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入手第一台公路車健身用 以輕鬆騎不會太趴為主 看上了2016 defy adv系列
有幾個疑問
1. 看官網介照adv 2-e是全套SHIMANO 105, 但只有大齒輪有標(5800)其他的沒特別註明,
請問沒標明的會不會是看店家給5700或5800? 有耳聞全新成車偷料的問題發生,買全新車要注意哪些部份容易被偷料呢?

2. 2016 adv 1(62800)和2-e(49800)的差價為什麼這麼大? 看規格只是把105換成Ultegra的差異 其他都一樣 差價13000?
但我看露天整組價差約6000~7000上下而已 這樣adv 1還值得嗎?

3. 車架size問題 小弟167cm跨高75cm 看網路上大部分都說騎xs的(寧小勿大) 但由於目前還不習慣公路車這麼趴的騎姿
以前都是騎登山車 有朋友說買大一點的架子就比較不會那麼趴了

4. 聽說二級碳纖座管 因為無法鎖太緊 會有一直往下滑的問題 騎沒多久要重新調整座椅高度 有辦法解決嗎?

5. 四五萬的預算是不是真的還是看鋁合金的比較好呢?

謝謝

--------------------------------------------------
2015/12/15
感謝各位大大分享寶貴經驗

剛發現美國版的adv 2有另一種顏色 如下圖
新手想買defy adv 請教各位前輩
還滿喜歡這顏色 實在怕白色太容易髒 台灣買的到美規板顏色嗎?

另外還有一個疑問 通常過季版 能談到幾折? 如果不好公開 煩請直接pm我 謝謝
幫推一下,最近也在看defy ad2-e,老闆推薦買這台當入門。
Canon 350D+SIGMA 17-70mm+580EX+百諾C128n6+饅頭486RC2
1. 看官網介照adv 2-e是全套SHIMANO 105, 但只有大齒輪有標(5800)其他的沒特別註明,
請問沒標明的會不會是看店家給5700或5800? 有耳聞全新成車偷料的問題發生,買全新車要注意哪些部份容易被偷料呢?

A:我想應該不會有這問題。16年份的傳動系統是全套105的,大盤當然也是105。
至少我的adv 2-e是全套105。


2. 2016 adv 1(62800)和2-e(49800)的差價為什麼這麼大? 看規格只是把105換成Ultegra的差異 其他都一樣 差價13000?
但我看露天整組價差約6000~7000上下而已 這樣adv 1還值得嗎?

A:我剛看了一下好像只有變速系統等級的差異。至於值不值得要看個人,畢竟變速系統等級才高一級。
如果我有6萬多預算,我就會選其他牌子的車...


3. 車架size問題 小弟167cm跨高75cm 看網路上大部分都說騎xs的(寧小勿大) 但由於目前還不習慣公路車這麼趴的騎姿
以前都是騎登山車 有朋友說買大一點的架子就比較不會那麼趴了


A:基本上車架尺寸這點,您去店家跟店員說要買車之後,店員就會幫您測量一些數據輸入電腦,然後告知您的車架尺寸



4. 聽說二級碳纖座管 因為無法鎖太緊 會有一直往下滑的問題 騎沒多久要重新調整座椅高度 有辦法解決嗎?

A:我7月換車到現在,坐管沒下滑過。不過上禮拜發現坐管和立管有裂痕,目前送回台中捷安特原廠評估。


5. 四五萬的預算是不是真的還是看鋁合金的比較好呢?

A:的確4.5萬預算可以買到一級鋁車,但為何預算到4.5萬還要選鋁車呢?這價位的碳車都有一定水準了。
板上也沒有車友抱怨這級數的碳車有問題吧?




愛車最後英姿..目前送修中
哭哭..
「初めての戀が終わる時」
這年頭碳纖維一點都不舒服 一台比一台硬

不知道defy有沒有對舒適性做調整

167一定是xs

snsevoltsuj wrote:
16年份的傳動系統是全套105的,大盤當然也是105。
至少我的adv 2-e是全套105。(恕刪)


感謝大大回覆
我知道是全套105 只是想確認一下全套105是不是新款5800而不是某些還是用舊款5700的


Nice Meet to U~

kai520taipei wrote:
感謝大大回覆我知道...(恕刪)


原來如此
是全套5800的105套件
現在要買到5700的成車也不好買了吧..
「初めての戀が終わる時」
剛剛發現一個問題 滿多人在說原廠配的坐墊 "VELO VL1184" 很不舒服
請問能用原廠坐墊直接折所想要的新坐墊嗎?
Nice Meet to U~
你看的2016 adv 1跟我上上禮拜看的一樣,可買15年的 則扣較多
我170 跨高跟你差不多騎S號
翻一下說明書S號 162~175 XS號158~167
你預算要不要多加一點
你好
手癢進來回一下個人經驗.

我本來騎一年多的登山車, 晚上看著別人騎著速度很快的公路車, 沒啥感覺, 自己快樂就好. 今年不知道怎麼的, 就想要快點, 於是六月底就下手了, 2016版defy ad2-e (M size)回來, 那時拿到車很真是興奮

騎幾天後, 發現雖然速度快很多, 尤其紅綠燈起步, 但對於剎車這個事情, 總是力不從心, 除了前輪異音搞不定, 再來最重要的就是, 發現握上把要很快的煞住車, 實在不容易, 除非去握下把, 但是姿勢變很趴,

但大叔我實在只想輕鬆騎, 速度快一些就好.
於是今年八月又去敗家第二台, 實驗性質的, 美利達的speeder300 (52cm), 這下感覺都對了. 找到要的車了, 話說我覺得這台真不錯騎, 只是很震.
上個月又去敗了第三台, speeder5000 (50cm), 帶回來後, 果然不負期望. 前天又下訂dt rr21輪組, 目前興奮等待中

前前後後今年弄了5台車(含小折)後的血淚經驗, 真的一分錢一分貨.
車架尺寸, 小一號是比較靈活.

另外座管反而是調整坐墊時, 記得要注意力量. 免得鎖座椅時, 卻把座管給扭傷了.
以上個人小小經驗
好風景多的是, 夕陽平常事 然而每天眼見的, 永遠不相似.

kai520taipei wrote:
3. 車架size問題 小弟167cm跨高75cm 看網路上大部分都說騎xs的(寧小勿大) 但由於目前還不習慣公路車這麼趴的騎姿
以前都是騎登山車 有朋友說買大一點的架子就比較不會那麼趴了


比較大的車架,以不調整龍頭的狀況來說,水平上管更長,會更趴吧XDDDD

您的朋友....

一般來說,車架小一點,可以調整的空間較大。
(以FITTING的角度看,當然是剛剛好最好,不過...)

但是如果車架過大,要調小...難度會...高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