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的極限數字 - 段速不等於馬力

你有認真算過,哪台車爬坡力比較強,哪台車比較快嗎?

真的段數多,就比較厲害嗎?

不會懷疑為什麼有人騎7段變速的車卻跑的比27段變速的車還快嗎?



常常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有的車27段才賣一萬塊,有人卻花一萬元改裝才14、16段變速?]

以KHS T3為例子(請參考KHS官方網站)
前大盤52/42/30t
後飛輪11/26t (9S)
輪胎圓周長約147.5cm=1.47m=0.00147km
以一個沒經過正式訓練的年輕人為基準(就是我 = =),踩踏迴轉極限每分鐘95轉
最重齒輪比 52/11=4.72 (譯:大齒盤轉一圈可以讓飛輪轉4.72圈,要求速度的話這越高越好)
最輕齒輪比 30/26=1.15 (譯:大齒盤轉一圈可以讓飛輪轉1.15圈,要求爬坡的話這越低越好)

極速大約是
理論最高速時4.72 X 0.00147 X 95 X 60 = 39.548 km/hr
理論最輕檔時1.15 X 0.00147 X 95 X 60 = 9.636 km/hr (如果你有辦法在爬風櫃嘴還能踩出95rpm的話...)
爬山實際狀況1.15 X 0.00147 X 45 X 60 = 4.564 km/hr
一般人步行速度約2-3km/hr (有車友提出走路時數5公里太快,在此修正)
so....你發現了嗎?

有車友說為了把風櫃嘴當自家後院,而決定改52/42/30搭配11-34飛輪?!
技術上而言齒差45T (後變要用超長腿SGS)
30/34=0.882
理論最輕檔極速 = 0.882 X 0.00147 X 95 X 60 = 7.36 km/hr
那麼實際爬坡速是 0.882 X 0.00147 X 45 X 60 = 3.5 km/hr (迴轉速甚至更低於45)
一般人步行速度約2-3km/hr (有車友提出走路時數5公里太快,在此修正)
so....你發現了嗎?


除了要拼一口氣,不落地,以外,不知道這種齒比用在20吋的小徑車是用來搞笑?
還是只是商人的一種"愚民行銷"手法?

你應該知道外行人買電腦的時候,只會問[耶...這台電腦的CPU是幾G的?]
所以你就會發現,各大賣場都會出現只有CPU好,其他能有多爛就有多爛的"超級電腦"

你應該知道外行人買相機的時候,只會問[老闆,這台幾百萬畫素?]
所以你就會發現,明明才幾千元卻號稱一千多萬畫素的雜牌數位相機,卻把"補差點"幾個字漏掉

所以你就能猜到
將會有一堆越來越多段數的小折車推出,21>24>27>30>說不定還會有掛Campy33段的"頂級"車推出

總之,希望各位看完這篇文章以後
在買自行車的時候,請不要只會問[老闆,這台幾段變速? 多重?]
這樣會顯的你很菜,很容易被老闆拐走,推薦你去買2X段超值折疊車!!

請至少問一下、關心一下
[大盤是幾齒的? 飛輪是多少到多少? 變速系統是哪個等級? 混搭? 全套? 車身材質?]
(補:還有 多少錢? 有打折嗎? 送什麼? 這基本問題是一定要的)

思考與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齒比範圍,而不是只看段速幾段而已。
如果你的需求是要"翻山越嶺",結果飛輪卻換成公路車的10速飛輪,
帳面上段速"提升"成20段或30段變速,可是後飛輪最大齒卻小於28T,
這樣最輕檔爬坡能力並不會比八速或九速34T飛輪來的強,
因為段速並不等於馬力。

所以7速變速的車就一定跑的比27段變速的車慢嗎?
所以16段變速爬山就一定會輸給30段變速嗎?

請搶答!

---------------------------------------------------------------------------------------------------
ps.若要達到以上理論最高速,
所花費的力氣與時間變數取決於
齒盤動能損耗、輪組慣性、輪組與輪胎所造成的動能損耗、風阻(30km/hr以上,一半以上的力氣都在對抗風阻)
有人說換小胎會騎比較快? 事實上應該是相反,
換小胎理論最高速會下降(圓周長變短),但是!
但是達到理論最高速的時間會縮減而且較能維持,
也就是加速度會大幅提升,因為阻力耗損減少。
所以一堆車友換掉原廠大蘋果胎而改用細胎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
8/19補充:
寫這篇文章不為了要大家嚴肅地看待單車運動
小弟我不過是喜歡騎著我美美的小車遊山玩水罷了
只是我知道有95%的車友沒多餘的時間與心力來算齒比 (上班中來01偷閒的更不少)
所以小弟我趁著半夜看大聯盟轉播順便打打文章 (看洋基連敗...)
來計算這篇暨簡單又無聊的小數學
希望能為各位車友圖個方便

讓大家能簡單算算自己的需求,到底是需要多廣的齒比範圍
數據方面是以自身經驗與[KHS教你的52堂課]書內的數據來設定
校長說有氧運動最佳RPM是每分鐘踩55-70圈
校長說低於45RPM大腿會快速累積肌酸 (我是以這點當作爬山的低限,當然還是有神腳車友覺得這太低太兒戲)
只是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這篇又不是發表在國際學術論壇的論文

Why so serious?

but
[錢要花在刀口上]
[改裝要符合自己的需求]
[漂亮! 要花錢!]

共勉之。

小數學,第一集- 為什麼要改裝?
太棒了
這些資訊真的很有用
謝謝大大
我是感覺 

只要自己開心 

沒什麽不可以哦 

這樣算的話 

好累人哦
cubike wrote:
各位在買自行車的時候,請不要只會問[老闆,這台幾段變速?]
至少問一下[大盤是幾齒的? 飛輪是多少到多少? 變速系統是哪個等級? 混搭? 全套?]以展現各位的聰明才智

這樣可以展現聰明才智?

好吧,我承認我比較龜毛一點... 但現在入門款以上的單車也不便宜...
如果心中已經有理想的車款,這些問題在去車店前就應該要查好資料了,不用到現場再問。
如果是現場老闆臨時推薦的車種,通常問了型號後,然後回去查資料,順便思考一下是不是真的要買。
真的要說哪個問題比較重要... 我覺得問「這台多少錢?」比較能展現聰明才智。



另外,那個轉速45rpm 太低了吧... 真是一直這麼低轉速的話,應該下來用牽的。
我還以為... 大部分會去騎風櫃嘴的車友,轉速沒那麼慢吧!?
8:5 wrote:
這樣可以展現聰明才智...(恕刪)


我也是會問價錢多少= ="
不過這一遍也讓我增加了知識
8:5 wrote:
這樣可以展現聰明才智...(恕刪)


總之騎行是一種樂趣 
什麽車真的不重要啦 

過程比較有意思 
沒必要比誰的車好 
誰的車怎樣
車好 
用錢砸出來的

這樣比很累人的  

自己騎行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maxsheng wrote:
我也是會問價錢多少=...(恕刪)


沒錯 我也是會問多少錢 ,幾變速,
但後面隱藏了許多學問 謝謝大大的分享^^
貓言喵雨... http://judymeow.spaces.live.com/
8:5 wrote:
這樣可以展現聰明才智...(恕刪)


哈 因為多少錢是一定會問阿 XD~

只是希望提供一個資訊給一些剛入門的朋友在選車的時候當作參考


45rpm只是一般參考,以凡人腿力而言,勇腳不在計算範圍內。

推~

難得的一篇好文章

謝謝 樓主 提供模式
Be Aware of What You’re Wishing For, It Might Just Come True.
cubike wrote:
哈 因為多少錢是一...(恕刪)

說的是... 但對於所舉的例子... 個人看法有點不一樣。

若只考慮齒徑比的因素...
騎 20" 小徑車 (最輕檔:大盤 30T, 飛輪 34T--> gear inches 17.647 ),都上不了 45rpm,
那騎一般 26" 登山車 (最輕檔:大盤 22T, 飛輪 32T-->gear inches 17.875),應該更上不去。
如果騎著範例中改過飛輪的 T3 上風櫃嘴,發現轉速上不到 45rpm,那代表騎乘者的腳力不適合騎這條上坡,而不是改飛輪或者 T3 本身造成的。

--
BTW, 個人是沒有小徑車,也不會想用小徑車去爬陡上坡,因為...
爬完陡上坡後,應該會有陡下坡...基於個人對小輪徑的成見,我對用它來下陡坡會有疑慮。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