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相同條件下(同一個人、同車、同輪組、同路線...)
32C的外胎與25C的外胎
速度會差多少?
再細到23C會影響多少速度?
麻煩有經驗的前輩告知
謝謝
腳力在於你的速度~ 其實差一點點 只是一個比較細 一個比較寬...

大概差個5~10公里左右 PS:提供參考~

先分是不是光頭胎,如果光頭胎當然比巧克力胎快。
32c應該不是光頭胎吧?所以猜應該比25c 23c光頭胎慢。

再來25c or 23c?
越細的胎風阻越小所以越快?

舊的說法是越細的胎風阻越小所以越快。
比較新的說法是:胎寬和輪寬最好是一樣寬,這樣風不會造成擾流反而風阻能量消耗較小。

以前常見什麼19c 20c,現在新版的zipp 404 303胎寬整整有27mm阿
選手有騎的比較慢嗎,也沒有吧?

所以胎寬對風阻的影響現在的趨勢是
1. 胎寬輪寬相同即可。
2. 越寬的胎穩定性/過彎性越佳。

個人通勤車從1.75巧克力胎換成1.25 continental sport contact光頭胎
速度整整提昇約5左右

以上參考。
angler0612 wrote :請問
相同條件下…(恕刪)


各人覺得"寬窄"和"胎壓",決定了胎面與路面的接觸面積,應該對速度是會有影響的。
angler0612 wrote:
請問
相同條件下(同一個人、同車、同輪組、同路線...)
32C的外胎與25C的外胎
速度會差多少?
再細到23C會影響多少速度?
麻煩有經驗的前輩告知
謝謝


700x32c...樓主您騎的是捷安特的Roam吧?
如果以登山車來說,這一台應該算快的,但如果你還嫌它慢,換公路車吧!

小弟之前曾短暫騎過一陣子公路車(Defy2,輪胎是˙700x23c),雖然很肉腳,但在沒有紅綠燈的路段,還是可以很明顯感受到他的速度感,是登山車怎麼比也比不上的。

我的登山車也曾經換過travel contact的柏油胎,速度稍有提升(約2km/hr),但一到了下雨天就提心吊膽,因為抓地力比顆粒胎差很多。

以我的經驗來看,真正影響速度的其實是騎乘路段和車手技術。我後來放棄了公路車,一方面是不適應它的姿勢,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屬於緊張型的人,常常怕自己煞不住,結果騎的時候肌肉緊繃,反而容易受傷。

簡單來說,有那麼快的車,車主也要有能力駕馭它才行。


WilLiao wrote:
700x32c...樓主您騎的是捷安特的Roam吧?


這樣就知道~真乃神人是也~~
因為現在騎車上下班(單趟23公里,17K台北河濱)
現在夏天上班時間剛剛好
考量冬天可能會是逆風
上班時間會很趕...
所以想怎樣讓速度稍微快一點點~
那個輪框(ACE 18)應該可裝到25C
所以問問看會不會有差
謝謝~

triglavs wrote:
所以胎寬對風阻的影響現在的趨勢是
1. 胎寬輪寬相同即可。


所謂"輪寬"是看哪個數值?
謝謝~
我是騎美利達t3.32c,上星期剛換25c,騎平路60k平均值快2.8至3.0k
胎壓影響比較大~
因為這會影響輪胎的接觸面積...
不過一般來說寬胎的胎壓都限制的比較低...
triglavs wrote:
個人通勤車從1.75巧克力胎換成1.25 continental sport contact光頭胎
速度整整提昇約5左右


我的通勤車剛從2.1巧克力胎換成1.5光頭胎的時候時速也快了很多,後來才想起時速表的圓周要調整.. 不然就是快樂表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