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輔助車爬陡坡

每個人對陡坡的定義不是相同的,坡度多少度? 可能才是重點。



這種坡度,接近 30度,可能才能叫做陡坡,其他的我都稱之為緩升坡。

這種坡度,就算沒有變動輔助,光是用腳踩踏,一樣可以採得上去,只是加上電動輔助後,會更方便一些,少流一些汗而已。

個人的經驗是:

車輪用力踩到轉動後才有電機馬達轉動的電動輔助,上陡坡時只要一停下來,大概就必須下來推車,用腳踩動都嫌累了,還必須輪胎轉動後才有輔助,上坡時會有 地心引力+電機馬達磁阻 的影響,更難踩動。

電動輔助車用油門把手轉動時電機就立即有馬達轉動,這種可能會比較有即時性,比較合乎需求。

前驅馬達的輔助車,雖然可以用後輪變速齒輪來輔助,上坡較容易些,但是前驅馬達感覺較無力,沒有動力直接感覺。

後驅馬達的輔助車,馬達動力比較直接,會感覺比較有力一些,爬坡性能感覺較佳,但馬達最好選 W 數大一些的。

中置馬達的輔助車,雖然每篇報告都看起來不錯。但是先天的問題,

1. 規格特殊,每個廠家都是特殊設計,而且價格都不便宜。

2.電動輔助車不是純機械零件,只要經常使用,磨損及損壞更新率也較高,只有原廠的零附件才能使用,日後不論在維修或更換零件上面,都只能接受原廠的報價。

3.台灣的雨季與濕度高,對暴露在空氣中的電機零件或控制組件而言,防水等級就變得很重要,怎樣在這樣的環境長期頻繁的使用之下,電動輔助車的妥善率,堪用率會比較好,這真的是原廠的功力所在。

需不需要電動輔助,就看個人的身體需求與口袋的深淺,多看看多比較,日後比較不會後悔。
maxwu123
大大五萬內有推薦嗎? 最好是捷安特
烏都禾黑
應是30%,而非30度
爬陡坡48V 350W以上輪轂馬達才夠用,後輪驅動

經常長距離爬陡坡,輪轂馬達內的塑膠行星齒輪磨耗快,預算夠就用中置馬達

破風換胎不易,加防爆襯帶或用(正新/建大)電動車專用胎為佳
彎道小三/小四 /小五/ 6輪水陸仔 設計開發 造物者
CONA24
對啊,面對陡坡要選W數大的。
車輪用力踩到轉動後才有電機馬達轉動的電動輔助,上陡坡時只要一停下來,大概就必須下來推車,用腳踩動都嫌累了,還必須輪胎轉動後才有輔助,上坡時會有 地心引力+電機馬達磁阻 的影響,更難踩動。

這個應該是採用便宜的霍爾感應來告訴馬達該轉了
如果是用力矩式感應,你踩輕一點,馬達輔助就輕點,大腳踩下去,馬達就用力輸出
上陡坡時如果停下來再起步,只要感應到踩踏力量,馬達就啟動了,還不至於難踩動
我的捷安特中置電機作弊車,停紅燈時,腳踩在踏板上
不經意地動了一下,馬達就蠢蠢欲動的動了一下
這就是力矩式感測器偵測到踩踏力量,所以馬達就做出回應
p205jack
1 個油門轉塑膠的低於NT$100元,捷安特中置電機作弊車(力矩式感測器)價錢大於NT$30000元,作用差不多,科技進步帶來方便,但這個方便的成本就蠻高的。
喜歡騎單車嗎?因為電輔單車都要3萬或更多....不是幾千元可以解決的,我買來載小孩的就買到5萬多不懂的人都說太貴,
然後不管哪一種電輔機構其實都還是要踩踏才會反應,

不喜歡騎單車的話,這預算可以買到外勞用電動車或者SYM機車現在低階一台才39800還比較實用

喜歡騎單車的話建議買捷安特淑女電輔車,可以不踩踏當作電動車騎一段....
p205jack
電輔車與電動自行車,機車的界限很模糊,尤其是SYM機車現在低階一台才$39800,價錢比高階電輔車都低,平路,爬坡性能更好,還不用擔心鋰電池充電爆炸,何必去多花那NT$10000多元。
對電輔 來說

很小的坡

p205jack
只要您口袋夠深,馬達 W 數夠大, 坡度30%算什麼東西。 不過我都是直接將陡升坡路面連續拍照起來,然後拿 量角器 去測量陡升坡度與水平路面的夾角是量角器多少度。
多少坡度要用多少瓦數? 其實是有公式的:

P = krMs + kaAsv2d + giMs

這公式看起來複雜, 但其實原理很簡單, 就是把柏油阻力(kr), 體重加車種(Ms), 風阻係數(ka), 迎風面積(A), 前進速度(s), V(迎風速度), d(空氣密度), g(=9.8地心重力), i(坡度)等等因素全部考慮加起來, 就是你所需的瓦數.

大致算起來, 體重+車重如果是90公斤, 前進速度僅有10km/h, 坡度5%, 所需的瓦數如下:
P = (0.005 x 90 x 2.78) + (0.5 x 0.6 x 2.78 x 2.78² x 1.226) + (9.8 x 0.05 x 90 x 2.78)= 132W

但如果坡度是15%, 那所需瓦數則暴增到
P = (0.005 x 90 x 2.78) + (0.5 x 0.6 x 2.78 x 2.78² x 1.226) + (9.8 x 0.15 x 90 x 2.78)= 377W

如果坡度是30%, 所需瓦數則為:
P = (0.005 x 90 x 2.78) + (0.5 x 0.6 x 2.78 x 2.78² x 1.226) + (9.8 x 0.30 x 90 x 2.78)= 745W

如果是靠純人力, 除非是職業自由車選手, 能夠維持在377W連續5分鐘的人非常得少, 君不見從昆陽到武嶺(最末段)2.1公里而已, 平均爬升9%, 大多數的人都要落地休息好幾次最後才上得去. 因此如果是真的30%坡, 短於50公尺也許勉強可用衝刺上去, 但長一點的話就真的要高手中的高手才有辦法.

大部分電輔車的馬達功率約在250到350W之間, 扣掉中間功率轉換的損失以及電輔車本身的重量, 實際能夠幫忙的大概約有150~250W之間. 這對於爬15%的坡助力很大, 但對於30%的坡恐怕仍是幫助極為有限, 不管是中置或後驅.
phae4jaz
[拇指向上]感謝提供估算方式--沒什麼在練車的我長時間功率果然很廢[XD]
如果有爬陡坡需要,馬達功率要盡可能選大一點,我有200W 406小折和350W 451小徑電輔,前者爬我家的陡坡中途會爬不上去下來用牽的,後者可以,如果是那種4吋胖胎車,甚至會用到1000W。
maxwu123 wrote:
我因為天天都要爬 這...(恕刪)

這個不就馬修單車旁邊的坡?請問一下你說你每天要爬這樣的坡大概多長??
maxwu123
我在士林站 跟芝山站 中間來回穿越
RK30
那距離超短的,而且士林橋也沒多陡。還有人行道可以牽車。你騎久就習慣了,為了這個去買電輔車不值得。
我騎乘birdyedge 的R3X電動踏車 可以輕鬆爬上去~ 改天我的可以借你騎案看


這張圖片是從影像畫面翻拍出來的照片,使用的車子是 16吋摺疊車,250w前輪驅動,後飛輪 最大齒盤 28 齒,爬這種 30 度的陡坡是蠻輕鬆的。這台車是多年前在 露天拍賣 用 NT$500元購買的16吋單速小車,後來再買個馬達改成250W前輪驅動,後面改成 5 速變速飛輪,當初目的 是為了去騎 東勢附近的產業道路,山區產業道路 高高低低的,有電動馬達輔助會較輕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