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9 wrote:
龍頭受力情況複雜,建...(恕刪)


carbon stem還有個優點是,造型可塑化
像zipp sl145的造型就蠻好看的

Eddychiu wrote:
carbon ste...(恕刪)


是小弟目前使用的龍頭喔!
碳纖把的吸震效果比鋁合金好(除非買到碳包鋁的),若預算夠的話倒是值得敗下去,碳纖龍頭除了外觀之外沒啥實際好處,重量也不會比鋁龍頭輕,換了沒啥意義。大廠的產品用的人多,相對比較有保障,Easton的EC90 SLX 3風評不錯,彎把弧度看起來很好握,如果我要再買一支碳纖把的話是我的首選。FSA、Ritchey、PRO的產品也不差,若銀兩夠多還有Zipp、3T可選,不過看到板大既然都願意花一萬多換把手了,要不要考慮最終級的選擇-Schmolke? 不到150g唷 http://www.schmolke-carbon-titan.de/carbon/carbon_uk/tlo.php)。我自己是用Equinox的HR-068,重量超輕,40cm的實測174g,用力抽車時可感覺到把手的變形比較大,但相對的吸震效果很明顯,我也不是Cavendish,軟Q的碳纖把對我來說不成問題。用碳纖把要慎選龍頭,和把手的接觸面太小的就儘量不要用,安裝之前先檢查龍頭內側有無粗糙的毛邊(可用320號砂紙修整),然後碳纖止滑劑是一定要用的,最後螺絲不用鎖到龍頭標示的最大扭力,那只是螺絲能承受的上限,龍頭的廠商才不管鎖到max torque會不會傷及把手...鎖緊的程度,只要用手敲擊把手和變把時,不會移位就ok了。如果廠商有做完善的產品測試,我不覺得碳纖把手有安全性的問題,不然大家都別騎碳車或鋁車(鋁車會累積金屬疲勞,只是大部份人都騎不到那個境界就換車了...),騎鋼管車最安全了。等等,鋼管會生銹耶,而且是在裡面,看不到...
要省錢的方法也有,在把手帶裡面放矽膠墊或是一塊不要的把手帶,也是有吸震的效果啦!
感謝各位精闢的見解與建議
對我來說非常實用

因為連續兩周參加瘋系列300KM, 在第二次的最後50KM時感覺肩膀有疲勞感
這是過去參加長途騎乘未曾遭遇的感受
捷安特的7075把手對我來說已經非常好用, 我只希望能夠在騎乘瘋系列600KM或以上的活動時
不要有肩膀疲勞的相關問題產生即可

小弟決定要換捷安特自己的碳纖把手, 我確認過捷安特的7075把手與碳纖把手的規格是一樣的
所以應該不用擔心是否fitting的問題, 價位上也還好, 打完折6千有找

ccchenzj wrote:
所以應該不用擔心是否fitting的問題, 價位上也還好, 打完折6千有找

...(恕刪)


Carbon HB 六仟有找,便宜了

Eddychiu wrote:
Carbon HB ...(恕刪)


公司訂價6500元
全碳纖SLR把手

ccchenzj wrote:
感謝各位精闢的見解與...(恕刪)</blockquote
不知道是否真的碳纖維比較吸震? 若是以新人來說騎不到百K,鋁合金真的會很不舒服嗎? 個人也是在想這問題, 那些職業選手與其鋼管車的人都不怕震? 不好意思我是新人, 即將買車, 借版大的版發問,希望不要介意。有沒有人兩者都騎過 ,而長期下來感受差很多的人可以分享一下嗎?

hwh1027 wrote:
...(恕刪)


有預算當然買carbon是最好
另外選手應該都是騎carbon的,鋼管吸震性相當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