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擰乾丟地上,只為新年新希望[Bontrager Aeolus 5 D3 沒箱開]

自去年底友人勤練車加上裝備大升級,小的被瘋狂慘電...電到滿身焦香

開始考慮買組好輪來減緩被慘電的程度....

然後就開始從Zipp、Reynolds、MadFiber、Bontrager、CORIMA、Lightweight、Shimano、Riaf等等牌子考慮

但是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太多人用的我又不愛、被併購的不知能不能買、沒特色的買了會無感....

所以拼著想要開箱的這口氣,我預定了沒人玩過的Bontrager Aeolus 5 D3 管胎版

其實Aeolus 系列在 Bontrager中存在很久了
因為Bontrager是最早開始做碳邊OPEN框的與碳纖貼皮低接點板輪的廠商
所以Aeolus 系列一直都是被拿來使用最新技術的前驅產物,這次也不例外
D3系列大改款,感覺順應技術主流但又走出跟對手不同的特色
所以盯這組輪組很久了....可惜一直下不了手
直到後來被電翻了,才拿出提款卡用擠錢機(ATM)把卡榨乾
但前後輪分開賣,所以要被屠宰兩次...也因此可以選擇我要的11速後輪
並且可以選擇前後輪不同板高的組合

來看看輪組諸元吧

Aeolus 5 D3 管胎版

框體:Trek OCLV 碳纖本體 板高50mm、板寬27mm、板內寬度17.5mm
花鼓:DT swiss 碳纖軸花鼓、DT星形18T棘輪、S/S 11速棘輪座
幅條/銅頭:DT swiss 直拉雙抽扁平輻條&DT 鋁銅頭
結構:前輪18輻輻射式、後輪24輻1:1傳動側雙交叉、非傳動側輻射,用以平衡兩側不平等張力

接下來就是照片了
27mm 的框配上25mm的管胎,完全無違和!

DT SWISS 的花鼓、碳纖軸身

白帥帥的後輪花鼓,國外評測缺點:很容易髒....

雖然是單向碳纖布,但還是可以做得很有質感

最後一張是目前的成車了


可恨的是......為什麼要一直下雨啊...
文章關鍵字
Bontrager 板輪還真的滿好看的!

之前本來有看上舊版的(有寫HED那個)

後來是因為找不到心得分享 不知道到底如何 因此作罷!


不過還是恭喜入手! 整車配起來也是相當優美呢!



也希望天氣快點放晴!!!!!

aireva11 wrote:
自去年底友人勤練車加...(恕刪)

這組我也考慮很久,因為設計細節我滿喜歡的
只是問任何人,都只會回台灣某某廠代工,別買
d3 3和5都是胖胖框,重量風阻數據都很漂亮
能多分享心得嗎


aireva11 wrote:
自去年底友人勤練車加...(恕刪)

好漂漂的輪組啊!
如果跑贏你朋友記得來回報一下!
好漂亮的車子配上高檔輪組也是應該的
不過根據車上配備和現場環境看來
卡片應該是還沒擰乾
丟在哪裡可以告訴我來去撿
註冊日期:2003-08-14 15:57

aireva11 wrote:
自去年底友人勤練車加...(恕刪)


車超美 不過....你家客廳也太美了吧......
宅到爆宅男 wrote:
車超美 不過......(恕刪)

sam wrote:
好漂亮的車子配上高檔...(恕刪)


這是我娘的工作室....借來拍照
因為除了這邊還能看,其他的地方就不太能入景了
倪同學 wrote:
這組我也考慮很久,因...(恕刪)


bontrager 以前如何我不敢講

不過這次他們主打框體是美國製的.....

花鼓是DT SWISS代工的,產地應該是瑞士,我再找資料的時候發現圖片裡面有bontrager 的花鼓海
dt swiss 工廠參觀



然後在美國組裝,找資料也翻到了現在大陸其實比我們還迅速....
去trek的工廠參觀bontrager的輪組製作
bontrager 工廠參觀
從2月初拿到輪組到上個禮拜,好不容易騎了三天,總算有感受一下輪組的差異性
不過我的感受會比較非主流一些,因為我本身的體型也就不是主流....

小的之前測試的FTP數據是194W,所以輸出並不算太高
以我的輸出而言,AEOLUS 5 D3 對我來講有點硬過頭,超硬的碳板+24幅的側向剛性比我想像的好很多
25C的管胎更是操縱感絕佳,過彎完全轉多少是多少,BONTRAGER 的軟木塞剎車皮手感則與之前SWISS STOP 綠皮+ C24 CL不惶多讓,下坡安心感100分,但look也不是軟調車,所以騎起來整個硬到不行,初次上路覺得很非常吃體力....

而第二天騎的時候因為有計時,所以其實有測試火力全開的意味,感覺痛苦指數比以前高大概5%-10%,倒是計時成績與先前紀錄大約持平,沒有進步

第三天騎106到汐止感覺起來就好多了,雖然痛苦指數還是偏高,可是沒有騎到要往生的感覺,爬坡的話會感覺坡度超過10-12%會感覺比較吃力,如果超過12%的話短距離還好,距離一長感覺就會有種要往生的Feel

所以目前沒辦法用aeolus 5練低轉高扭的踩法,必須要回到最基礎來練習--用高轉速來帶動輪組


以爬坡的角度來看aeolus 5

下坡與緩坡的表現還不錯,速度帶起來的話還OK,但是長坡或陡坡就會比較沒有優勢

平路的話再找時間騎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