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各位前輩, 我的車子是TCR AD2, 目前座墊的調整是依照網路上找到的, 大概是前臂抵住座墊前方, 中指指尖剛好到彎把的位置... 其實買車時,捷安特的店家已經做過簡易fitting,也都量過身材..

只是在騎下坡時遇到問題,所以又自己試著調整過...

捷安特店家的設定, 跟自己目前的設定, 在平路騎乘上舒適性都還可以, 只是不知為何, 下坡時覺得重心很前面, 彷彿隨時要飛出去的感覺, 很不穩! 有試著將屁股坐後一點, 或身體趴一些, 但感覺幫助不大, 還是很不穩定...

後來自己調整,將座墊整個往後拉! 下坡重心變很穩! 不會有要飛出去的感覺, 下坡更安心! 但是平路騎乘時, 身體要更趴, 舒適感差一點!

目前是又將座墊拉回來(一個前臂距離).. 想請問到底怎樣的距離會比較好些? 是要追求下坡的穩定, 還是平路的舒適呢? 有可能兩者兼得嗎?

PS. 座墊的角度是跟地面平行!

謝謝~
dioiao wrote:
網路上找到的, 大概是前臂抵住座墊前方, 中指指尖剛好到彎把的位置
舊時代的無稽之談,就讓他過去吧。
dioiao wrote:
簡單說
座墊還是設置在中庸的位置
而屁股是隨著情境而改變位置的 (講白話就是屁股要動)
dioiao wrote:
後來自己調整,將座墊整個往後拉! 下坡重心變很穩! 不會有要飛出去的感覺, 下坡更安心! 但是平路騎乘時, 身體要更趴, 舒適感差一點!


個人比較傾向以平路的舒適為優先. 下坡屁股往後移應該還是有足夠的空間.
建議牽回原車行請老闆調整, Giant的簡易fitting至少有他的理論在, 應該會比較正確吧?

如果將坐墊往後拉變成平路不舒適, 下坡穩定, 那要不要嘗試著以原Giant設定往後拉1 mm就好?

或是直接找fitter處理, 作完整的付費fitting.
Stallings wrote:
簡單說
座墊還是設置在中庸的位置
而屁股是隨著情境而改變位置的 (講白話就是屁股要動)


同意這位車友的看法
騎乘是要不斷的變換和調整的
一來 依據情況選擇適合的騎姿
二來 也可以分散各個騎姿造成的疲勞

我身高只有171.5 車架是S的 龍頭是9公分
而且柔軟度極差 手只能超過膝蓋一點點
一開始握煞把位時連按煞車都覺得有一點點困難
下坡或下把位更不用說 非常不習慣

現在 車子沒變(快變了) 龍頭卻用到12公分 也降到最低了
長下坡時下巴還可以放在龍頭上
現在座位我自己大概分為3~4個點在坐
不同場合 不同騎法 就會用到不同位置

有些身邊的車友會提到柔軟度的問題
認為柔軟度好可以趴得更下去
但說真的 我騎車到現在柔軟度一點也沒變好
所以我認為 以我自己的狀況來說 和柔軟度沒有太大的關係
影響最大的還是核心肌群和習慣(熟練)
常騎 有意識的去練習、注意騎姿
重心位置就會變得愈來越能掌握
腹部以上的上半身越來越放鬆(包含肩膀、手臂、手掌、手指)
越來越能控制自如


以上是新手的騎乘經驗
給你參考看看囉!
該不會資訊是來自「登山車保養維修手冊」這本書?黃色書皮那本?

我馬上用你說的方法去量我的車,指尖還離彎把大約有5公分,5公分…………驚!

如果要縮龍頭或推座墊往前,把座艙縮小5公分,那我想下坡我一定也會覺得重心太前面了!

資訊很多,但終究只能參考,多嘗試、多和車友交流是正確的方向!

結論。我建議:

一、先把你的座墊後退到底,沒錯,先到底,感受一下下坡的感覺有沒有改善,再慢慢找出較好的位置。

二、可能要換支較長的龍頭,一支龍頭不貴,該花還是要花。

三、工具帶著,邊騎邊調,最好也帶著筆記本和筆,記錄一下更佳!

四、找出自己的最佳騎姿的過程是充滿樂趣的,不要覺得麻煩。


dioiao wrote:
想請教各位前輩, 我...(恕刪)

mpz10whale wrote:
該不會資訊是來自「登山車保養維修手冊」這本書?黃色書皮那本?

我馬上用你說的方法去量我的車,指尖還離彎把大約有5公分,5公分…………驚!(恕刪)


看了這位車友測量結果
我剛剛也好奇去量了下
我指尖離車手把大概還有9公分
前臂抵住座墊前方, 中指指尖剛好到彎把的位置<===沒有任何根據的說法
坐墊前後位子應該是依下圖方式調整~

不過以上只是一個準則~每個人都可以稍微微調一下
至於下坡重心的問題就是要移動你的屁股了
這也是舊時代的理論了。

還是去找專業的FT吧。
對了,北部某間很有名的FT還是很愛這理論。



我的已經超出很多了,就像深蹲現在又改成可以超過腳趾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