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好,不會算小折極速

lllkkk wrote:
18~20~24,25km在車子不算少的巿區騎,應該就有點緊繃了
全程要把專注力放在"留意突發狀況上"
(巷道衝出來..突然車門全開.車停下來想事情.大迴轉.大部份沒打方向燈)


大哥
我是在自行車道踩的啦
台北市區喲~~頂多20km/hr而已!!(所以在市區裡我常騎16吋)

巡航速度通常都是突發狀況少的時候,看碼表多半在哪個範圍跳~~我是這樣看的啦
多少會遇到公路車超車~小煞一下,爬坡變檔~慢一點點,路人偏過來~車也要偏一下,碼表能在30分鐘的行程給出均速25km/hr的數字就很漂亮了!!
Mark5347 wrote:
再補上用力踩後40KM的照片。(那時候是1.5一般道路胎)


收到!!
如果極速是這樣算出來的,我的紀錄上也有。
只是邊騎邊看的時候就沒有跳出過這樣漂亮的數字,所以我一直認為那是其中一小段下坡路段''飛出來''的數字
基本上~~下坡時哪能表演拍照,都乖乖看路況哩,只有休息時才能看到40~~哇~哇~哇!!

小糾0531 wrote:
90(踏頻)*(53/13齒比)*(1580/1000輪徑公尺比)*60小時/1000變成公里=34.784


也就是以53/13的齒比要上40km/hr,迴轉速要破103....53/11的齒比差不多需要迴轉速近90km/hr....
喔喔
我沒那麼厲害,輸了~~繼續練車去

最後~謝謝大家
everybody都知道均速是練出來的
但我原先的疑問就是我常聽車友在喊~~剛剛''都''破30耶,其實我的碼表就只有幾個瞬間在破30,均速實際上還差很遠,能維持碼錶在27~29km/hr跳動、跑上20~30mins,就差不多了!!
實在沒見過小折在跑均速40km/hr(孤陋寡聞的我~只看過健腳可以維持30km/hr超過30分鐘還不喘)
實際上,我跑幾次後就沒打算再提高平地上的均速,練耐力先~
要不要先確定碼表設定正不正確??
我相信說明書都有給你輪胎尺寸對照表~
如果怕變成快樂表而故意設定成硬一點??這樣好像有點怪怪的~
不過這跟個人喜好有問題~還是你是設定成"英制"單位??那會很猛捏~
玩小鐵有腳力才是王道~
ginahan wrote:
我有找過以前的車友發...(恕刪)


我42T /11T 輕鬆踩可以到 25km/hr
52T /11T 邊吃奶邊踩可以到 35km/hr (好喘)
以上供您參考.

後補公式:
時速 = RPM X (大盤T/飛輪T) X 輪周長 X 60 / 1000000
    RPM : 每分鐘踩的圈數
    輪周長: 就是碼表設定的周長數字, 單位為mm
山小道 wrote:
要不要先確定碼表設定正不正確??
我相信說明書都有給你輪胎尺寸對照表~


我一個人無法完成邊騎邊量直線,所以是看幾家說明書取相對低值

sx0800 wrote:
我42T /11T 輕鬆踩可以到 25km/hr
52T /11T 邊吃奶邊踩可以到 35km/hr
以上供您參考.


呵呵
大哥厲害
我掂量過自己~52t/11t,再練也只能上35km/hr就差不多(我的鋼管小折是52t/12t,用dahon 53t/11t去練比較快)
16吋,48t/14t,我跑過均速20km/hr,維持30分鐘就快掛了(才10公里喲)
有時會很想買一台4千餘元的RB620來試跑平路40km/hr.....(覺得練爬坡比再拉高速度重要,又不怎麼想了)

說真的,肉腳+小折跑不出速度我真的挺認命,只是看一堆車友騎小折開口都是40,50的速度....原來勇腳有那麼多??
我上貓空跟五指山是經常性被公路車''刷卡''啦,但騎小折倒是很少被小折刷....奇怪捏,怎麼01的勇腳比五指山的勇腳多??

唉,離題了
知道大家均速的算法跟極速的定義....就夠了........感謝大家,也不再回應
乖乖~安心~練車去囉
ginahan wrote:
不要說~改56T,這是笨笨的我~已經知道的解答...(恕刪)


輪徑20吋,大盤56T,飛輪13T
平路最高時速破50
相信我~總有一天你辦得到~加油!
ginahan wrote:
我一個人無法完成邊騎邊量直線,所以是看幾家說明書取相對低值...(恕刪)

請問你輪徑設多少?
輪胎大小也會影響
對於這種話題我只能說
有發言的聚在一起跑一小時......
我是還沒遇見當我平地跑到錶速30時還有別台小折揚長而去........看不見屁股.......
我想大家了解平常走路時遇見阿婆騎車經過的感覺吧?30秒後見看不見了......
又不是在跑操場誰能確定路是平的????
我看相約用健身房的腳踏車來測一小時最準
這幾天下雨去騎的數據為22km/h
level調到最低的感覺還是爬坡的腳感
有興趣的人喊一聲
我們來個有圖有真相用同一台機台


上卡之後,把 RPM 先練到固定100。之後就不會覺得 30KM 就什麼難的。

問題不是出在腿力,而是出在迴轉沒有效率。

就像樓主說的:感覺踩空了。

其實我們很多公路車友,暖身的時候都是 RPM 110 - 120,齒比是 39X17 ,時速大概是25-28之間。

高迴轉速的重點,是不能有踩空的感覺,你必須感覺到你整個圈的力量都有吃進去,然後再慢慢提高齒比,就會慢慢提升到 30 了,當然,這時候綿密齒比的後飛輪就是很有用的東西。

請參考: 慣性的冥想

當然小徑車的輪組慣性不能跟700C的大輪子比,但是30還不算是很困難。
www.cycliving.com
ginahan wrote:
只是看一堆車友騎小折開口都是40,50的速度....原來勇腳有那麼多??...(恕刪)

平均速度我覺得至要要騎1個小時以上才準確
騎個10分鐘看均速是不準確的

可以請你或是勇腳騎濱海公路測試(紅燈比較少一點)
從八里騎到新竹南寮漁港<->來回不到130km
就可以知道均速是多少了?

均速50應該是環法等級腳力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