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淌那仇恨的渾水, 來談談自己的上下坡經驗。

為了表示自己不是虎爛隨意想像的, 提供自己騎過的幾條路線。

新竹宇老, 蘇花公路, 桶後越嶺, 北宜公路。

全部以 birdy 8 速 alivio 完成。我都是用長時間換來的, 慢慢踩, 不用趕時間, 完成就好。

上坡:

這沒什麼技巧, 放到最輕齒比, 慢慢踩就上去了, 爬不上去, 就用時間來換,
增加休息的次數, 有的車種有 27 速, 能使用的齒比更多, 相信更能克服。

再上不去, 別怕, 還有雙腳, 我不知道借錢是不是高尚的行為, 但是, 牽車, 絕對不會是不高尚的行為,
下來牽車就是了, 絕對沒問題。
在宇老之役, 騎車 3 km/hr, 牽車 5 km/hr, 牽車還比較快。
我牽車時也是有人幫我加油, 所以, 牽車並不會怎麼樣。
當然牽車總有遺憾, 我下次再來挑戰就好了, 先完成再說麻!

下坡:

點煞技巧的使用, 人工 ABS 就對了。
輪框高溫的問題, 記得檢查是否過熱。
下坡速度, 當然, 慢一點會比較安全, 不能享受下滑的快感, 但是是安全的方法,
再怕, 就下來牽車。

不過我要討論的是快速的下滑經驗, 很多人總有下坡慢的想法, 但注意一些事情, 可以讓下坡的速度多一點。
專注力, 你夠專心嗎? 扶好龍頭握把 (當然是雙手), 仔細專注左右/前方, 能看多遠算多少,
要用較快的速度時, 請先看看路面車輛是否淨空, 這時候才能比較安全的使用整個路面。

後方有汽車時, 讓他先過, 單車在怎麼快, 也快不過汽車, 他不會耽誤你太多時間,
但是單車會耽誤汽車很多時間, 讓汽車先過, 就會有完整路面可以使用。

確定是長下坡時, 可以將座墊降低, 相信我, 你下坡時, 絕對可以再快一點。

這邊的快是和慢相對的, 我自己覺得應該無法和大車一樣快, 但這是我自己的想法, 不確定。

煞車太利了嗎?
有些人夾器很好, 力道很強, 但是, 你會使用這威力強大的武器嗎?
多練習, 別小看煞車技巧, 很簡單, 但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真的還沒掌握煞車技巧, 那就慢下來吧!

安全帽, 我是不愛戴安全帽一族, 但是下坡, 落石區, 我會戴上。

KSH 的飛輪教室有空可以參加, 多聽些意見, 絕對不是壞事。
我在那堂課也吸取不少騎車技巧。

off road 下坡, 這是在桶後越嶺小礁溪下坡遇到的, 隨著路面的脈動, 很模糊吧!
不過我不是很能表達那樣的感覺, 反正就是隨著路面晃動就是了, 讓身體也跟著小小起伏,
當然龍頭可得握緊。

以下, 請其他小折達人來補充 ... 感謝您。
能有改裝的經驗更好, 看看換上什麼配備/輪胎可以更容易駕馭上下坡,
因為我對零組件功能不熟, 無法提供這方面經驗。


文章關鍵字
推這一篇!...大大分享騎車經驗的建設性!是那些垃圾文無法比擬的.所以小弟也不想回那些戰文

就我所知!..最近發的兩篇戰文!

一篇的樓主是用新申請的帳號發了..我想應該是要保護自己本來的帳號吧!

一篇的樓主年紀太輕..高中還沒畢業的樣子.(會不會是沒高中可以讀)..思慮不夠周詳

在那回文算是浪費力氣了!..
感謝樓主的心得感想
值得細細回味
是否自已在騎乘時也有這種體會
希望01的內容都是這種有意義的文章
之前那兩篇看了很難過

descent wrote:
不想淌那仇恨的渾水,...(恕刪)


我自己是騎 GIANT FLIGHT MINI 1

沒錢改 所以也沒改.

上下坡 我自己覺的 透過
1. 握車的方式
2. 騎車的姿勢

這兩個方式
可以讓上坡與下坡都比較穩定

以上坡來說好了
上坡幾乎不會需要用到煞車
所以這種情況下,我會
1. 虎口朝前握住手把 但沒有扣到煞車 這樣的姿勢握車
2. 必要時 壓車 或者身體往前

下坡我會這樣
1. 虎口朝下握住手把 指尖扣住煞車 隨時準備煞車 這樣的姿勢握車
煞車時 同時按下前後煞車,但不按到底,先降低速度 等到降到可以控制的速度 才剎住.
或是慢慢增加煞車力道,一開始按一半 然後慢慢增加煞車力道

2. 屁股往後移 必要時 我會稍微壓低一下身體.
騎車開心就好
四年前(2005)剛買一台雜牌登山車,沒訓練就直接上陽明山(從外雙溪那邊上)
結果~~~就是騎不到10分鐘一路用牽的.........

然後到麥先生那邊休息一下一路用滑的下去~
好笑的是(有一堆情侶騎著摩托車女的對男的說.有沒有看到腳踏車比你快)....後來聞到一股燒焦味
原來是煞車皮發出的(心想會不會出事),以前很討厭碟煞,總覺得腳踏車又騎不快裝碟煞做啥,爽?搔?

後來自己下山路才知道~命重要......碟煞比較好

PS.我的不是小折,但不過多久會騎小徑或小折尋行台灣。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是 頗有知識性的文章 無須筆戰了 !

不果還是要戴安全帽啦@@

畢竟還是以安全為優先

建設性的議題多一點, 單車世界會更美好的!
好小折
騎過 花東 300k (好累), 太平山 (好累)
假日晨騎 : 烏來, 熊空, 承天, 阿柔洋
平日夜騎 : 中社, 風櫃嘴, 陽門山
主要是以達到運動為首要目標.
上坡, 盡可能用力騎, 讓自己的心肺及肌肉能運動到. 沒力時, 就休息一下 or 慢慢龜上去.
下坡, 盡可能讓速度不超過 35km.
遇有 汽機車時, 讓他們先行. 並同時通知前方的車友, 後面有車來.
當然, 出發前該要有的裝備穿著完畢及車輛全部檢查一遍.
拜託.........發帖的某個人是出了名的戰文發起人

跟他認真你們就輸了..............還是輸很大那種
Next100Years wrote:
拜託...........(恕刪)

真的嗎?來到這邊不久...那我認輸了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