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談一輛單車,我不覺得光是一個漂亮的車架放在那裡,可以稱上是一台單車(廢話
),當然還需要許多的組件去建構而成,包含輪組等等。我喜歡用單車"組件"的說詞代替"零件",更強調整體性而非消耗性。單車是由大大小小許多的組件建構而成,缺一不可,車架只是其一。許多人會容易刻意強調車架的重要性,而小弟並非用否定的論點去推翻或說車架好壞不重要。
這要分兩部分來探討,一般車友或是專業人士(選手)
今天以一般人的角度包含小弟來探討一台單車的組成,其各組件重要性順序,個人認為:
1>輪組
2>大盤及BB
3>車架及變速系統
當然,上述的前提是以中階或以上定位的單車來討論,甚至我還會把車架擺在第四順位。
談重要性,也可以說是改裝前後感受變化的強烈程度做比較,這也是一般改裝建議,想提升性能或所謂性價比,建議先從輪組下手,升級感受也最直接,最值得。
回到車架部分,有時討論反而focus在品牌與設計外觀和做工居多,選手或專業人士比較能騎出其中的差別,而這些差別有時更主觀,每人軟硬喜好也不同,有些是車種設定問題。當然還有更多是車架Fitting人的問題,而不是車架本身問題。車架挑人,強求也沒用,何況是本版討論的小折或小徑。
而對於一台單車壽命而言,其實各組件包含車架是差不多的,除了齒盤及飛輪,算是較大的消耗品,但也要看個別保養狀況而定。
另類的思考或新思維
台灣應該有很多極優的白牌車架可做選擇或更換,碳纖,鋁合金可是任君挑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