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看到這標題 一定有人會說:傻子你應該去騎計時車啦!
但……..
這主題的副標題 應該是:如何正確使用aero bars在公路車上
而不是要把公路車變成一台計時車 因為真要變計時車 那去買計時車不就好了
何必拿公路車自找麻煩
首先先放gcn影片如何在公路車上安裝aero bars


大致上的重點就是縮小座艙拉大落差 重心前移 去fit肘墊
市面上大部分教學都是如此 但缺點是什麼:
改起來變成一台不好騎的計時車 更是一台不能騎的公路車 想想何苦呢

而直接把aero bars裝在正統公路車上不行嗎?
太低趴完全無法fit到肘墊 根本不能舒服騎 無法達到節能又高效
公路車直上休息把算下圖攻擊短把 實際使用撐不了多久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所以如何保留公路車功能 又能享受aero bars效果
redshift的快速變換座管倒是個好答案
可惜他們沒有把aero bars設計好 還是一股腦想要變成計時車
我不認為這樣是好事 但我沒用過不敢多評論就是
有人有二手可以賣我嗎 哈哈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如何長時間在公路車上使用aero bars 這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
先問各位一個問題:為什麼近年公路車沒人在用aero bars
我認為最合理答案應該是 車把手都碳纖維化 扁型化
連碼表都快沒地方鎖了 更何況其他東西
要用aero bars 只能買特規貴鬆鬆的高級品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要在公路車上長時間使用aero bars 一定要放棄計時車設定
要照公路車方式調整 並且拆卸設定要很便利 大家才會用
搞得很複雜 要換一堆零件 沒人會想自討苦吃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先說那種車適合改aero bars
最基本就是需要一台穩定度高的車架 裝上aero bars才好操控
所以以捷安特來說 propel tcr 通通不合格 因為它前軸距太短了
平凡人不要肖想propel裝休息把了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建議前軸長度大於60cm 像是revolt defy會比tcr好控制很多
而且能上穩定的寬胎 靠質量慣性來穩定循跡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設定aero bars分成三步驟———-

第一步在開始前非常建議先去做fitting
因為所有數據才有參考 例如坐墊把手落差基準就非常重要
沒數據就是憑感覺設定 一定設定不到
我先放一張我fitting初始設定的車 把手落差65mm 前軸距62cm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第二步 將fitting好的車大幅度攻擊化設定
攻擊化設定就是縮小座艙-4cm 增大落差 +3.5cm 這姿勢真的很要命
但跟gcn相比 我並沒有放棄公路車設定
雖然設定很攻擊 但仍然在fitting範圍內
只是這設定下把位等於廢了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第三步 安裝aero bars
aero騎姿與攻擊騎姿簡單說就是重心前移騎法
要把更多重量壓在肘墊上
仔細觀察計時車 肘墊位置一般常見在龍頭上蓋位置附近
手肘才方便壓在肘墊上
肘墊高度可以參考 平時抓下把的軀幹角度為初始設定
設定起來就會像下圖:
ps:肘墊初始位置 可以跟坐墊等高開始 不要嫌醜 因為還要花力氣控車
等熟練再降低1-2cm即可 世界冠軍車下下圖 落差也沒有很大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第四步 周邊設定
1.胎儘量選寬一點 胎寬會穩定很多 32c是個不錯寬度
2.先不要上卡
3.坐墊找前後可調範圍大一點的 像是pro
4.aero bar握把要找長一點 角度可以自己玩看看
5.坐墊要稍微上翹
5.記得紀錄數據 利於恢復設定

aero bars組裝方式建議
1.本體 2.短龍頭(建議多買幾隻來試)3.31.6座管(裁切用)4.隱藏龍頭增高器
看圖說故事組裝起來 就是一支完全獨立aero bars 不用管把手是碳是鋁 是圓是扁
隱藏增高器淘寶很好買 輕量一點的有低於100g的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文章關鍵字
我是覺得可以直接靠在空力扁把上面啦,當然要練一下就是了
利口貝爾
是能用也能耐久.但是不能變速.真的很不方便.過彎也怕滑掉(聽說有人把上貼止滑不錯).我南墾就是一路空氣把過去
ss61313
不要比較好 我朋友就是這樣 一沒注意壓到一個窟巄 就摔斷幾根骨頭
deleted
TONY1978
其實仔細看看最終設定 其實就是登山車加休息把
jcchiou
deleted
我的經驗是 整個人往前傾5~8度平路當下坡的姿勢騎最輕鬆,護墊可以打開一點,
也不會壓迫到胸腹部...
龍頭可再拿掉1-2個墊片(我是直接全拿掉).因為是趴著龍頭高度完全沒差....壓到最低再補個-17度龍頭都可以
訣竅是靠核心.手軸.坐墊形成支點穩固身體..雙腳只要踩就對了....
腿部 跟屁股(因為重心分布不同)會比一般公路車姿勢還輕鬆

但是坐墊傾斜會導致煞變把位手部負擔大一點..放雙手屁股會往前滑
有用到再裝就可以..對於公路車而言不算多一個把位...
因為多了休息把姿勢.其他把位都變難用了...(尤其下把根本沒意義.平把又被護墊擋住)
TONY1978
看就知道有自己惡搞過的 很好
利口貝爾
TONY1978 也不算惡搞...當年買的車架本身就能轉換設定三鐵/公路/計時模式...加上DI2蘑菇頭也不貴..不過那個下把真的很雞肋.切掉又怕緊急不好煞
小聲的說

我有裝過

還調了不同角度嘗試

可是個人覺得沒有比較舒服

成績也沒有比較好

只剩下掛便當的功能

沒用多久就拆了
TONY1978
以前我也裝過 還鎖壞一支碳把
利口貝爾
TONY1978 我也鎖壞過碳把...只因為休息把螺絲全換成鈦合金.長度買錯(差3mm而已)....螺絲穿過鎖護墊的孔....車把直接壓一個洞,雖然沒裂,但也不敢用了
我倒是很想在登山車上面裝個這個,衝刺時改姿勢有地方握會穩定+安全很多

但是不是每次出去都用到,不然最多只有十幾分鐘的用途,好像常常裝拆會很麻煩

除非訓練出新的姿勢可以短程就一路用著
TONY1978
其實我有埋梗啦
講那麼多 其實就是下圖的圖解



這麼好的主題,
當然敲碗Strava實測文呀,
然後還要說出大概多少時間是"真的停留在"aero bar上的喔,
總不能只有我在吸收火力吧。

不過可利夫有介紹到登山車愛用的aero bar: 4:25秒處

好像登山車的比公路超更容易廣泛使用。
我個人認為進步的東西就應該用起來輕鬆,現在的設定也不像以前這麼硬。
TONY1978
我還可以計算多少時間是撐著下巴的
Ahoo Chen wrote:
這麼好的主題,當然敲(恕刪)


登山車的幾何本來就比較直立,裝 aerobar 比較合理。那些要土法煉鋼不怕人笑的就不用替他們擔心了,河濱常常會看見這種奇特亂改車的阿伯,車上還掛收音機,有的還裝七彩 LED。他高興就好。

我還碰過一個阿伯超好笑的,騎三鐵車從他旁邊溜過,賭氣學我把手肘掛在把手上硬是追上來,不知道是在追哪一回的。結果三十秒就掛掉了。
TONY1978
不要後加最後一行啦 我還以為你被阿伯秒了
不埋梗了 嘿嘿
兜這麼大一圈 其實它就是一台登山車加休息把
komii你被我陰了 哼哼

利口貝爾
記得有"可調式"座管可以模擬三鐵或計時車座管的產品 也可以試試看
TONY1978
我這台找前頃座管不難 最主要是便利性 隨車工具幾分鐘就能改設定 還要換座管太搞剛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