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買組30~45高的輪組,主要想爬坡用...

考慮名單有:
corima 32/47mm ws+ disc
vision metron 45 sl
bora two 33 disc
oneaer dx3 se disc
rolf prima ares 3 disc
最有興趣的是vision45高那一組,感覺是新東西好像很厲害🤔

不知道各位大大是否能分享建議小弟以上輪組,哪一組會比較適合?

小弟瓦數大概200上下
上陡坡時的迴轉約60~70上下
來講幾個重點


2018年的產物有
bora two 33 disc
oneaer dx3 se disc
rolf prima ares 3 disc
corima 32/47mm ws+ disc

然後 corima 32/47mm ws+ disc 這一組的碳纖維幅條在國內是沒有服務,維修要送去法國。

另外 vision metron 45 sl 這一組 屬於2021年的新產品

針對: oneaer dx3 se disc 算是頂級的手編輪 搭配了180 DT 但是很多人只推薦 CK 的R45S 會比180來的好
原因是 180 跟240 沒有差多少克,然後 輪組本身的總重量 1250克 跟ROVAL CLX差不多
缺點就是慣性不佳,一樣的速度,過輕,輸出的瓦數還要再高10%左右,買了會很噢....

針對: rolf prima ares 3 disc 搭配了SAPIM CX RAY 跟SLR1差不多,花鼓由白色工廠 美製的,建議還是偏向CK,DT,PRS的結構比較好保養 ,重量1450克,很重,

未來趨勢要在 1400克以下 ,這樣看來看去 METRON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新花鼓
重量1380克
支援無內胎
45高


整體來看

你應該先評估 幾個重點

1. 輪組的重量期望是多少?
2. 要用鋼幅條還是碳纖幅條 ?
3. 追求成績還是舒適性,這就所謂 "顛" 的高低
4. 還有迴轉速度的平率跟瓦數的輸出? (高迴轉底瓦數,低迴轉高瓦數?)

這些會有影響

如果不看重量 落在1500克上下 我還是推薦神輪的 SLR1 第一代 搭配 SAPIM幅條就很嚇嚇叫了
預算只需要1萬8就可以幹掉一堆神輪了。 很多神人都用這一款破一堆PR

如果要依照你的排名阿

WTO 偏軟,低框在平路不好帶

其他品牌二手行情不佳

照這個預算,有其他選擇

black inc 陶瓷
zipp 303
bora ultra one 沒有壓條的問題
fulcrum 跑0
ZIPP 3x3 4X4

SHIMANO DA 9270 C36 C50

絕對無雷
taiyoto
zipp要注意棘輪座是特規,da 花鼓保養小心不要掉珠珠,不然廢掉了,還有氧化的問題。
taiyoto wrote:
來講幾個重點2018...(恕刪)


感謝大大回覆~👍

1. 輪組的重量期望是多少?
1400上下都可以🤔

2. 要用鋼幅條還是碳纖幅條 ?
碳的太貴不考慮。

3. 追求成績還是舒適性,這就所謂 "顛" 的高低
能踩踏輕鬆省瓦數的比較重要,舒適性還可以靠輪胎調整是還好~

4. 還有迴轉速度的平率跟瓦數的輸出? (高迴轉底瓦數,低迴轉高瓦數?)
硬要說說的話偏低迴轉高瓦,但還要考慮有時候給太座使用的話,她就偏低瓦數一般迴轉數了🤣

另外我前陣子騎過zipp 303 firecrest disc新版的,胎壓只能打到70出頭,爬坡不太適合,很累。

目前騎 roval clx 64 disc,重量近1600,但剛性非常好,爬坡很省力,平路起步也不拖,要騎高速也是很棒的輪。👍

我自己還有一組 krex plus kc100 disc,個人感覺剛性就沒有roval clx 64 disc 那麼好了。
龍貝爾
zipp 303 firecrest disc新版我可以給一點心得 你要找的應該是爬坡輪 這個比較傾向全能輪組 所以相對來說比較不適合你 個人會比較推像是跑0這類的低框輪組
龍貝爾
爬坡我是覺得比前一台車的2016 MAVIC Cosmic Pro Carbon好騎 然後平路的話...星期六我才跑過北高而已 也是比2016 MAVIC Cosmic Pro Carbon好
好奇問一下Bora wto 45 在平路和爬坡的表現如何?
taiyoto
重量 OK 1500克以上,好帶,18年發表的,最好買二手,現在買新會很嘔,還不如挑METRON 45SL 產品壽命從21年開始計算。
以下用回答你

1. 輪組的重量期望是多少?
1400上下都可以🤔

首先 1400以下 要2021年的產品,往前三年,會比WTO二手行情來的好。 但是胖框你可以接受嗎? 重量大約1380克,不然就是要選擇碳纖幅條的,我記得35-38框高大約重量落在1300克到1350克上下,此時ROVAL CLX 33 ALPINIST系列的重量可以來到1250克,但是有個缺點,舒適性高於剛性,如果跟SLR1比, 雖然SLR1有1500克重,但是同個路段,SLR1可以快2分鐘,這表示太輕也沒有比較好。當然如果車架的剛性太高,可以搭配舒適性的輪組,會比較不顛。

2. 要用鋼幅條還是碳纖幅條 ?
碳的太貴不考慮。

碳纖維幅條不會貴,你要找無極系列,VENTOUX S3 或是博士輪系列的輪組,剛性會比鋼絲,對驅動來說,這是另外一個級別的騎乘感受,我記得都不貴,無論鋼絲或是碳纖都有優缺點沒有唯一的十全十美的

3. 追求成績還是舒適性,這就所謂 "顛" 的高低
能踩踏輕鬆省瓦數的比較重要,舒適性還可以靠輪胎調整是還好~

高迴轉素低瓦數,先不要看大盤跟飛輪的齒比,選擇性不多,目前走舒適性的有DT系列的,或是搭配DT的花鼓系列的輪組比較偏向舒適性,你的CLX也算是,所以你應該知道CLX的調性吧,但是如果要高迴轉然後省力,可以參考SAPIM CX RAY的鋼絲條,或是直上碳纖維幅條

4. 還有迴轉速度的平率跟瓦數的輸出? (高迴轉底瓦數,低迴轉高瓦數?)
硬要說說的話偏低迴轉高瓦,但還要考慮有時候給太座使用的話,她就偏低瓦數一般迴轉數了🤣

如果想求好的成績,好帶的輪組,只能換個境界了: 碳纖維幅條。如果要舒適性不要顛,ROVAL CLX系列是你的選項,但是如果追求成績,或是進步的空間,還是看SAPIM的鋼絲吧,或是直上碳纖維。

另外我前陣子騎過zipp 303 firecrest disc新版的,胎壓只能打到70出頭,爬坡不太適合,很累。

輕量不代表好爬,低胎壓的阻力當然會比較高,比較舒適,但是失去了順應性

目前騎 roval clx 64 disc,重量近1600,但剛性非常好,爬坡很省力,平路起步也不拖,要騎高速也是很棒的輪。👍

我自己還有一組 krex plus kc100 disc,個人感覺剛性就沒有roval clx 64 disc 那麼好了。
CONA24
你還真的是熱心版友。
當然是新款的vision!!
vision metron 45 sl

職業車手馮俊凱有試騎體驗
可以參考看看
youtube

wesker799 wrote:
考慮買組30~45高(恕刪)


版大~目前沒任何輪嗎??
可以跟目前的做個比較
我自己是CLX50..(二手新品~不貴好用)~
朋友ZIPP303..也很猛~

VISION~那組新的~車友也很想試.....好像排到明年.
taiyoto
vision 沒有可以試輪,已經缺貨一段時間了
輪組進入碟煞無內胎時代 輕不到哪裡去

輻條編法也都一樣

花鼓各家差異也越來越小

感覺輪組最大差異好像是在輻條鋼性上了

還有框寬跟有無勾設計 能搭配什麼樣子的外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