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前幾年就有買公路車來運動的念頭...
只是預算不高在加上家裡參加摸彩抽中賣場級通勤車
於是乎...先拿通勤車來騎一段時間看看吧

於是到了今年終於看過實車後決定買FCR來騎
其他塗裝真的沒喜歡的...

去訂車時突然腦袋中想到玩命關頭泰吉名言:
"車子就是要拿來改裝,這樣你和車子之間才會有牽絆和承諾"
於是請店員直接改好在交車

車子是3月7日拿到 今天才發心得文
(沒有努力騎哪有感想咩)
全車外觀跟原廠一樣 就直接上改裝圖吧

2017FCR 騎乘感想
2017FCR 騎乘感想
2017FCR 騎乘感想
2017FCR 騎乘感想
2017FCR 騎乘感想2017FCR 騎乘感想

騎乘FCR真的超輕快!只用RV踏頻就比踩通勤車還快
追風的感覺超級舒服...
只是順便跟各位大神請教一些問題
1.在有穿車褲的情況下一直都有"會陰麻痛"的問題
背挺直的休閒騎姿-->會陰麻痛
弓背戰鬥騎姿-->會陰沒事不過難以持久騎乘
還是有推薦的坐墊?希望2000元內可以解決
2.平把公路車裝休息把會不會很怪?(至少我還沒看過實車)
3.手肘放在把手上休息時上身都要很弓背,想換長一點的龍頭,該如何選擇龍頭長度?

新手一枚還請大神們多多指教了!
下一個目標打算平路+小爬坡50KM!
新手一枚,就別想東想西,練好腳力再說。
痛這邊痛那邊,你該先做Fitting,再矯正騎乘姿勢,減輕症頭。
可以一次直接改彎把,之後再改掉各組件。

坐墊使用 SMP hell款式。
1.假設你Fitting已經做過而且正確的話,第一次騎難免會腰酸背痛,多騎幾次讓自己的肌肉適應車子就習慣了
如果還是全身肌肉會痛的或某些部位(不包括雞雞=.=的部分)一直持續的話,可能要再自己做小調整
2.騎車車一般來說不可能第一個座墊就換到你喜歡的....請多試幾個吧!(這也挺燒錢的~~)
3.騎車(應該說改車)是個無底洞,比投資身體還燒錢,重點還不是一次下去(它會無聲無息的,慢慢的),直到有天你發現你的零錢小本本上面的數字
咦!啊!喔~~~怎麼沒增加,請謹慎小心!
4.改車有成就感很高興,但是還是要配合你的身體就好
5.多找幾個伴騎車,比較不會無聊,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休息的時後還可以聊個天,談談車子
6.騎到最後時,你愛上了騎車,敬請找個妹子(妹子以後可能變女友)或是你的妻子,一起享受騎車的樂趣,人生的路上不孤單啊!
2010年的FCR ALUXX鋁合金吸震不好
安裝了龍頭避震器
吸震又舒適!
原本欲入手舒適的Defy AD2就不想買了


一縷之唸不鎖情關 wrote:
新手一枚,就別想東想...(恕刪)


大神您好:雖然我自己沒做過FITTING不過全身並無不適感
就只有會陰處有壓迫的悶痛感而已!
而且我只想休閒騎乘才選FCR 不然我會直上其他款彎把車
也謝謝您的建議 我會再去找你建議的坐墊



r6peter wrote:
1.假設你Fitting...(恕刪)



大神您好:目前最想改坐墊>"<其他暫時沒想到
改車大約到目前這樣就好其他都夠用了(龍頭部分要先延後先改坐墊)
現在光是人身配件又是一筆開銷...
從安全帽.車褲.打氣筒....不知不覺又花了不少...
現在只希望用踩的回本.賺回自己的身體健康!
身邊沒有騎單車的朋友~也只能獨行了...




khc0220 wrote:
2010年的FCR ALUXX...(恕刪)



大神您好:目前沒有手麻的問題喔.也感謝您的意見
會陰處有壓迫的悶痛感而已!----坐墊前端稍微往下調 試試
人要爭氣,不要生氣。
北極熊之怒 wrote:
大神您好:雖然我自己沒做過FITTING不過全身並無不適感
就只有會陰處有壓迫的悶痛感而已!
而且我只想休閒騎乘才選FCR 不然我會直上其他款彎把車
也謝謝您的建議 我會再去找你建議的坐墊...(恕刪)

平把車基本上座墊角度和位置fit好了,就不太需要搞其他東西;頂多就是平把太過寬想鋸短一點,再不然就是想趴一點於是換龍頭或加裝牛角,會搞到這個地步,距離換車上彎把也不遠了。2017年的FCR以入門車而言挺吸引的,比fastroad便宜,比較Escape系列又有碟煞的優勢。

座墊應該先試試調至水平的角度(放一把水準尺於座墊的最高兩端之上,調至在鎖緊後依然水平為止);然後座墊前後位置的調整由於寫起來太長,請自行Google調好了之後,會陰依然是痛的話,可以試一試樓上大大說的,將座墊向下調一點(不超過5度)依然不行的話,請量一下自己的坐骨寬度(量度方法同樣請Google),再來考慮換什麼座墊吧,超過12cm的話,就要考慮15x mm或以上較寬的座墊了。

P.S. 平把車會裝休息把並非奇怪的事,但問題是為何你會覺得「將手肘放在平把上」這個姿勢算是「休息」?所謂的「休息把」其實是計時車等競速車用來達到低風阻的高速姿勢,根本就不是在休息(英文是Aerobar / TT bar,只是中文不知何故譯為休息把)。真想「休息」的話,比較建議裝牛角(例如Ergon GP5之類),可以變換一下手的姿勢,會舒服一點,握牛角也會使姿勢較為前傾。

想換龍頭的話,其實沒有什麼準則,一般公路車龍頭由80mm開始至120mm,角度隨你想多趴,一般是+/-6度至17度,變態一點20度也有,先看看你現在車上的是什麼長度和角度吧。
同為平把車車友,我提供一下我自己的意見
參考看看

平把車可以裝休息把
不過除非有特殊需求,不然我覺得沒必要
一年多前我在故宮小七看過fastroad comax1裝了休息把
我看他還有裝功率計
我猜他應該想用這台騎三鐵

騎姿的話因為每個人核心,肌肉強度,柔軟度都不一樣
我自己不弓背騎車
我是採用偏向重訓
類似髖關節向後的方式
你自己可以找出你自己適合的方式
沒有別的辦法,就是多騎
騎乘中,坐前坐後也有差
你要先確認有沒有坐對位置

你現在的狀態
我建議先加裝牛角
或直接買類似 fastroad原廠那組手把(含牛角)
有了牛角就可以變換姿勢
抽車或衝刺時也更好發力

坐墊我是用starbike
一個800
我沒有穿車褲
(我都是運動褲、休閒褲配運動鞋騎車,完全的休閒取向)
試過單趟200k以上都沒有問題
去年底去騎花東,四天騎了600多k
回家屁股也完全沒有異樣
你可以參考看看,但不代表也適合你

我的車
當初就是想要輕鬆騎才買平把
到現在兩年多也沒後悔過
速度也不會輸人多少
我用原廠輪騎西濱200成績也在參賽人數前20%之內
小弟今年47歲

小緯0510 wrote:
當初就是想要輕鬆騎才買平把
到現在兩年多也沒後悔過
速度也不會輸人多少
我用原廠輪騎西濱200成績也在總人數前20%之內


我看過你貼的資料好幾次, 我想那是因為小緯大你的體能好, 身體素質好, 不是因為平把車可以騎多快 (我意思是說: 能把平把車騎好的人, 是因為人的因素, 不是車的因素)


不信? 哪天你換了彎把車, 你就會進到前10%之內
t.y. wrote:
我看過你貼的資料好...(恕刪)

過獎了
其實說身體好也沒有你講的這麼好啦
我騎車是因為為了復健
兩年多前左腳前十字韌帶重建和半月板修補

西濱我的另一個車友
大我六歲
騎跟我一樣的車
我們幾乎同時間到達(他差我兩分鐘)
所以如果要完全排除車的因素,好像也說不太過去
t.y. wrote:
不信? 哪天你換了彎把車, 你就會進到前10%之內

我有看了一下strava的數據
幾個北部的短坡我現在已經在10%之內了
二子坪助航站

觀音山

中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