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的車齡 也是為了北高換defy
很多車友的意見真的很寶貴
只是騎車的是自己 只有自己最了解什麼適合自己 口袋有多深
買車前也想過要fitting 挑選變速器等級 車架等級 啪啦一堆
還是那句話 說再多還是要實際去做
還好我買了車 也騎了北高 下個目標也想好了 也在慢慢練習
說真的騎完那一刻真的很感動 因為真的很辛苦
看到很多車友一時興起買車 然後...就沒有了
慶幸我還在奔馳的路上...享受騎乘的快感
至於用defy騎北高有什麼體驗 第一次騎無法比較
只是11/4號前兩個禮拜換了座墊 一直再調整適應
最後屁股小痛 可以順暢尿尿(很重要) 手很痛腳很酸 全身臭烘烘
看了這麼多 還不趕快去騎車
新舊車騎乘百k心得
新車:defy(胎壓 60psi)
很多車友關心的車重在最後
網友說看到實車,前後輪快拆烤漆流鼻涕。用600流明強光檢查平整光亮。

舊車:平把公路車(胎壓90psi)

舒適性:
低胎壓吸震效果真的好
起步加速性:
defy力量傳遞較快,比較不會有延遲感。
高速維持:
defy花費力量較少,遇到團練車隊跟了一段路程沒問題。
操控性:
彎把寬度較短,反應較平把靈敏。彎把握位變化多,可以因應不同騎乘姿勢調整。
變速換檔:
defy重踩換檔變速器會哀嚎喀喀,順踩低速跟高速變速器反應順暢。電變省力換檔聲音小
以上不專業心得








有些照片反光,造成解讀不同。補幾張照片,有些小白點是灰塵。
最後兩張頭管連接上管部分有線條造型非圓筒狀,比較有肌肉感。
上管前段跟後段顏色不同有跳色處理,網友可以去現場品味一下差異。
烤漆表面用黃金右手撫摸確認是絲滑無誤,照片反光還請無視。





後下插下移量

這重量含扣踏頻器、塑膠燈座、坐墊車包座,所以還要扣一些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