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單車組成各零組件的重要性,何者為要?車架第一的迷思?

edward0425 wrote:
你所謂的車架好壞應該...(恕刪)


其實不是一般消費者沒辦法感受不同車架,

是因為根本沒多餘的$$是買其它車架來試,頂多是聽說,網路看,或是借來試。

如果是這樣的前題之下,車架的重要性就更大,因為如果車架合你的size,你多久才會換車架。

答案是幾乎不會,為什麼呢???因為要找到fitting對的車架很難。

輪組跟變速系統不會因為人的原因而讓你覺得騎車不開心。

但一支好車架,fitting對讓你覺得騎車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這時後那怕是你用跑0分還是campy的S.R。我想已經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我還是覺得應該說一支適合你的車架才是最重要,但這車架是否是最貴的,這答案只有自己才知道。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coopers0201 wrote:
但一支好車架,fitting對讓你覺得騎車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個人也認為fitting很重要,人挑車架,車架也挑人

所以fitting的問題應該跟車架好壞關係不大,再好的車架如果不適合自己,那再高檔也是效益不大。
但升級其他構成要件則較沒有挑人的問題。

談到車架fitting的問題,由於折疊車單一尺寸居多,個人覺得birdy的車架最不 fitting 東方人體材,個人小小看法,歡迎鳥車車友解疑.

birdy出廠設定,其坐墊居然是反裝的,可見其座桿後傾角度過大,車架幾何不適合東方人!

註:同樣身高,一般西方人手臂長度伸展較東方人長,所以同體裁身高打籃球,就算一樣彈性,東方人還是吃虧。

坐墊前移的結果會大大影響踩踏效率,應該改用舒適立管來改善而不是座墊反裝,這是個人不解的地方。
edward0425 wrote:
就個人觀點來寫一些看...(恕刪)

對我目前看到、遇到的人來說
順位怎麼排…

1.品牌
2.價位
3.車架
4.輪組
5.變速
6.騎乘感受

而注重1和2的人較多
3到6越來越少…以比例來說,僅對我而言喔!


*會選1是為了保障

但不是因為順位1再來決定4~6的人為較多

卻會因為1去決定3再去決定4~6較少

*順位2會決定1、3、5

*順位3會因2而有所不同

*順位4則是會和5做搭配

*順位5多半是被人或是廣告影響<炫耀居多,畢竟很多人不是專業人士!其實用不到那麼好也能騎…

*順位6能決定1~5全部或部份,因為騎乘感受不同、觀感也不同…
而全部能充份考慮的,屬玩家性質較多,但以目前單車族群來看仍屬少數人。而純粹拿來當工具不在少數,而追求流行、和他人炫耀目前看到還不少…

以上是我個人所見,僅供參考~
殘障手冊申請中~
edward0425 wrote:
個人也認為fitti...(恕刪)


還是那個問題
車架的FITTING很重要

既然輪子變速不挑人。
那用什麼等級有沒有感覺應該沒差。

沒有選倒好車架是連騎都不用騎。

那怕是用倒不對的車架卻裝上S.R。

這時候來感受變速或是輪子我想都是枉然。

畢竟此刻的組件是裝在不對的車架上(適合自己的車架)

我的內容也沒有說車架的好壞,只是在選擇其他有感覺的組件上如輪組

是不是先挑一支對的車架才是對的呢!!!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unwm wrote:
對我目前看到、遇到的...(恕刪)


大大說的是

一支好的車架才能發揮出其組件的最佳狀態

當然也有此一說!!!到底是車架硬還是輪組硬,

如果一支普通車架卻裝上跑0,然後說跑0好硬,我覺得這答案不客觀

如果今天是一支如CANNODALE的車架配上跑0,那達案卻會不一樣,此時跑0還是很硬嗎???我想卻不盡然。

各組件是互相搭配的,為什麼會一直說車架很重要,那是因為騎乘感受從車架的設計就能感受出來。

還有踩踏效率,車架的設計不同其針對不同的地型效率也不同。

以上言論只針對專業騎士來討論
只是秀秀車有多好,變速多棒不在討論中。畢竟有$的人太多了!!!!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我覺得樓主一定沒試過,一級輪組 ,一級變速套件,用各牌不同等級車架去騎過,差異會大到讓你嚇一跳.

光是幾何的不同,騎起來就差非常多了.

品牌跟白牌的差異最大的地方是品管跟保障,不是好不好騎的問題.

白牌大都是全黑的哪來的很殺,最多就是貼貼紙或彩繪.

建議在下決定前或有疑惑時,都去試騎或試用,最好超過50公里一趟.有上下坡.

差異不是你想像中的.
utt669 wrote:
我覺得樓主一定沒試過...(恕刪)


不能否認的是白牌的價格真的很殺!!!
只有這點覺得優勢,其他就不與評論。

的確,其實不一定要一級的東西才能分出差別,只要互相搭配騎乘感受就不同了。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個人覺得 合適的車架最重要
以我個人來說 在fitting後適合我的車架是,上管525 座管角度74 基本上要找這兩個數據的車架不難,但是小弟我個子矮小只有165. 5跨高76 加上跨高的限制後很難找到完全符合的車架,目前我只找到一款車架 那就是RIDLEY的一級車架最小號的那支,這知車價實在貴的讓我遲遲不敢入手,所以目前只好繼續騎乘座管角度75的RQC-713X,只是需要將椅子退到最後面視覺上差了一點而已.
就中低車種而言
我的重點
在於安全性 在賣場買的車 我第一個一定先改煞車

中高街車種而言
還要分公路跟登山
如果是登山車
我的看法是變速煞車系統>輪組>車架

如果是公路車
基本上 車架還是靈魂所在 車架>輪組>變速煞車

要這樣比 當然還是要先看車種

還有 就是 = = 騎乘者的重量 = =

嗚 我八十八 公路車輪組超難選的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