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入手人生中第一台破萬元的自行車之後,再經過01上的許多魔人放的毒之後,陸陸續續的將車改造,包括換LX大盤,又將原來的LX的V夾煞,換成碟煞,以上全部都是DIY完成

在一月初左右,01上的朋友阿輝在MSN上扣我,問我要不要來支SID,其實在十二月左右,就有在想要不要來換支前叉,因為原本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的XCR,不是說它不好,只是想說年終快下來了雖然不多,但是可以拿來玩一下高檔的前叉是什麼感覺
所以年終一下來,馬上就跟阿輝收了一支09年SID Team,廢話不多說,以下就來開個箱及DIY過程,雖然不敢稱為”教學”
不過就分享一下換前叉的過程




叮咚! 快遞一早就將它送來了!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馬上就拆了它,隱隱約約還看不太出來是什麼


再拆一層,清楚一點了,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哇!朝思暮想的 SID Team也!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是100mm的哦!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右邊的鎖定微調,調整高速阻尼的開啟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左邊的正壓氣嘴位置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BLACK BOX黑色箱子??
MCD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上視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斜視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我終於也有"兔子和烏龜" 了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桶身上的氣壓值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POWERED BY SRAM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以下為DIY之過程,供給有想要DIY者參考,
若有不正確,請大家再給小弟指教

首先,我把卡鉗先拆下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再將車輪拆掉,並拿紙盒墊著前叉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拆下原來的線控,本以為它是分離式的,
結果搞到後來還是要把變、煞把、手把全拆掉才拿的下來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呼!拆下來了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接著放鬆龍頭固定螺絲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接著將頭碗的固定螺絲旋出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拿下頭碗蓋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接著就可以把手把及墊圈拿下來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再將頭碗組依順序拿出來,別亂放,等會裝時再反序回裝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這時,前叉就可以從下面抽出來了,若不行請用膠錘輕敲前叉,就可以拿下來了!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拿下舊前叉後,最重要的就是這片了(忘了叫啥了?)
用小隻的一字起子,輕輕且由四週慢慢的譙起來!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擦乾淨後,拿出當天去中油買的"二號多效滑脂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塗上黃油後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先合上去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接下來就是這篇文章最精華且最妙的地方了
再來就是要把這圈打到SID上去
但是要怎麼打又不傷害到兩者呢?

等 等 等 等
就是它,厚紙筒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利用錘子敲這個紙筒將兩個結合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了(要在一起很久很久哦!)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再來就反序的把零件一一裝回去,記得要上些黃油哦!
黃油一罐,不知道要用到何時,放心的給它"狗"下去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到了歷史性的一刻了,前叉要和車架結合了(金鋼合體,將將)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一樣,上碗也上點黃油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頭碗及墊圈一樣放上去,本來只有兩個10MM的墊圈
因為騎起來有點趴,所以再加兩片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龍頭放上後,發現....裁管時有些誤差...殘念
只要跑第二趟去G牌店買,一共又買了3片
(題外話,G牌店的墊圈一片30元...貴森森,不過至少花錢還可以解決)
切記,要利用頭碗蓋,迫緊墊圈和龍頭,所以不可以像下圖所示,有一小段間隙,所以墊圈要高於or等於上管長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將頭碗蓋固定螺絲上些油,再鎖上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接下來,我是先將頭碗蓋固定螺絲先上緊,把前叉逼正後
再放鬆調整龍頭,讓龍頭垂直於車輪,
最後的結果就是這樣 龍頭下的墊圈一共10mm*3+3m*1,龍頭上就10mm*1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再將線控器裝上手把,這裡又要將手把上的東西全拆下才能裝上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將線控鋼絲套上去,拉直後鎖上固定螺絲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哇!上車後的SID TEAM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好美哦! 烤漆很美哦!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線控放鬆時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線控鎖定時
[分享]09年 SID Team 開箱兼DIY過程



到這邊大概就告一段落了
第一次拆裝前叉前,當然也做了不少的功課
爬了不少文,不過說真的,不會太難
就像nike 廣告一樣 just do it 就對了

裝完後去試騎一下,跟XCR真的不一樣也
不過小弟沒辦法用言語形容,只能說情溢乎詞
下星期一打算再來衝一次鳳山寺
之前搬到和美沒多久,第一次騎139就衝去鳳山寺
不過那次是靠意志力回家的,且還不是原路
希望經由SID的加持可以順利完成(腳力才是王道吧!)


這次09年的SID 已經跟以往的SID不一樣了
之前大都說SID最大的毛病就是剛性不足!
這次已經有將剛性這點改盡了!
接下來就等著接受大家殘酷的考驗了!
希望這篇有助於想要換,又因不敢DIY 的車友們
發揮01的本性--> 另類勸敗


<騎乘回報>

下午往139騎了一下
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踩踏的動力
完完全全的反應在車子上
跟之前的XCR比起來,動力損耗好的太多了
甚至在輕上坡時,根本不用鎖定前叉
上坡的速度有比較快1-2KM
回彈的感受很明顯,可能是我往兔子的那個方向轉太多
再來我可能就要細部的去調整了

總而言之,就是太讚了!



PS.不知有沒有人知道 何處有單賣線控的那個控制器, 小弟在裝的時候,手殘,把固定鎖絲鎖斷了,
且夾緊環的內螺牙也被我鎖壞了,不過還好,一切都可以正常使用,只是有點小殘念!
嘿!照慣例還是要問一下入手價。

我也是住和美...隔壁線西啦!有机會可以約騎鳳山寺啦~
原來大大住我家附近而已哦!
那有機會真的可以一起騎哦!
大大好詳細喔
小細節都有說明
我也想換一直前叉
我現用那隻dart 3的重且感覺不是很好
不知萬元以內的好前叉大家推薦哪一隻呢
你可以去拍賣上找一下
應該有許多萬元以內的,
若預算可以 再加個4k左右
你也可以擁有一支sid囉!



我的2009年 RockShox Reba 100 行程,爬坡時,前叉向上拉時感覺有頂到的聲音(鈴鈴聲),不知SID也有這現象嗎?
SID Team 及sid 系列不太適合體重超過85的人
有小段差時左右的很容易歪掉失去彈性噢

我自己是用reba world cup, sid team..有不好的回憶..我100出頭..

朋友跟我各幹掉一隻原廠的sid team 85kg 我100kg左右
段差= 台北的人行道->馬路的段差.
換前叉的好處是,騎車可以不用再那麼趴了。
原廠出廠時前叉都是裁完管的了,樓主換了前叉後,可以依照自己的身高來調整一下,你可以先將墊片放在龍頭的上下方各墊幾片,來試看看何種長度比較適會你,當高度合適後再來裁管,不是說管有多長就用多少墊高。
我看版主的設定是公路用,所以看中的是輕和鎖定功能,如果它還不能讓滿意,可以考慮找一組carbon前硬叉,上坡感覺差很多,

我去年初也是組了一台加fox RL的前叉,因為那一台都不會用在offroad,所以用不到一個月我就去敗了一組carbon cyclocross的前硬叉,上坡省了不少力,不過下坡比較震,三個月後就拆賣改入手公路車了
我的單車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oliver605
我只注意到那車架...

"SARS"

配SID TEAM會不太浪費??

快加碼升級車架吧!
牟莉西雷考杯是一種杯!源自台灣道地文化,蘊含閩南傳統精神,是人文的薈萃,也是歷史的經典!具崇高的敬意,深遠的祝福~在此贈您牟莉西雷考杯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