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補胎方式對車友(尤其是較稀有的451輪組內胎)
可能多少有另一個方案或思考方向,所以貼上來分享.

已看過的,可直接略過.

原文
終於,有機會將賈文青的前輪換上新外胎了.

後輪看起來蒼老不少,還不到一個月捏.
前輪是因廖老大的魔咒而起的,決議是先以補胎片修補續用.
但那魔咒並不是那麼好解,先後貼了三片補胎片還沒完全搞定.
後來增加胎壓打到額定磅數,想說看能不能減緩消氣的速度.
哪知誤打誤撞,還真的撐了下來.
這次並不是因為破胎或消風才換內胎.
而是為了將氣嘴塗上橡膠復活劑,想說這樣氣密性會否好一些,不會消得太快.
結果,前一晚充好氣,隔天一早去看又軟掉了.
那就內外胎都換吧!反正物件便便,早換晚換都得換.
所以,現在是內外胎都是新的,沒任何補丁的內胎.
那…
補了三個補丁的內胎要丟掉嗎?
我沒丟,只是將氣打進去,放到原外胎內撐著,內外胎至少還能有個樣子.
低壓的氣並不會消得那麼快,就這麼擺著.
會突然想去動那條內胎,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引發的.
今年七月,跟人客討論”案情”時,她突然問我有關馬桶的問題.
說她有一個馬桶,大號老是沖不乾淨,都得再另外以勺子接水繼續沖.
看了一下,水箱水位並不高,而且洗臉台上真擺了一個水瓢.
另外,還發現牆上與馬桶水箱連結的水管彎折得過了頭,且開關也有腐蝕現象.
這些我在家都做過,也大致明白可能的原因.
但,我非水電專業(自己DIY亂搞我敢)但對人客我就不敢亂來了.
告訴她可能的原因,要她找水電的來處理.
她也OK.
然後我就打開水龍頭洗手,而水也就流在水瓢內.
洗完手就順手將水瓢內的水倒入馬桶水箱.
(反正水箱進水很慢,且蓋子是開的,多少補一點)
哇!你還真是勤儉持家诶!
???...我還沒反應過來,她接著說…
我很少看到人家會著麼做的,都是直接倒掉!
尤其是男生!

喔!...忘了怎麼回答她了.
我勤儉持家?
我最會亂買東西了,尤其是單車相關的.

一直到現在,每當我看到單車或面對鏡子時…
額頭上似乎會浮現”勤儉持家”這四個字.
看到賈文青,會想到廖老大的魔咒,現在又被貼”勤儉持家”?

這兩道非一起解決不可!
各位請看,連補胎片都會龜裂.才幾天光陰!

是技術差?還是功夫拙劣?
祭出勤儉持家解解看…

沒錯,是剪了406報廢的內胎.
靠著內胎原有的管狀弧度將那一坨補胎片整個覆蓋,
再捲到另一邊,將整條內胎包覆住.(大腸包小腸)

相當於一大片的補胎片.

補胎流程都沒變,而且是用補胎液做黏著.
低壓補胎,讓內胎維持管狀.多餘的剪掉貼平.

塞入外胎,避免變形,然後靜觀其變.
11月4日(6天後)拿出來看看.
狀況似乎不錯,靠輪框內緣那邊稍有凸起.

整條胎捏起來彈性很好,似乎沒什洩氣.
把氣放掉是這個樣子.換裝到前輪去.(快拆較好拆裝)

將氣打到90psi放著,明天再看狀況.
11月5日,開獎.
80psi,掉了10,可接受.值得一拚!將氣補到90.(打氣筒只按了兩下)

而凸出的部位也未影響到外胎.空轉也平順,並未出現上下起伏的狀況.
Good!試車去吧! 下午飄著細雨,好不容易慢慢停了.
好路爛路都給輾壓,有話快說,有屁快放,想漏就大方的漏,沒關係.

好像也沒事.打斷手骨顛倒勇的概念嗎?
這顆大石頭我還記得.賈文青你看看就好,那是大哥哥的菜.

看著地圖上的點,老窩在這兒也不會變聰明.

城裡,車站,美女更多,沒必要只去看猴子.
賈文青,畢竟也有文青兩個字,台灣能去的地方仍很多的!

https://rumble.com/v1rqjie-22-1105-.html
今天的路程

補充一下"勤儉持家"
人客的馬桶水箱有擺兩瓶600cc的寶特瓶.
估計是為了省水.(有人教這個方法,有些是擺磚頭)
不過,仍要估算一下水量與水位.尤其是水位.
較高的水位能有較高的落差壓,再加上馬桶水流的設計.
可以有較少量的水,得到較佳的效率.
勤儉持家是美德,但要有方法,光有邏輯仍是不夠的.
內胎的"勤儉持家"

說真的,像這種一般的內胎也不是很高價的東西,犯不著大費周章地去勤儉.
只是好玩兼實驗性質.

451的內胎,普通的腳踏車"阿公店"備貨應不多,甚至從缺的.
遇到這狀況時,至少還有個備案.(臨床證實是可行的)
總結就是
勤儉是美德,持家要有方.
這一路下來,賈文青也教了我某些東西...
這車真的好騎,也令人滿意.
勤儉,持家,兩者兼具.
也解了我額頭上的"勤儉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