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請問改裝達人,16吋小徑要怎樣才能有快又會爬,我的be bike遇到頻頸了
我想要升級變數系統,但是有太多迷失,像是變把,及變數器的選折,前雙盤和後齒盤的配合
誰能幫我解開迷失
吃一個這樣的花鼓飛輪...
9T專用培林花鼓 (Capreo 飛輪專用)
這樣Gear inches 從原本的76~30變成92~32
假設轉數80,可以從29km/hr(11km/hr)變成35km/hr(12km/hr)

不過,秉持人的力量決定車的力量
小弟會誠懇的建議,大大,您的腳砍掉重練...

下一位...
x864321 wrote:
可以請問改裝達人,1...(恕刪)

16吋小徑車若大盤掛53飛輪掛11在迴轉數100RPM的狀況下時速才只能達到37Km,
問題是你有這麼強的腿力跟心肺功能嗎?
如然沒有、我想樓主再怎麼改只是浪費金錢沒有實際效益。
要快又要爬
檔位落差要很大
但是16吋比較不適合用大範圍的飛輪
如果用CAPREO系統還不夠大的話
可能需要藉助內變速的幫助
考慮SRAM DUAL DRIVE或者SPEED DRIVE吧

但是真的要爬山的話
建議碟煞系統要考量進去
後叉是有碟煞座,前叉要另外想辦法
x864321 wrote:
16吋小徑要怎樣才能有快又會爬...(恕刪)


去單車道那邊看看
那邊之前流行高齒差雙後輪齒片之內變5速花鼓之改法, 以提供高速巡航及爬坡用途

舉例來說, 如果是使用新的寬齒比內5 ,16吋輪徑
使用48T大盤 , 搭配修改過的後輪齒片 14T 及 21T

則在14T之gear inches 計算結果為 34, 41, 55, 73, 88
在21T之gear inches 計算結果為 23, 27, 37, 49, 59

實效gear range= 23, 27, 34, 37, 41, 49, 55, 59, 73, 88 inches (這個範圍夠大了吧)


哇...新寬齒內5比舊版更適合拿來改雙齒, 比較容易調出不重疊的gear

HenryV4 wrote:
去單車道那邊看看那邊...(恕刪)


在14T之gear inches 計算結果為 34, 41, 55, 73, 88
在21T之gear inches 計算結果為 23, 27, 37, 49, 59

實效gear range= ----------34-----41-------55-------73---88 inches
實效gear range= 23--27-----37-------49------59

不過直觀上這種改法對不熟悉檔位的朋友會有變速上的困擾
因為檔位跳法不是序列式,重疊的某些部份跨度也太小了
真正上路的時候要如何變換還是需要練習
而且內變換檔慢踩或不踩,外變換檔是非踩不可也要適應

可能主要是取它的變速範圍吧
常用變速序列會因為坡度的關係有所不同
如果是我的話大概就平路全用14T,山路全用21T了,而且一開始就切好,因為懶的想XD
wizzchang wrote:
如果是我的話大概就平路全用14T,山路全用21T了,而且一開始就切好,因為懶的想...(恕刪)


果然....這樣操作比較方便 ^^


實效gear range= ----------34-----41-------55-------73---88 inches
實效gear range= 23--27-----37-------49------59

比較可能的使用方式可能就是
23--27--41---55----73---88 (當變速到第2檔的時候 ,下1個就是要換跳後齒片了, 這種情況,通常是要爬橋了)

(ps:內5的第1檔摩擦感很重,踏感幾乎接近次1檔,不知道寬齒比的版本有沒有改進)



最近也抓了一台HT660來改,
搭配新版內五,
大盤53T後齒搭配13T及24T,
13T從1到5檔為41、49、65、87、104,
24T為22、27、35、47、57,

在13T通常都是在3檔巡航,
但由3檔切入2檔時落差很大,
2檔跟1檔的感覺幾乎感覺不到變化,
當初還以為沒調整好,
解果算了一下才發現1檔的41跟2檔的49,
在實際騎乘時並沒有太大差異,
謝謝~
fr332252 wrote:
解果算了一下才發現1檔的41跟2檔的49,
..(恕刪)


22 跟 27 有感覺出差異嗎 ?
似乎新內5的第1檔摩擦感應該改善不多.
HenryV4 wrote:
22 跟 27 有感...(恕刪)


目前都還在平路試車而已,
還沒機會去試爬坡,
不過就平路試騎24T的1檔及2檔,
雖然是近乎空轉,
但還是能感覺出1檔及2檔的不同,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