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關於輪組升級的選擇. 本人假日車手, 平常都是自己騎, 也沒有參加比賽的打算, 平地和爬坡的比例大約是6比4, 升級的目的也純粹只想騎得輕鬆點騎得遠一點, 所以預算也沒有很多, 希望可以在20,000以內搞定

目前的輪組是捷安特的原裝輪組SR-2, 框剎, 超過2000g.
由於本人也是新手, 二手輪組就暫不考慮了, 經過深思熟慮的候選名單如下,

1) Kaish 2023 Athena 1380 閃銀空力版爬坡輪組

重量: 1480g
框體材質: AL-6066高強度鋁鈧合金焊接框體
框體高度(mm):30mm
價格(NTD):13,880元
特點: 爬坡55%平路45% - 特性:側向剛性強/起步驅動輕鬆/爬坡加速快。

選擇原因: 台北有分店, 有問題比較好處理. 可以試騎. 品牌比較大, 比較有保障.

小資輪組升級選擇 (有候選名單)

2) 蝦皮的GW 輪組工廠 專業自行車手編輪生產, 維修基地 (這家自稱是幫外國品牌代工, 在蝦皮好像也賣得不錯) 碳纖維C夾 碳纖維花鼓輪組 6K 高40mm 公路車 碳纖維花鼓 11速 開口/無內胎2用

重量: 1523g
框體材質: 碳纖
框體高度(mm):40mm
價格(NTD):16,800元
特點: 全路況使用, 寬版胖胖圈, 搭配純碳纖維中管直拉式花鼓, 是用進口DT同級線材, 飛梭形狀 Pillar Wing21 風切鋼絲. 因此超高驅動力花鼓, 高強度編織法, 高硬質鋼絲, 有良好的操控性, 貫性及鋼性, 中版高, 高強度, 任何路況皆相宜.

選擇原因:想試試看碳框, 這個價錢燒了也不會太心痛, 唯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 以及這個品牌的手工. 但缺點是工廠在台中 (我住台北), 想調整校正不太方便.
小資輪組升級選擇 (有候選名單)
請問有車友用過這兩家的輪組嗎? 或者其實這種價位的輪組升級感不強呢? 聽說對岸的輪組現在也不錯, 例如邁金 EXAR, 方遠, SUPERTEAM之類的, 還是直接上淘寶買呢? 希望各位能給我一點意見, 謝謝🙌🙌
七野西瀬 wrote:
想請教關於輪組升級的...(恕刪)


要經濟取向就淘寶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98&t=6832096
輻條跟花鼓用台灣的

最近一次騎遠是騎輪節
80公斤肥宅下坡滑到60km/h
沒解體


維修保養,其實只要會編輪的店家,技術上都能處理,單純要不要幫你而已
平常可以先去光顧一下,做些基本保養,買些補品,支持一下實體店家
需要店家幫忙修理的時候,自然就比較願意幫你
如果住高屏的話可以去 413 CYCLE Worker 技術很好

碳框下坡剎車要點放
處理得當就不會燒
只是手指會比較累一點
沒錢換車就用技術彌補吧
Kaish台北分店只有周六才有開吧,主力還是在台中. 算便宜好用的輪了
Kaish 便宜加上台灣又有服務的地方,

我當初是FB訂購直接匯款請他寄過來,
騎了一年有次發現棘輪聲消失變小聲,聯絡並直接寄台中修好後又寄回來了,沒有收費。

總結簡單來說,便宜服務又好,踩踏方面我感受不出缺點,優點倒還不錯,持續用當中。
Eagle的密齒聲很像蟬叫,用起來很喜歡,獨特性很夠。

但我心中小惡魔已經在物色其他東西了。
七野西瀬
看來Kaish是蠻適合初學者的, 尤其是維修方面....想請問你買的是EAGLE S38,有在想要不要再存多一點錢買這個一次到位[冷笑]
Ahoo Chen
我買的是Eagle S85,高板要找到這價格是沒得比的
Freshness wrote:
要經濟取向就淘寶https...(恕刪)

我知道, 我還有在下面問過你
不得不說淘寶的性價比的真的高, 我的預算買完順便升級內外胎都還有剩
不過我想買的板高38mm 25寬已經沒貨了, 所以才想找其他的
Freshness
50mm板高在上坡一樣可以降低風阻,而且比30mm少掉的重量更有效益更好,YT上可找資料,可以考慮看看
七野西瀬 wrote:
想請教關於輪組升級的...(恕刪)


個人覺得本身速度不快的話.輕量爬坡框CP值會比較高.尤其你是C夾車
但是如果買C夾的話我還是會建議買2手很新那種
CP值我覺得最高的大概就是PR1400 大廠牌DT的花鼓.不錯的重量 跟跑零瞎貓差不多的性能
又更便宜更好維護(輻條維修價格便宜太多)..二手價格約1W~1W4 看新舊品項
而且DT花鼓應該算出了名的耐用好保養.如果是2手也會比較安心...隨處都能修

2萬買碳框的話.碟煞就算了.反正不會燒..C夾無論是製動力.還是磨耗.跟保養方面對新手來說都會比較麻煩
加上專用剎車皮成本也會高一點.碳皮磨耗會快一點....新手又是常常剎車捏死死.....也會蠻危險...
考慮到安全性能買的大廠牌又是碳框還要2萬以下.基本上沒有.可能只能買大陸輪.或者手編輪(說不訂框一樣大陸的)
雖說絕大部分的輪組高速急煞都不會馬上燒框..但是很可能都會傷到..能玩起次也是個問題
沒煞車騎到100也正常..但煞車就不同了.
你就看有沒有人敢用大陸框C夾6X速急煞到停止...

另外C夾框脫手價都很慘烈.如果你要升級.2萬的新框用個半年1萬可能還賣不出去....
MING賢
七野西瀬 平地如果均不到30 其實也不用考慮什麼平路框...反而是爬坡框好起步占優
eric62
DT PR1400 OXIC能收到的話二手價大約15000, 跑0 C17也差不多這價錢
七野西瀬 wrote:
想請教關於輪組升級的...(恕刪)


SR-2 屬於很初階的輪組, 雖重, 但耐用度也非常的高。

幾個建議方向給樓主思考:
1. 換高階外胎的感受(前後輪 4K 有找), 會比換輪組感受更高。
可以的話, 新輪組+直上高階外胎, 是最佳選擇。
2. 喜歡爬坡的騎的更輕鬆更遠, 輪組重量因素佔得比較重。
但是喜歡長途平路的, 輪組慣性跟高空力的板高, 又會是騎的更輕鬆更遠的重點因素。
3. 輪組的售後服務, 購買店家的服務, 遠比輪組品牌來的更重要。

如果樓主不是大體重的車友, 個人覺得:
a. 輪組預算在 16K左右, 輪組重量 1300~1500g, 板高 35~45mm 的輪組。
比較容易兼顧爬坡跟平路長途的綜合需求。
b. 剩下預算 4K, 直接上 GP5000, F1, Highroad ... 等高階外胎。 這個非常重要。
c. 如果選擇的是碳纖板輪, 專用剎車皮實非常重要的, 可大幅減少燒框風險。

在這幾個思考的方向下, 台產大小輪組廠家都有非常多的選擇, 絕對不難找到自己心儀的輪組的。
重點還是在 挑對購買店家的售後服務, 遠比輪組品牌 還要來的重要。

預祝樓主早點買到心儀的輪組。
七野西瀬
謝謝你詳細的分析, 考慮到維修跟保養的問題, 我想可能還是會先考慮台灣本地的輪組, 在把錢省下來升級內外胎~
一定要買碳輪,畢竟配上車就是帥。車子有帥騎乘起來心情會更開心。騎長途就買開口碳框,胎壓不要打太高,剎車片用好一點的,基本上都是沒問題的,以現在的技術來說。
有心意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