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口輪-痞皮 wrote:
噢噢噢所以容我理解,...(恕刪)


偶去找來的資料 不知道有沒有幫助..


單級機油共分為11類:
SAE 0W
SAE 5W
SAE 10W
SAE 15W
SAE 20W
SAE 25W
SAE 20
SAE 30
SAE 40
SAE 50
SAE 60

其中字母"W"表示冬季,即是該種機油適合於寒冷天氣下使用
(亦稱冬季機油),不含"W"字母的類別則適合於高溫度下使用
(亦稱夏季機油),數字小的機油比較稀薄,數字較大的機油表
示較稠厚。
有一點需特別注意,SAE 20W 與 SAE 20 是不同種類的機油,
雖然數字大小相同,但油品的黏度並不一定相同,含"W"字母的
類別需通過低溫試驗不,含"W"字母的類別則需通過高溫試驗。


複級機油共分有11類:

SAE 5W/20
SAE 10W/30
SAE 15W/40
SAE 20W/40
SAE 5W/30
SAE 10W/40
SAE 15W/50
SAE 2OW/50
SAE 5W/40
SAE 10W/50
SAE 5W/50

目前大多數車主使用複級機油,因為複級機油在低溫度下
黏度足夠低,使引擎啟動更為容易,而且在高溫時黏度亦
能保持穩定,能有效的保護引擎,避免磨損的發生,因此
複級機油通常被稱為"全天候"的機油,最常用的複級機油
是10W/30 & 10W/40二種,此外複級機油所以有優良的黏度
特性,是由於機油中加有化學添加劑(黏度係數改進劑),
當油溫增高時,此種添加劑可以減輕機油黏度的降低。

由單、複級機油的圖表中可知,不論是單級或複級機油,
當溫度升高時,黏度都會有降低的情形發生,但複級機油
黏度的改變不若單級機油來的明顯。例如SAE 10W/40機油
在低溫時相當於SAE 10W
機油,而在高溫下相當於SAE 40機油,因而此種機油既有
冬季使用的10W級又有屬於夏季使用的40級,二者結合就是
所謂的SAE 10W/40。


想要使機油即使在引擎持續維持高溫時,又可以同時擁有高黏度指數的
穩定度,於是便有複級黏度指數機油的誕生,”複級黏度指數中的W
是指冬季的意思”,即該種潤滑油適合於寒冷天氣下使用,”不含W
字母的類別適合在較高溫度下使用,數字較小的油較稀薄,反之數字
大的則表示油較厚稠”,如果某種潤滑油既通過低溫試驗,又可通過
高溫試驗則稱為複級潤滑油,例如”20W50”,表示這款機油具有
SAE20、30、40、50等單級指數黏度的特性,在引擎溫度最低時具
有黏度指數20,但是隨著引擎溫度的升高,機油仍然可保有30、40甚
至在最高溫度時可以達到50的黏度,簡單的說,就是20W50的機油同
時符合SAE20W的零度高流動性,又符合SAE50的100度低流動性,
可以提供引擎全時的保護,”但是就算是複級機油,愈高溫度流動性還
是愈高,只是變化率沒有單級油那麼快,而兩級的數字相差愈大變化率愈低”。


==================================
我也覺的單車應該都是看25度C常溫下的黏度就好
再怎騎應該練條的溫度都不會升到90~100度吧...
也就是黏度了不起在10~20W左右

土城加藤鷹
前面5W,10W....的都是複級機油
這是適合汽車引擎用
單車鏈條上油不必那麼複雜
只要車用單級機油30 or 40號即可
或工業用油 ISO 68~150 都可以
當然如採用合成油,價格會比較貴些
但品質必定會優於礦物油

同樣的黏度,每家油廠做出來的產品品質,顏色,黏性,又有差異

色澤不等於品質
黏度不同於黏性
品質~就看個人需求去選擇囉 !

複級機油的黏度是看後面數字
如:5W/50 黏度是50號, 10W/40 黏度是40號

在常溫靜止狀態下,他的黏度是要看10W-40的10,是嗎?
而達工作溫度時,黏度才會以後面的40為準


NO ! 前面 0w,5w,10w.15w,20w
是看您所在地區的氣候選用的
如極寒冷地區可能就要選用0w 或5w
相反的在熱帶地區就可用15w 或20w甚至單級機油
後面數字並非指耐高溫指數

這麼說好了~
全球潤滑油製造廠無數
大家都遵循一定的國際標準製造出各種不同用途和不同品質的潤滑油和油脂
在規範的範圍內,依標準去分類黏度(液態油)和稠度(軟硬度,油脂分級)
但每家各自研發,所採用的基礎油,各種添加劑,配方比例,都不一樣
所以同黏度卻不同品質是常見的事
這就看誰的研發強,配出來的品質較好,且價格較有競爭力





請問可以用變速箱油嗎

因為機油會噴的到處都是


變速箱油? 指的是車用自排油(ATF)嗎?
還是車後軸的齒輪油?
如是自排油,這比一般40號機油的黏度還低(稀薄)啊~
其實,加的油量不要太多只需薄薄一層就好
就算加很黏的油,過量的話一樣滴~

free3622 wrote:
請問可以用變速箱油嗎...(恕刪)

最主要是不想容易沾灰塵
當狀態越來越好時,就是代表要失誤了
小弟蠻推薦ATF
1.汽車加剩的, 好取得, 便宜
2.自排箱有齒輪,有液壓 , 有油封,的工作條件
3.所以也可潤滑避震筒.
4.也可潤滑內線(可混加狼叔神油)
5.當然機油也可(黏度個人認為均可), 不過建議如要潤滑避震器, 請選有甜甜圈, SM級的(ester酯基的, 較爭議, 也請避用)
6.不推薦三X機車原廠的齒輪油(他廠不知),因為品質XX未知...
聽過一個比較奇想的做法
把鏈條用超音波完全清洗乾淨後, 再把鏈條放到油酯(黃油)中煮
說這樣能讓油充分滲透到所有部位

不知道大大覺得這種作法是否有其價值? 我沒試過, 就是覺得有點蝦
玩球囉~~~
何必要把原廠的油洗掉, 然後在自己土砲把油弄進去, 還不一定弄的進去.....

煮完以後, 整條佈滿黃油的鏈條, 保證讓你大盤和飛輪早升級(升天)

每次騎乘完拿塊不要的乾布把鏈條的沙石去掉, 每幾百公里再補一次鏈條油就好.

這樣弄個十幾次鏈條也差不多可以換新的了.

騎個車而已, 別搞得自己那麼累.
大約十年前
交大創世紀BBS的狼板,就流行拿野狼的鍊條來煮
老狼是非油封鍊,洗乾淨以後泡在潤滑油裡面煮(在空曠的地區)

的確是可以把油脂徹底的潤滑到深層
但煮的時候聽說很臭

然後RK鐵鍊一條六百塊,煮鍊條還要製造空氣污染(甚至可能會被舉發)
所以這種蠢事作一次就收攤了

如果沒記錯的話
煮鍊條的那些人現在已經40-50歲了 XD

福口輪-痞皮 wrote:
大約十年前交大創世紀...(恕刪)

噗~~~原來這種做法真的有人用
玩球囉~~~
如果要加各種油都可以
隨個人喜歡~
甚至要加花生油,沙拉油也沒啥不可
一樣能潤滑

所謂潤滑,必需考量機械條件
若要隨便加油,鏈條就隨便壞囉
加上已使用過的油,不管是自排油,齒輪油,或機油......
已經氧化的油,不論是潤滑性或防腐蝕的效果都很差了
特別是有接觸橡膠塑膠的部份
會很容易造成氧化現象,硬化,龜裂,失去彈性,密封不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