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 山姆才剛出道沒幾年
自有品牌 一直是我想作的事...
在接觸到一體式碳纖輪組後 我下定決心 有一天 我一定要作出一套屬於我自己的一體式輪組...
於是 除了維修各式廠輪 同時也開始留心市場上各大廠牌一體式碳纖輪組並深入鑽研
六年來 不斷的買材料練習 存錢 買機台 試作 練習...
不斷的重覆
這是2012年
山姆第一次嘗試自己作碳纖車圈的記錄照片
雖然很粗糙
但也開啟我在碳纖維修領域的鑽研精神
現在回頭再看這事
車圈 我還是找工廠處理就好 山姆沒有多餘人手與心力

這顆藍色花鼓模型
是約兩年前 高雄一位車友幫我作的零件
當時 我能提供給他的圖面實在不多 畢竟當時我並不會畫CAD圖
但他還是盡力幫我完成了我要的零件
這顆後花鼓內部零件是以DT花鼓零件為主
更貼切的來說
我是以DT花鼓的零件為基礎 作出這顆花鼓模型
而這花鼓 也成了我要的碳纖花鼓第一代原型...


也約是兩年前的工具展
前後花了約30萬買下完全沒有任何使用經驗的車铣床與零配件
感謝內人的支持
她說:就買吧 我認識的你 一定會想辦法用它 至少這麼多年我所觀察到的山姆是這樣的人...
買了機台後 先從MAVIC 棘輪座加工與輻條成型的塑膠模具開始練習 反覆試作了許多次與測試 在轉用金屬模具成型
最後 找供應商開模作了三款不同規格的碳纖輻條模具

輻條的門檻克服後 就是花鼓
碳纖花鼓的成型也是挺令人頭大的事 因為我完全沒有碳纖相關的背景
一切都是邊工作邊研究 憑空想像 邊作邊練習
初次 用不同的工法作了兩套碳纖花鼓 模壓 真空 都試 看成型的結果



花鼓成型後先套上飛輪作組裝測試與量測
可能是維修作的多 一體式碳纖輪組小有涉獵 成形這兩套花鼓之前 只失敗了2次
尚稱順利...((也許只是運氣好))

前後花鼓的成型工法不同 出來的效果也有差
這樣 未來就知道要選哪一種方式作較合適...

花鼓/輻條都有了
車圈...孔位角度
還有三個零件要如何定位 加壓 真圓/偏擺....等設定
這個門檻吃足苦頭 報廢1個車圈+斷了8支碳纖輻條才作出第一組一體式碳纖輪組


一回生二回熟
趁著離台中車展還有點時間 又作了另一顆一體式後輪
這樣一來 1:1跟2:1的一體式碳纖輻條輪組我全作出來了

台中車展時
除了展示山姆新開發的墨陽輪組外 ((它是目前山姆採樣近百套各式不同輪組當中
唯一在50mm以下碳纖輪組當中 扭轉剛性接近200Nm/度)(bora 最高是150Nm/度左右))
也將這兩組一體式碳纖輪組在會場上展示


車展結束後
開始進行山姆自製的一體式碳纖輪組測試
先用訓練台跑看看 確認ok在進行戶外實際騎乘

今天 先陪內人用山姆設計的墨陽輪組跑一趟環大溪
讓她實際去感受墨陽跟其它輪組在路感表現上的差異
然後我在自己跑一趟角板山+環大溪
兩次一體式碳纖輪組的騎乘合計約100km

對這組輪組越來越有信心
計畫先自己使用500~1000km 在評估送CHC進行其他測試
畢竟一體式碳纖輪組是膠合式輪組 材質與工法完全不同於鋼絲型輪組
整整超過10年
山姆從無到有
從完全沒有任何輪組與碳纖成形經驗
到現在幾乎修遍各大廠牌輪組與精修碳纖((當然 一開始也有沒修好的))
為的就是將不同領域的專業資訊整合
一個人+一個小工廠+一些加工機+一些治具
作出兩款不同的一體式碳纖輪組
分享給各位 感受我的喜悅
感謝10年來廣大車友的支持與愛護
我會繼續努力
By 山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