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找一組平路慣性較好,框高約40的碳輪,因考慮上路爆胎自救不易的問題暫時不考慮管胎
但是問了很多店家及朋友都不推薦open 碳輪,重量沒優勢又容易燒框,通常只保固一年,過了保固期燒框只好認了,等於花錢找麻煩
但是我想請問有騎open碳輪的朋友,真的都不堆薦嗎?
如果有推薦的,是否可推薦品牌? 像Fulcrum racing quattro carbon 算是保固比較久的有3年含燒框保固
zhho wrote:
最近想找一組平路慣...(恕刪)
有此一說,因為OPEN的外胎是勾在輪框的邊緣,所以胎壓都會集中在胎框的邊緣上,下坡煞車後,煞車邊產生
高溫,輪框與外胎勾住的那個接觸面積也會因為高溫受熱而變形,因為公路車的胎壓都很高(110psi~130psi)
這樣的情況下容易使OPEN的變形,然後就爆了(高溫下被外胎拉爆的概念
管胎則不同,他像氣球一樣,撐住整個框體,雖然煞車也會產生高溫,但卻不是拉扯胎框的邊緣
這也是為什麼買全碳框一定會版管胎版本的原因
但
難道OPEN版本的板輪就沒有春天了嗎???
換個角度想,選用鋁邊碳框體的板輪就可以了(撒尿牛丸的概念
且鋁邊碳框體的板輪也可以做的與全碳框一樣輕
但鋁邊碳框體的板稐售價比較貴喔
一、平路好騎(別說貫性了!)
二、板高40左右
三、破胎好處理
四、碳輪!
那當然就是open碳輪了!
重量沒優勢已經是幾年前的技術了,現在一樣板高,碳open輪還是比鋁輪輕了一點!
再來碳輪同板高,也可以做得更寬、更輕!搭配寬胎(25+)會有更小的滾動阻力和空力優勢!
而且舒適感也會不錯!
絕對是有存在的必要,不然不會連zipp lw 等大廠都投入戰場!
----
但燒框的問題呢?
這是材質上的問題,無解!
更好的制動力換來更大的煞車溫度或更快的煞車皮損耗。這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
但更重要的是安全性的問題!尤其走陡下坡或潮溼情況下的情況,真的碳open輪相對鋁輪來說就是較危險!
===
那這麼危險!大家不就都在玩命!?
是的,是在玩命,對於拿open板輪去爬大山的人來說是真的!
有燒框終保或幾年保固,就狂煞狂爬,反正不出保白不出!這就是玩命,要知道燒框或爆框的瞬間,
可能是翻車或摔車收場的,有沒有機會出保都不知道了!
=====
說這麼多,我卻是open板輪的擁護者!超愛用的!有一組50c 一組30c
除了完全滿足上述的四個條件,還有:
五:超帥!(這無法)
六:輪胎更換的方便性(相對管胎真的太方便了!)
但我這組open板輪不爬坡,純跑平路,只要不爬大山就不會有問題!
平路超好用,去年也完成了200 300 北高,共騎了快一萬公里(2016),專用煞車皮還是像新的一樣!
在平路上和山路的消耗我想差個10幾倍有吧!這10幾倍也代表對框的殺傷力,是低了十幾倍,這樣還要
燒框,可能要騎進火堆裡才有可能了!
但如何確保不爬大山呢?簡單:
大盤是52/36,我open板輪上掛12/25,平路超好用!爬坡………肉腳一枚…
有坡要爬,立馬換回鋁框(掛11/28),輕齒比又煞免驚!
======
最後,open板輪真的有存在的必要!!
只要你專用就好!
就像跑步鞋,你拿短跑衝刺的鞋去跑馬拉松…不是很快鞋子就壞了嗎?跑久了也不舒適!
反之亦然!
輪子不就是車子的鞋子嗎?
===
大家總是想一輪走天下,這種觀念才是造成燒爆框的主因。
zhho wrote:
最近想找一組平路慣性較好,框高約40的碳輪,因考慮上路爆胎自救不易的問題暫時不考慮管胎
但是問了很多店家及朋友都不推薦open 碳輪,重量沒優勢又容易燒框,通常只保固一年,過了保固期燒框只好認了,等於花錢找麻煩
但是我想請問有騎open碳輪的朋友,真的都不堆薦嗎?
如果有推薦的,是否可推薦品牌? 像Fulcrum racing quattro carbon 算是保固比較久的有3年含燒框保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