夠輕鬆
單車要進步還真的是急不來...
說的也是 用主觀的感覺畢竟比不上客觀的監測orz
不過也什麼其它的替代方式嗎?
目前還沒有足夠預算上到心跳監測 ^^"

地球走在海邊 wrote:
然而常常會發生腿力夠 但是卻爆心臟的狀況
(尤其是暖身不太夠的時候)


會不會齒比太輕呢
上坡段如果認為腿力夠
可以試著飛輪小齒一點試試看
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決定於他們的人民如何對待動物
練爬坡不一定要一直騎陡坡~

長距離緩坡也很有幫助!!

可以試試福山來回或十分車站(有力再往雙溪或福隆)來回

騎個幾次下來,我相信你再去騎貓空,一定會輕鬆不少!!
單車生活、義大利老車改造一起熱鬧中https://ibikeeric.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