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口輪-痞皮 wrote:
噢噢噢所以容我理解,...(恕刪)
偶去找來的資料 不知道有沒有幫助..
單級機油共分為11類:
SAE 0W
SAE 5W
SAE 10W
SAE 15W
SAE 20W
SAE 25W
SAE 20
SAE 30
SAE 40
SAE 50
SAE 60
其中字母"W"表示冬季,即是該種機油適合於寒冷天氣下使用
(亦稱冬季機油),不含"W"字母的類別則適合於高溫度下使用
(亦稱夏季機油),數字小的機油比較稀薄,數字較大的機油表
示較稠厚。
有一點需特別注意,SAE 20W 與 SAE 20 是不同種類的機油,
雖然數字大小相同,但油品的黏度並不一定相同,含"W"字母的
類別需通過低溫試驗不,含"W"字母的類別則需通過高溫試驗。
複級機油共分有11類:
SAE 5W/20
SAE 10W/30
SAE 15W/40
SAE 20W/40
SAE 5W/30
SAE 10W/40
SAE 15W/50
SAE 2OW/50
SAE 5W/40
SAE 10W/50
SAE 5W/50
目前大多數車主使用複級機油,因為複級機油在低溫度下
黏度足夠低,使引擎啟動更為容易,而且在高溫時黏度亦
能保持穩定,能有效的保護引擎,避免磨損的發生,因此
複級機油通常被稱為"全天候"的機油,最常用的複級機油
是10W/30 & 10W/40二種,此外複級機油所以有優良的黏度
特性,是由於機油中加有化學添加劑(黏度係數改進劑),
當油溫增高時,此種添加劑可以減輕機油黏度的降低。
由單、複級機油的圖表中可知,不論是單級或複級機油,
當溫度升高時,黏度都會有降低的情形發生,但複級機油
黏度的改變不若單級機油來的明顯。例如SAE 10W/40機油
在低溫時相當於SAE 10W
機油,而在高溫下相當於SAE 40機油,因而此種機油既有
冬季使用的10W級又有屬於夏季使用的40級,二者結合就是
所謂的SAE 10W/40。
想要使機油即使在引擎持續維持高溫時,又可以同時擁有高黏度指數的
穩定度,於是便有複級黏度指數機油的誕生,”複級黏度指數中的W
是指冬季的意思”,即該種潤滑油適合於寒冷天氣下使用,”不含W
字母的類別適合在較高溫度下使用,數字較小的油較稀薄,反之數字
大的則表示油較厚稠”,如果某種潤滑油既通過低溫試驗,又可通過
高溫試驗則稱為複級潤滑油,例如”20W50”,表示這款機油具有
SAE20、30、40、50等單級指數黏度的特性,在引擎溫度最低時具
有黏度指數20,但是隨著引擎溫度的升高,機油仍然可保有30、40甚
至在最高溫度時可以達到50的黏度,簡單的說,就是20W50的機油同
時符合SAE20W的零度高流動性,又符合SAE50的100度低流動性,
可以提供引擎全時的保護,”但是就算是複級機油,愈高溫度流動性還
是愈高,只是變化率沒有單級油那麼快,而兩級的數字相差愈大變化率愈低”。
==================================
我也覺的單車應該都是看25度C常溫下的黏度就好
再怎騎應該練條的溫度都不會升到90~100度吧...
也就是黏度了不起在10~20W左右
前面5W,10W....的都是複級機油
同樣的黏度,每家油廠做出來的產品品質,顏色,黏性,又有差異
複級機油的黏度是看後面數字
這麼說好了~
變速箱油? 指的是車用自排油(ATF)嗎?
如果要加各種油都可以
所謂潤滑,必需考量機械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