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不相信油品有多大的差別




但是, 很機車的一件事情, 每當我腳踏車鏈條油快用完要再採購時, 腦袋總是被手跟腳給說服了!



腦:就用一律十元的油上吧!

手:媽的... 別腦殘亂買, 等一下, 下雨天沒兩三天就要清一次... 叫你自己去洗!

腿:踩起來感覺感覺很輕.... 別亂搞, 不然抽筋給你看.

.
.
.
.
.
.
.


腦.... 被說服了

於是又去 ATM 一罐 prolink 大罐的

腦:拿去喝啦!.... 喝死您們兩個





1111111我已閱讀過並同意遵守討論區規則,完全沒有想法可寫1111111
Arbicool wrote:
終於有中肯又有內涵的...(恕刪)


不懂可以問~~

我可以教你~~

你讀哪裡的??還CNC勒~~

我從沒說,我PO的是正確的.
如果針對內容討論,小弟歡迎.
如果提不出任何建樹,只會批評,只會顯示你的LOW.

ㄚBEN
機油都在用的話,可以用齒輪油了。大賣場金帝齒輪油一條50。黏度跟負重能力更強。

機油因為強調流動性,難免會滴啊什麼的,齒輪油跟牙膏一樣黏黏的。

shakao11 wrote:
一開始騎車的時候,很...(恕刪)
不好意思,我想問一下
我手上剛好有一罐噴霧式的WD-40
這個是只能用來清潔鏈條而已嗎?
是不是要另外再使用其他潤滑油?
我都拿這瓶來噴目前在騎的"大賣場登山車"
不過預計下星期會入手XTC 2
所以請各位先進指導一下該怎麼用才對
好歹也搭配一罐恐龍192噴霧式黃油。

WD-40真的沒那麼厲害,它除鏽不如磷酸鹽產品,潤滑不如針車油。

用WD-40噴完清潔補一點恐龍192黃油吧。
PS>WD-40是隔水劑。
moto938 wrote:
不好意思,我想問一下...(恕刪)
windspirit wrote:
鍊條有分4元件與5元...(恕刪)


媽呀~~真的是專業的來了~~大家讓開~~!!

做鏈條的來了~做油品的也來了~~還吵什麼??

可以拿出來賣的商品絕對是有它特定的價值在!!這也沒什麼好否認的~

選用油品的確是要注意他的滲透性、耐用度、持久度、沾黏性、方便性

簡單來說~這些特性不可能同時存在~大家就挑自己愛的就好~

選擇油品也不一定要以高價為目標~

之前有位神人級的油品專家有在板上提供給大家他推薦的清潔方式~~

聽起來也是非常有道理~現在鍊條專家也跳出來說明了~

讓大家都能了解鍊條的結構與油品的特性~真是太感動了~~~

重點在於達到"潤滑"的效果~而不是油品的"價格"~

大家要考慮的是使用的狀態與潤滑的次數與時機~注意這個重點品品皆是神油

如果我用49元的機車機油用針筒灌入每一目後浸在機油裡直到要騎時再掛上車~

騎回來重複一樣動作~當然要不在乎被油甩到~~

我就不信這樣效果會比乾式鍊條油來的差~
看到後來 ,

就跟汽機車討論哪罐機油好用是一樣的狀況 ,

我基本上認同樓主的觀點 ,

我自己的機車也加便宜的賣場油 , 頭好壯壯衝第一 ,

但是有錢又怕心裡有嗝瘩的話 ,

買貴的油也沒人反對 ,

高興就好 ..........

CROCKETT wrote:
看到後來 ,就跟汽機...(恕刪)


是啊~這我想是產品區隔和品牌迷思
如果保養勤勞一點,效果或許是一樣的!

好的廣告說明詞真的很重要!!

地水火風 wrote:
上星期跟一位從事自行車出口貿易的朋友聊天,聽完之後下巴沒差點掉下來,我們在騎的碳纖維車架,一級車架與三級車架,價差不超過美金100元,一級車架代工費不超過美金四百塊,那請問各位還買高檔自行車嗎???答案還是很多人會買,這就是市場問題,你買不買是你自己決定,沒人有權力阻止你~同樣的廠商他要怎麼賣,是他的自由~~~~誰對誰錯???

看了你說這一段我必須借版說明一下,免得大家誤解與誤導
不要只說碳纖維,其實每一個行業都一樣,背後都有外人無法理解的問題。
首先我的疑問是你這位做貿易的朋友是聽哪一間碳纖維廠講的?
碳纖維廠規模與素質差異很大,做的產品與技術要求也差異的非常大,品牌代工的製作條件就已經不一樣了,怎麼能以一概全呢?
再來是一級、二級、三級的車架是怎麼去定義的?只看材料用的好壞嗎?還是只看車種就能論定?還是業者自己喊一喊就有?所以我不懂他的四百元美金是怎麼去抓的?更不懂他一百美金的價差是怎麼抓的?
做員工的往往都不會抓成本,只是這裡隨便聽聽、那裡隨便聽聽就下定論了,這樣說吧!若真如同這位朋友所說其中價差不超過一百美金,若我的話我就只做三級車架就好,三級車架要求的比較不高、容易做,我何必為了要多賺那幾十元美金而去做一級車架搞死自己?我都會這麼聰明做如此的選擇,相信真正碳纖維廠的老闆應該不會比我笨吧!

並且有哪一個行業是用工廠成本去定市場賣價的?有的話請提出讓大家知曉。
品牌一旦上去當然就是比工廠成本再高出許多,這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他也要賺錢來維持一間公司的開銷,還有後續的售後服務。只用工廠出貨價格來論的人,那是他無知,若要他也去開一家公司來賣這樣的價格他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