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首重車架次看輪組,可見輪組的重要性。先不論管胎與OPEN的內外胎,不論廠輪或手編輪,都可以折解為花鼓、鋼絲跟輪圈三個主要部件不知道眾位前輩在選擇廠組時,除了講究重量外,三部件的優先性會如何選擇??另外,手編輪組部份,不同預算與用途會導引出不同的輪組成品,請問各位擁有手編輪的前輩會首重那一部件?又怎麼針對三大部件做預算的配置呢??例如用途:登山50%,平路50%預算:15000元花鼓: (佔預算比例)鋼絲: (佔預算比例)輪圈: (佔預算比例)
我上次編了一組輪子,大概價格是這樣:花鼓 ULTEGRA一對3500吧輪圈 ALEX TUBULAR 兩條4200鋼絲 一根35元,我用了64根雖然順不順看花鼓,但是輪圈不耐用,輪子也不會強壯.所以我預算放最大的還是在輪圈.另外,手編輪還要把工資算進去.但我是自己編,所以不用算.
我的看法是這樣三交叉編法有利傳動,直拉編法有利剛性重量的影響大部分來自於輪框和花鼓輪框的版高影響慣性花鼓的影響順暢如果你選用較少孔數的輪框就必須考慮對邊直拉,提高輪組剛性如果你選用較多孔數的輪框就可以採用雙邊三交叉編法,提高傳動效率我不是很確定這樣對啦還請前輩指教
個人建議輪組的選擇就是要看用途!看是要登山還是要平路騎乘登山平路兩個都要兼得,就會顯得都普通!既然都要手編輪了,當然要有一點特別的地方如果是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我不會選平路使用的輪組!enigma_shu wrote:公路車首重車架次看輪...(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