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我不是一個公路車喜好者,因為我比較喜歡可以到處跑來跑去的。MTB或是City bicycle才比較是我的類型....
只不過在過去年輕的時間裡總是還是對公路車有個好奇感,加上去年開始自己組了兩台車,對組車有興趣,所以.....今年.....本來不應該再花錢碰腳踏車的東西了.....但是有時候,等待總是有理由的。
做了大概一個月半的研究與搜索,吸收知識與觀念,加上以前對GT這個牌子很有興趣(獨特的設計),所以上禮拜上網逛的時候很意外看到一台二手的公路車 !!! 想了幾天,就和賣家聯絡講價錢!
過去研究的時間裡本來只打算買個入門級的鋁合金車架公路車,畢竟除非真的走長途比賽,不然鋁合金和碳纖實際上的重量差異感是很細微的。實際秤重也沒有落差太大(網路上有影片,實際的落差,其實騎乘者壓根感覺不到。只是視覺與心理上的思緒控制罷了)。
本來東看西看大陸的(台灣和美國與歐洲就不必看了....壓根不是給入門用的,或是價格遠超過我的預算.......),但是....就是那麼碰巧讓我遇上二手的GT的公路車,狀況還很新(幾乎是A+等級)。本來在我這一帶的一間腳踏車店也看到一台felt F95 full的二手公路車(full carbon frame,大概也是A~A+等級,售價$500),有試著坐上去,是我的尺寸,只是drive train的等級比較低(Shimano Sora 2x8變速系統)。網上這台二手的GT公路車(2010 GT GTR Carbon Sport)的年份和Felt F95差不多,但是Drive train等級高兩級 (Shimano 105 2x10變速系統)......當時在掙扎都是二手,是frame為主還是配件為主.....後來考量以後想要把Sora升級的話要換的東西很多,開銷太大,所以決定走價格相似但是眾多合我心意的GT公路車!!
顏色好看,全碳纖車架,Shimano 105 2x10 drive train,牌子也是我很有興趣的。車身也算是semi-compact。對我這入門級來說是真的恰到好處。同時體驗眾多車體設計於一"車"。這樣以後我想要升級到compact或是回到正常尺寸、走Aero或Enduro都有一個想法。
這台車的煞車不是DISC也不是Cantilever。我挺喜歡這105的煞車,很輕鬆就可以調整煞車深度。這樣就算煞車皮開始磨耗或是個人對煞車強度的喜好都可以很輕易調整。等我之後真的上路後再回來講講我到底是否覺得公路車走碟煞路線比較好。就目前來說,傳統的煞車皮減速我覺得很熟悉也穩當,沒有碟煞的太強勁減速感。(網路上也有影片,實際上比較,碟煞也不過是濕地下坡路況比較安全,其他狀況下並沒有顯著優勢)
基於台灣網友喜歡挖過去,我這就直接先講好了,省大家的時間。去年我回應文章覺得公路車沒必要走上disc路線。但是上禮拜去一間腳踏車店逛逛時聽到店員和一位顧客聊天,理解碟煞對公路車的好處,加上網路上一些對比影片,其實夾煞和碟煞在重量上根本沒有太多需要去在意的.........鋁合金可以用金屬優勢達到穩定又輕量。碳纖的話實際上也沒那麼輕,因為要多層的epoxy和編織纖維(多少層碳纖布和單一面積多少纖維束)。雖然秤重上還是有差,但是.....真的要到能體感到那些微的總重量差異......至少不是目前的我會需要去理會的差異。大概是真的騎長途和常爬坡的車手才會感覺到吧???
今天剛收到這台新成員,花了40分鐘小心開箱然後大致組裝一下。明後天再慢慢完成。感覺現在才終於可以進入這個版面好好聊天了!
請先看開箱照吧! 最下面會放上我去年自己組建和組裝的兩台車(我加裝了可移除式腳架。以前都不知道這東西已經上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