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公路車碼表推薦跟買用品的建議

打氣機建議可以買電動工具品牌的(牧田、美沃奇、威克士)之類的,尤其是如果家裡已經有那些電動工具時,只需要購買本體不用加買電池會便宜很多,打氣速度、耐用性不是其他電動打氣機可以比的,無內胎也可以輕鬆撐起來

隨車攜帶的打氣設備推薦攜帶CO2氣瓶,當然要先練習打個幾罐,CO2氣瓶沒有使用期限也不會機械故障,只要會正確操作是很穩定可靠的(我自己是會攜帶2瓶當容錯)

至於車錶方面
你已經有garmin手錶了,可以使用手錶紀錄數據跟監測心率,然後買便宜車錶看即時數據
我就是G牌965手錶紀錄+B牌750大螢幕看數據
june-sue
戴965可以順便測心率跟推播,很方便
我今年61了...

我騎公路車大概有7.8年了...

我就沒買過啥車衣車褲的......

卡鞋? 更不用說 當然沒上卡.....

根本不需要去跟別人比帥比酷呀 是不是?....

沒人規定騎公路車就一定要穿車衣穿車褲呀..

又不是要去跟人家報名比賽會被追焦上鏡頭的 自己穿得輕鬆騎得舒服最重要...

再來騎公路車的人 為何好像都需要戴風鏡?....

我就搞不懂 我就不相信騎公路車戴風鏡的人 .

如果騎摩托戴一般西瓜皮的安全帽 也會戴風鏡騎摩托車嗎?..

難道騎公路車會全程騎得比摩托車快嗎?..

了不起就4.50嘛 真的這樣的速度有傷眼睛需要戴風鏡嗎?..

又不是開輕航機在天上飛? 幹嘛要戴風鏡?..

真的是要保護眼睛? 還是耍帥勒?...

我就夏天最歡穿夾腳拖 短褲 吊嘎騎公車...自己輕鬆舒服高興就好了...

每晚夜騎都兜風爬一小段山路 河濱..20公里 流流汗 練練心肺功能.....

安全帽我就捨得花 合自己頭型好戴最重要... 





公路車 7.8年來 從平把入門 灣把也騎了三輛...

美利達 斯特拉4000(碳車C夾)..TCR ADV3 Disk(碳車碟煞)..

到今天剛入手再跳回美利達REACTO 銳克多 6000 (碳車電變)

今天才入手 充電中




因為最近台積電天天大漲 犒賞一下自己..




以上言論 純屬個人觀點 無意要批評版上騎公路車的各位大大..

若有冒犯 請見諒 勿筆戰...
Tabries
20公里是沒必要車衣車褲啦,風鏡擋蟲擋沙擋紫外線還是可以準備一下
yankae
哈哈 大哥真的黑隨興,晚上河濱其實看到滿多人騎公路車都是休閒隨便穿而已~ 舒服就好!
bob19620102 wrote:
沒人規定騎公路車就一定要穿車衣穿車褲呀..
又不是要去跟人家報名比賽會被追焦上鏡頭的 自己穿得輕鬆騎得舒服最重要

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效果及目的,
你不使用,不代表別人也不需要,
選擇哪一種,是每個人的自由,
沒有絕對的對錯,
只要依自己的情況、口袋深度選擇適合的東西即可!

如你所說,
騎車是為了運動健身,並非和別人比較或為了他人眼光,
那麼便宜的車款同樣也能達到目的,
你從平把換到彎把,且等級愈換愈高,
不也是追求更好的體驗嗎?
同樣的道理,
別人在能力許可下選擇更好的東西,又有什麼問題?

以運動鞋為例,
有區分籃球鞋、慢跑鞋、網球鞋、棒球鞋....等,
(再往下細分就不再贅述)
不同鞋款皆有其各別的優點、目的,
當然,你可以一雙鞋打天下,
但有些人希望跑更快,跳更高、更好看、更舒適,
自然會挑選專門的鞋款來穿!

我自己會穿全套車衣褲、卡鞋,
但在路上看到休閒穿著的車友也不會認為他們不對,
畢竟大家都是騎車運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好,
沒必要把與自己不同的車友視為妖魔鬼怪!
My Interior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ire
bob19620102 wrote:
再來騎公路車的人 為何好像都需要戴風鏡?....
我就搞不懂 我就不相信騎公路車戴風鏡的人 .
如果騎摩托戴一般西瓜皮的安全帽 也會戴風鏡騎摩托車嗎?..
難道騎公路車會全程騎得比摩托車快嗎?..
了不起就4.50嘛 真的這樣的速度有傷眼睛需要戴風鏡嗎?..
又不是開輕航機在天上飛? 幹嘛要戴風鏡?..
真的是要保護眼睛? 還是耍帥勒?

拿下你的近視眼鏡用裸眼去濱海騎個100公里,你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
直接告訴你答案也可以
1.你的眼睛會遭到沙塵猛烈攻擊
2.你的眼睛會遭到風的猛烈攻擊
3.如果你是夜騎,有一定的機率各種蟲子會被你的車頭燈吸引過來,然後撞到你,而只要數量夠多,或你騎得夠久,撞到你的眼睛是遲早的事

1跟2,騎一趟100公里濱海,就夠你的眼睛紅三天+痛七天了
這也是我以前去看一輪影片時多次勸告她要戴風鏡穿手套的原因,但沒得到任何回應,所以就取消訂閱她的頻道了,勸不聽,那就隨便她好了
不過最近有晃過她的頻道,她還是戴起了風鏡,看來是知道痛了

至於3,我騎車這些年來被昆蟲撞了無數次,大部分是身體 (被巴掌大的蝗蟲撞過),少部分是頭部,風鏡也被撞過,撞到風鏡其中一次最大隻的,是烏來下滑新店時被一隻大黃蜂撞到風鏡右眼
那時我大概時速接近50,衝擊力大到我的頭都往後仰了,你可以想像一下要是當時我沒戴風鏡,會發生什麼事

至於我為什麼知道是一隻大黃蜂
因為高速下滑時精神會高度集中,這時眼睛捕捉影像的能力很驚人,甚至有定格效果
愛高速下坡的人應該有體會,高速下滑時眼睛能看到柏油路縫隙裡的沙子,甚至連沙子有幾顆都數得出來
jcchiou
鴨舌帽一定要是軟的, 太硬的話摔車前碰會把安全帽頂開, 額頭會受到重擊, 我看過別不信.
yankae
我可以了解,因為我也常騎車環島,傍晚那個蟲真的很可怕,我全罩式安全帽上撞的都是蟲的屍體...
怨念聚合體 wrote:
bob196...(恕刪)


風鏡的問題 真的是我從小就帶眼鏡的關係 所以忽略掉沒有戴眼鏡的車友感受

真的對各位車友說聲抱歉 阿北我思慮不周說了讓各位聽了不舒服的話 真的非常抱歉
dolphinliu
有戴眼鏡也擋不住風砂,我一樣會另戴抗UV護目鏡 (工程、實驗室常見那種)
Mystique Hsiao wrote:
沒必要把與自己不同的車友視為妖魔鬼怪!


我沒有這個意思 sorry

C夾-碟煞-電變 就如你所說 真的就是能力所及 讓自己騎起來更舒適而已 
jcchiou
剛說完就....
yankae
大哥講的也很有道理拉~~
其他東西都有大大建議
我是新手也沒甚麼好建議
只有一點經驗分享

因為你有GARMIN手錶
車錶我建議直上GARMIN

我自己本身就是有GARMIN手錶
但為了方便看
買了Bryton s460跟踏頻

但GARMIN跟Bryton兩個系統的數據就是有落差
雖然對數據只是大概看一下
但兩個數據同時上傳STRAVA
有所落差感覺就是不爽
除非你是用比較的心態去看兩個數據

害我現在反而想購入GARMIN 550
yankae
好奇STRAVA一定要訂閱的嗎? 我一直以為是如果用手機當車表才需要訂閱STRAVA? 所以有車表一樣會用的到STRAVA啊??
DSYMSN
STRAVA算整合,另外還有訓練建議、社交、參加活動等功能,但如果單看數據,GARMINCONNECT也是一樣的
1、單車硬底鞋:沒有想上卡,有想說先穿運動鞋?就好了
A:找硬底運動鞋 重要的是通風,反正也少碰水也少磨地,但通風要緊

2、車衣、車褲:有考慮過先買車褲,但不想買吊帶那種的XD,可能會先買迪卡儂的
A:如果你目前沒有車衣褲,建議先買便宜的,用段時間 你就知道你的需求是啥 針對需求找適合的
我都建議 第一套 找路邊 攤販買,整套約1K~1.5K便宜,顏色 塗裝可能不符合 目前大眾需求,但是
便宜,重點是先了解自己的需求,第二套你就可以依照你自己的需求 要求,準備 買破萬的了

3、攜車袋:還沒考慮好要買哪一種的,當然是輕便好攜帶為主,但現階段我可能
不敢拆車XD
A:攜車袋應該列入後部分購買,且非必需品,如要買 要買布質厚一點的,有看過車友劃破攜車袋的案例

4、隨身氣筒、備用內胎:目前還沒買,要先買一個隨身的跟一個平常在家裡打的嗎?
一般小米那種的電子打氣機不知道適不適合??
A:家中放一個 有胎壓表的落地打氣筒 如 GIYO GF-55P直立式高壓打氣筒~可達160PSI,我前一支用10年,
另外買一隻短小的手動打氣筒放包裡 如 GIYO GM-71 攜帶式高壓打氣筒 這隻可落地有壓力表比較省力
小隻是出行救命用,他不是給你充飽用 打到80以上就可先離開現場 另外找車行或是 其他地方 補足胎壓

另外 你原配是無內胎要用 補胎液,個人不喜歡,所以改有內胎 包裡放全新內胎一個,真的不幸發生
破風 爆胎,當場換內胎 打氣到你認為足夠時,就先閃人

氣瓶是不錯啦 體積很小,但是使用後就要補全新氣瓶,換胎時如果要小壓力撐胎 那力道我是不太會控制
所以我習慣用手動 沒有消耗物品 目前有兩隻 一隻18年 登山車上 一隻4年 公路車背包內

5、手機架:有考慮想買可以綁行動電源的那種,但很多人說單車放手機很容易把光學
防手震給震壞..
A: 我個人不推 用手機架,手機 怕震動 怕水 怕日曬 更怕沒電,我的手機 是連藍芽聽音樂的,手機放包裏
要拍照時 取出,接電話 靠邊停車 藍芽接聽,更不建議綁行動電源在車上,鋰電的恐怖 高溫+震動 我不想賭

6、公路車用的背包:不知道有沒有適合騎TCR用的公路背包,如果騎長途希望可以
讓我放單眼相機A74+2470GM跟八抓章魚相機架,因為我出門滿喜歡拍照的,不知道
這個有沒有推薦的??
A:基本上 你今天是騎公路車就是要 最少裝備 輕量化,背個背包其實就已經破壞了 騎公路車時 路人看你的美
感了,騎車時 用手機拍,你真正要拍 應該是 單車探路,後續機車 汽車帶裝備去好好 時間充裕去拍
你的想法我早期有過 D700+24-70 F2.8,背起來不輕,如果拍照 我會騎登山車出遊 以上個人看法 勿砲


【單車碼表】

A:
碼表 看個人需求,如有現成的先用,壞了或是有其他需求再升級
個人而言 對碼表的要求 GPS 回轉速 心跳(畢竟有年紀了)
目前台灣市場 多是 G+B牌 為主流,說實話 功能真的很多,但也很貴 非常貴
對我而言 有些我還真用不到,導航 彩屏 很多啦,真是讓我驚嘆,可是我又用不到那些功能
後來 我有找到 XOSS牌 算大陸的 給你參考 青菜 蘿蔔 各有所好 囉
dolphinliu
建議還是多帶個補胎片,Park Tool GP-2C 非常好用,人品好破胎直接換內胎是沒問題,像我人品不好上山爆後胎,下山後爆前胎,若只有一個內胎就糗了
yankae
謝謝大大詳細的建議~
硬底鞋先別買。
公路車能夠試試卡踏是最好。

有Garmin手錶,那碼錶可以先別買。
反正手錶已經支援大部份的數據。
Garmin手錶我不熟,如果還能支援腳踏車上的感應器,那就更暫時不用花錢(迴轉,速度…)
但如果以後騎很大,你自己也會想買碼錶的。

隨車打氣筒可以先省下來。
家用打氣筒倒是必要。在家先把氣打好。
隨身打氣筒是給那種,可以在戶外自己處理破胎的。
如果你的車是無內胎系統,應該也不是使用隨身打氣筒就能處理的。(除非補胎劑馬上就補胎成功,然後你只要補一點胎壓。)
手機架就不要了。
放在車衣口袋或是像我一樣,放在置物包內(有一種專門放水壺架的置物包,Giant 有賣)
攜車袋。這麼快就打算兩鐵移動?
這個我沒經驗分享。
yankae
其實我買車袋最主要的原因是騎到一半如果騎不動了,至少還可以包一包搭火車或計程車XDD
june-sue
火車有電聯車可搭不用裝,高鐵比較麻煩要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