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陪小姐姐讀書的丫鬟.
小姐姐就要畢業了,可是卻不想將這丫鬟帶回去.
因此趁著64休假,到前鋒路後火車站將她帶回.

一路風平浪靜,卻在騎回家的路上一路聽著噹噹噹的聲音.
聽不出這聲音是打哪兒來的,隔天再仔細找找吧!
白天光線充足,仔細打量一下賈慧

中規中矩,長得還真像賈文青啊!
變把.煞把.鵝頸龍頭.

坐墊.前煞.後煞.

看到那毛毛蟲,所以叫”假會”.
車頭碗.頭管與家族姓氏.

看到這裡,心頭有些不好的兆頭浮現了.
繼續…
大盤.飛輪.變速器.似乎還好.

看看車架…

我的老天鵝!倒吸了好幾口氣!
小姐姐,由妳玩四年是妳的本事.
丫鬟這條小命也被妳玩掛,這門學分給87分.
鋼鐵之軀被操成這般,87分是最高了!
輪組拆下來看…花鼓是還好,但給我用這種油脂.

雙層高框,卻懶得換裝長嘴內胎.說妳便宜行事倒不如叫妳假會.
之前說的那噹噹聲是來自龍頭固定螺絲.
根本沒鎖!
直接丟進去而已,難怪車一震動就跟著上下跳躍噹噹噹的.

車頭碗珠巢散落,這還好.精彩的是這支石中劍!
再給10分.
水溝蓋大法拔除石中劍!

終於…丫鬟我留著.

石中劍妳拿著去換學位.
下一站,BB.
BB沒卡死,但顆粒感很重.拆下鏈條馬上可感受到那非常非常不順暢的感覺.
套筒跟接桿拆不動,震動起子也打不下來.太暴力又擔心雙方兩敗俱傷.(套筒與BB)
最終是找汽車鈑金師傅用火攻剋.

到此,小姐姐得到120分且被按下Golden Buzzer.
再來就是調理的療程了.

阿罵說:調理養身,人參.當歸.四物必不可少.
我還追加了”通乳丸”

後天失調,源於先天不良.

換上低調的消光色.

該留的留,該貼的貼.

頭碗.BB.輪組…

能上的都上,省得我抱上抱下的.
賈文青來幫忙.

車把手在拔石中劍時犧牲了,所以換一支新的.
後軸可支援快拆,所以將後輪更新為快拆輪組.
大致底定,夜涼如水,先到附近拜會一下.

風火輪的祖師當然也得去打個招呼.

祖師爺相當專業,路上讓你落鏈兩次.
一次飛輪內側,另一次大盤內側.
心想,是不是BB尺寸不對?(只用捲尺大致量一下)
回家後拿游標卡尺再確認.

68x119沒錯呀!
後變L螺絲再往內轉1/4,再來就是跟賈慧的默契了.
另一件就是在離開太子爺上北田路那段陡坡時,飛輪空轉一下往內鎖緊.
就說嘛!用工具上緊不代表真緊,上了路會再自動增益,讓飛輪真的上緊.
找三太子,算是找對了!
還有一件事很好玩.
記得到太子宮前頂點那家做筍乾的農家嗎?
他們家起碼有8隻狗,側門.正門都可通.
我在他們家路邊喝水,8隻狗分批出來打招呼.
對牠們比一指神功都沒在鳥你.
後來乾脆蹲下來跟牠們平起平坐才稍稍和緩一些.
起身要走時,小黑又故態復萌…還撂一隻黃白花過來.
我再度蹲下,哪知這黃白花好像老朋友似的,直接過來討拍.
老大如此,其他小黑也沒轍.
事後對賈慧東聞西嗅的…賈慧!妳拿到認證了! 哈哈…
https://rumble.com/v2y9nqk-23-0625-.html
庫存老錶,蜘蛛坐墊上身,提前接手賈文青的工作.

坐墊剛換上,蜘蛛精就來託夢…說我還缺唐僧肉.
Google了老半天,就是沒看到賣唐僧肉的.
東坡肉倒是一堆.
以試車之名,

行摸魚之實.
當快遞小妹,跑去看漫畫.

其實我是比較喜歡馬力歐的說.
有迴轉速的碼表真的會催促你努力.

AVG18.6,所以以前都在耍廢.
全車點檢

這部分都是新品.整車的調性也不同以往.

右變把.這變把有一個切換推把,可切換定位與無定位功能.

變速器不認識我,所以不知型號.但看起來不像登山車系統.
飛輪不是Shimano的,但肯定是非定位的飛輪.
變把切到定位系統,但調來調去總有1.2個檔位不順.
最後是以非定位系統設定完成.
所以,這賈慧不是電子變速,也不是手自排.
而是全然的手排變速.(上鏈.下鏈都要用手撥)
左車把與前車包.
“梅山小鹿用”的鈴鐺,小巧啵亮,戴在車把討丫鬟歡心.
為何用全鋁合金煞把?
當你長時間或在坡道拉煞把停車時,黑色部分不變形就無所謂.

這前車包是在五金行的架子上翻到的.
原始用途是腰包.
裝水壺的袋子底部有拉鍊控制袋子的延伸深度.
不延伸的話,放一杯超商咖啡剛好.
這袋子有些許保溫能力,將水壺放冰箱結成冰後.
放在袋子裡,騎乘期間約可保持4個小時讓你仍可喝到冰水.
隔層不多(4格)但金屬拉鍊頭很吵,我最後將它們都換成繩索.(就沒聲音了)
裝心酸的車鎖,但仍有很渺小的用處.
我不會再買這種車鎖.(寧願多花一些銀兩也不再買這牌)
這廠商技術非常好,竟然可以將薄如紙片的鐵皮做成一副漂亮的車鎖.
鎖車機率不高,所以受氣的頻率也相對的低.
氣歸氣,我仍是對這廠商的技術比讚!

車頭定位彈簧.
裝好車頭碗後,前叉龍頭變得非常靈敏.
不是偏左邊就是歪到右邊.
所以裝這個東西定住它,讓它總是往前看,不再亂甩頭.
前.後V夾剎車
V夾煞不錯用,輕手.犀利.好保養.
但要調到適當,老實說也不是那麼容易.

單車我會很在意兩個部分.
一是輪組,二是剎車.
三是輪框與剎車蹄片的間隙.
剎車蹄片最好能兩邊同步,而不是吃單邊.
也就是兩邊同時往輪框夾,而不是只動作一邊,另一邊只是被動的去擋住另一邊施加過來的力道.
剎車力道不平均決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影片中V夾示範的是賈文青
有Tektro的(前煞)跟賈文青原本的(後煞)
輪組是調整後賈慧的.(音樂停止時也是輪組靜止時)
https://rumble.com/v2yfozw-23-0609-v-.html
賈慧原車沒水壺架,後燈也是綁上去的.

我慢慢會將USB充電式的燈具換回可更換電池的形式.
我發現白天有時也須亮前後警示燈.路上三寶不少,亮個燈至少有”相罵本”
中駐車架,已用習慣了.(不喜歡可伸縮調整型的)
踏板不錯用,往前蹬出時可咬得緊不打滑.(粗俗.好用)

後輪快拆與飛輪擋板.
看起來很厲害的坐墊.

是不錯用的坐墊.Matrix車上也一張.
要調到合意需費一點功夫,調好後最好貼個標識.
省麻煩.
新品鼻頭與座弓連結處有空隙.很討厭.
Matrix車上的是以AB膠調合後灌注.
賈慧這張是拿一個銅墊片直接嵌入堵死.
都好,也都不惹人厭了.
大盤.
46T單盤,配14-28六速飛輪.

平路緩坡時偶爾會嫌太空,這時就練練迴轉吧!
這車架可支援52T(或以上)的大盤.
但目前不想去改變它.(雖然我仍有多餘的52T大盤)
變更齒比,有時不只是單純地為了爬坡或高速.
騎車最大的罩門是頂著逆風(即使平路也會讓你苦不堪言)
或許…等我長大了,變強了再來思考這問題吧!
老建築各有風騷.

還有我最喜歡摸的…
忙旅行.忙工作.忙戀愛.哪一個最值?


已經忘了最頂端那旋轉餐廳長什麼樣了.


最近這好料掉了一地沒人要

不撿,可惜啊!
姊妹倆身材比一比
賈文青塊頭稍大.
座艙數字真實反映在我身上.(屁屁要往後挪)
座管角度與拉伸的高度也真實反映在騎乘上.
賈慧的座艙才真實符合我的身材.
同一人,兩部車.
賈文青騎姿挺直很多,座管拉伸長度較短.
但停車時踮腳尖的程度真的就是腳尖著地.
人需下車才可撐得久,這在市區紅綠燈間走走停停是蠻累人的.

賈慧塊頭較小.
10公分的龍頭,座管拉伸長度比賈文青長.
但停車時,我可以輕鬆著地(姆指球貼地)
座艙不只舒服(頭.頸.肩.肘.腕.鳥.蛋都OK)
但屁屁與手掌仍有改善空間.(手套.車褲)
最大差異
就是上了車好像很自然地就就戰鬥位置,一副衝衝衝的態勢.
這對你騎車是種鼓動,不會讓你有慵懶怠惰的逛大街模式.
很新鮮的小徑行車模式.
賈文青我不會改成相同的調性,而是以夫人為主的調校.
讓她帶著夫人上菜場買菜,(水壺架留著,打氣筒交給賈慧)看看這夫人會否也變得文青一些些.
我跟賈慧,夫人就甭操心了.
賈慧啊!命撿回來了,就別再鬱卒,開心地去玩吧!
身上沒啥標記,就把這當胎記好了.

處方箴跟醫美技術都在這邊挖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