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下週即將啟程挑戰三橫一豎,就是北中南橫加上宜蘭支線跟新中橫,
路途上很多路段都是沒有補給的山路,所以勢必要添購新的裝備,
以敷飲水的需要,所以開始單車包的尋覓之旅。
尋覓:
從01搜尋"水袋背包",找到Osprey Stratos 18的介紹,覺得不錯。
然後上Y拍找到一家有賣就約了大熊一起去逛。
在店員跟大熊的建議之下,選了這款"低調平實的舒適單車包: Berghaus FreeFlow IV 30
以下開始看圖說故事:
外觀:真的很平實,沒有花花綠綠的設計
MARK特寫:BERGHAUS,聽說店員說台灣有幾十年沒有進貨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品牌介紹
後方照:隱約可以看到內架跟透氣網
品名特寫:freeflow,berghaus的才有喔
內骨架特寫:是用圓形的塑膠棒支撐的
背後透氣空間特寫:可以想像有多透氣了吧...
特殊的零拉力腰扣設計,簡單耐用
背帶的透氣孔
背帶的透氣孔的專利說明
從背帶裡面看出去,可見洞有多大
下方的收納空間,30L的版本才有喔
正面雖然平實,但是還是設計有一個夾層
開腸剖肚照
裡面的小口袋特寫
水袋的家
背後的飲水管線孔
最後是好包包必備的貼心設計:內建雨套
結論:
以前騎車不背背包是怕悶熱跟腰酸,不過看到這款背包優異的通風跟背負設計,
應該可以解決我的困擾。
剛入手,還沒有使用心得,週末去試用一下再補充。
謝謝收看
================================================================
============================8/16 實地測試分隔線=======================
這週去了一趟陽明山冷水坑,也藉機測試一下包包的性能表現。
出門前把大熊借我的2L CAMELPACK水袋加上一堆LILICOCO的東西,
整個包包約五六公斤,當作測試假負載,
然後爬個山路應該可以獲得完整的使用心得吧!
首先是實際背上的照片:
正面,含胸帶跟腰帶

左側面,可以看見透氣的大縫喔

背面照,還是一樣平實

右側面,加上Nalgene水壺當示範

放在地上的樣子

今天使用的心得:
1) 背負支撐系統:
我是第一次背這種設計精美的背包,不過這個"漢堡屋"牌的讓我很滿意。
加上假負載總共五、六公斤的狀況下,背部、腰帶、胸帶可以有效的分散重量,
背起來感覺像是坐到賽車的桶狀座椅一樣服貼舒服。
全程騎完頸部、肩膀、腰部都沒有不適,這點讓我非常感動。
2) FreeFlow透氣系統:
請參考上面第二章照片,背起來後面的透氣空間真的頗大,
流汗時不會覺得很悶,然後只要一有側風吹過,
OH!YA!真的是快感阿!
這個設計真的超優!
3) 水袋保冷:
因為有厚厚的塑膠版隔離,所以一直到中午水袋中的水還是冰冰涼涼的,
不錯用...
4) 站立穩定性:
這應該算是先天的限制吧!
因為有彎彎的背板跟硬支架,所以不能像一般包包一樣穩穩的坐在地上,
必須靠在牆上以近乎水平的角度放置才行。
結論:
值得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