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自從結束「騎向咱兜的巷仔口」東港首發團後,精彩生動的行程獲得很多車友的肯定,受命以來為了讓騎程活動豐富多元,我用了很多心力在排行程、想路線、甚至出門找景點直接與店家協調,自信在充份準備下一定能有不讓眾車友失望的美好回憶。
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原本計畫完善的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在出門上路前一刻因豪雨驟降變的面目全非,在啟動「開車備案」後活動只得在大雨中完成,沒有讓大家騎到單車的遺憾卻也始終在我心中盤旋不去。
還是要謝謝各位積極參與及寬容大度,每當與你們「失落目光交會時」,我都感受到你們的包容,其實辦車隊活動一定要讓大家參與才會有成就感,在此也感謝大家的參加。「下雨」雖是天意,如今遭遇過一回也增加了實務經驗,期許將來的活動都能順利舉行。
好,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0523「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上次東港行中與來自台中的熱情車友交流後彼此感覺良好,第二次出遊派出六位車友交流,在美工刀努力連絡下終於成就此行。
六位車友原本計畫以統聯客運為交通工具,卻因無法載運單車而改成「四加二」,一早便集結完畢待命出發。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好久不見的阿毅突然現身讓我好呀異,幾週前拜讀「銀行山遊記」讓我對其寫作能力驚為天人,阿毅在依序完成200、300瘋系列後將於下個月挑戰400K,在此預祝他更上一層樓。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前幾天特別交待過美工刀說:六個人來就好,就是洪瑞珍(三明治)不用來,可是他還是把叫(鳳梨酥)的帶來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屏東車友均很準時抵達,美工刀立即送上台中名產鳳梨酥,禮數真是週到,難怪每次都讓你們參加!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本次行程安排為採果觀鳥尋獅趣
路線為:台糖量販店集合0800出發-自由路-大連路-台24線-水門小7休息-三地門-賽嘉-高樹廣福村石獅公園-順天宮石獅-仙人井-廣福村老麵店-泰山鴻旗有機鳳梨農場--客家菸樓探秘-高樹午餐(高樹意文餐廳)-高樹元氣館午休-高樹舊寮老麵店-鹽埔大鴕家鴕鳥園-台27線-中正路-屏東。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當我們開始準備出發時....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天氣預報中的豪雨果然來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而且還是挑我們預計出發時間,差不到幾分鐘!
如果說這不是天氣害的,我就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雨勢又大又急,看的我們心慌慌也無力可回天。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自從入梅以來一直沒下過雨,天天都出大太陽,沒想到就挑在0523這一天,讓雨水一次宣洩!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如果這樣祈雨快停有用?我願意把我留下來,用我的念力讓大家安心騎車上路。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留下不知如何處理的鳳梨酥,眾人在一陣研議之後,考量台中車友及許多人都為了今天請了假,還有舉家出遊的車友,下雨是單車活動的「天敵」,沒有人願意把自已的弄濕漉漉,更不想讓愛車淋雨!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在雨勢轉小後,眾人決定改換交通工具,玉樹等眾人回家換車,於是今日原本預定的屏北單車快樂行就更改行進方式。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0900完成載具更換後,讓我稍為放心的是發現人數不減反增,雖然沒有騎車了,大家還是玩興不減。
我們還是留下合照見証此行!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出發了,雖然沒有單車可以騎,眾人還是捨不得脫下車衣,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沿著台24線直走,往高樹方向而行,我們還是忠於計畫照原定路線走。
一路上我盡是滿滿的懊悔,沒有讓大家騎到車真是我的原罪,如果可以提前一天,如果雨晚一天下,我們就不會落到這般光景。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少了腳踩的單車,換成吃汽油的1600CC的座車,我們很快就抵達高樹廣福村。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順天宮建於民國五十九年,在我還沒出生時就完工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裡面處處盡是廟堂之美,少見彩釉浮貼讓人久久佇足長觀。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廣福村著名石獅位於順天宮前,眾人開始攝影!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石獅又稱「開基老獅」,是大路觀的守護神,靜默在順天宮前受香火膜拜。石獅一腳趴地,一腳踩著彩球,容貌很淘氣,造型討人喜愛。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在攝影大師秒殺的同時,我開始說起百年前的神威顯赫的石獅傳說...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大路關(就是現今的廣福村),的石獅公先後建有三隻,但其神獅之靈祇有一個,現在已是觀光景點也被政府單位列入古蹟保存。石獅公在過去卻是伴隨村落的開發而籌建,祂具有鎮煞功能也保護村民,每隻石獅的興建代表村落的開發史,也有動人的故事在其中。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廣福村的居民絕大多數是客家人,約在乾隆二年(1737),從廣東省的梅縣遷徙而來。據「獅碑文」上記載,當他們的祖先剛從大陸遷居來此時,不僅受到毒蛇猛獸的侵襲,甚至連當地的土著也常欺負他們,使他們的日子過得很不安寧。在極端無助下,有人提議,獅子是祥瑞動物,也是威震八方的萬獸之王,或許打造一隻石獅子安座在莊頭,可以趨吉避凶。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這個意見深得全體莊民認同,大家就出錢出力,打造了一隻有「人」樣的大獅子(高約一層樓,包括三尺高的基座和六尺多的獅身),放在村口。果然自從打造了這隻獅子以後,土著不敢在欺負他們,毒蛇猛獸也銷聲匿跡,從此居民認為這之神獅真的很靈,很愛護他們,於是就把祂當神來祭拜。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不料咸豐6年,突然一場山洪爆發,大半個村莊都被水淹沒了,當然這隻獅子也被土石掩埋了(根據當地一位長老說,洪水來之前,神獅曾經哭嚎告知村民,但村民不了解祂的意思,因此釀成這麼巨大的災害)。
雨季導致山洪爆發洪水淹沒了村莊,石獅公黯然在地下埋了好幾年後,有一輛大貨車經過該處,突然熄火進退不得。經請示,才得知是壓到了獅頭於是焚香祈禱,車子才又發動起來。 民國七十三年九月七日 ,石獅被挖起安奉在順天宮前右側,供眾人奉拜。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在此合影,共同見証佑國護民石獅百年傳奇。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最後在滂沱大雨中,我們向始終如一,堅守崗位的石獅說再見。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一行轉抵泰山鴻旗有機生態農場參觀。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小雯巧遇恩師現任屏科大古校長,小雯在校品學兼優,校長對她印象非常好,真是人紅到那都受歡迎!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農場主人許老師搬出一大桶有機果汁請大家品嚐,千萬別客氣。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有機納豆也是口感極佳。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當肉腳團最美的二朵花遇到芭蕉時合照是一定要的!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當許老師解說有機農業時,不忘開門見山指著大照片中說,這個人就是我!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許老師造育英才無數,退休後在偶然機會裡轉身一變為農夫,退休後仍有機會對我們諄諄教誨....
許老師專為稻作「高雄145」號稻種獨創「鴨稻共作」,以鴨子飼養在去稻田裡由鴨子吃雜草,鴨子的排泄物滋養稻作,鴨爪按摩稻田,這樣稻鴨共生共作來創造人類的幸福食糧。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拿手板的小雯還適時拿道具佐証,我終於知道原來古校長會那麼喜歡妳的原因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農場也有石雕紀念品.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當然還有鳳梨相關製品展售。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農場處處都有休閒設施。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在雨勢轉小後我們開始參觀導覽農場,副縣長也帶隊前來參觀,計畫將有機農場增列在屏東鐵馬驛站,讓更多車友知道。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碩大的百香果已果實纍纍,這裡水果都是沒有使用農藥的,也不能捉下來就吃!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滿山遍野的鳳梨就種在這裡...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採收完待品嚐的高級金鑽鳳梨在這裡...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有機米種植區,有機米是運用「鴨稻種植法」,以最天然生態方式採收的有機米,吃來一定是健康滿滿。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不管到那裡洪大哥賢伉儷總是緊緊相隨。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許太太非常熱情的切出好吃的鳳梨請大家品嚐。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看到好吃的鳳梨,當然爭食是一定要的!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洪大哥真是標準的好先生,搶到最大一塊鳳梨馬上請太太享用,真是令我好汗顏!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馬上就被爭食一空的鳳梨,許太太馬上再切....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大家當然不客氣的再吃!快點吃哦,沒吃到半塊的小雯臉色已經有點難看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美工刀更是吃的渾然忘我。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有多好吃?才輕咬一口鳳梨果汁就滿佈全嘴。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濃濃的果香在口裡泛開,滿意的感覺從他眼中就看的到。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看到大家吃的高興,許太太不知切了多少鳳梨,她說這是第一次看到那麼會吃的單車隊。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小雯終於有機會吃到她指定留下的那一塊,有機裁種的鳳梨吃起來完全不會咬舌,有機裁種果然不同。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台中車友素聞我們這一團以吃聞名,百聞不如一見,當親身來過一回,果然車壇上傳言不假。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為了滿足大家,許太太就是賠本也要讓大家快樂一下。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當然我們也不會失禮的,大包小包扛回去就對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許太太總是如此信任我們,付錢都採「自放自找」。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在快樂吃鳳梨後,大家滿載而歸。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在此留下合照,記憶生命中此行。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高樹鄉鄰近美濃,有著特別客家風情,菸樓即為代表。菸樓為農用空間(農田)與傳統客家民居(夥房)結合,是深具歷史意義的傳統建築。
高樹鄉從日據時代的昭和十三年起,獲得總督府許可種菸草開始,在政府諸多利民政策下,如菸葉保證價格,強制收購,無息貸款、肥料補助等,使得菸農就像「公務農民」般受到保護,是穩賺不賠的農作。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在鍾大哥熱情帶路下我們走訪難得一見的老菸樓,高大的菸樓雖是處理及薰烤那從菸田採收菸葉的工作場所,卻曾經代表農村家族財富的象徵。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在盛產菸葉的年代,烤菸葉及蓋菸樓都是要有許可証的,牆上許可証見証它曾經有過的繁華盛代。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當菸葉轉為進口後,菸樓大多荒廢於新建大樓裡,只徒留空樓舊瓦讓後來追憶高樹曾經有過菸樓處處的歲月。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隨著科技進步昔日烤菸葉的小樓轉變為電腦控制的電動烤爐,設定好時間及溫度就能把菸葉烤到標準,難怪菸樓會慢慢消失。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鍾大哥與主人交情夠,特別破例打開堆積式循環烤菸室(烤爐)讓大家參觀。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原來堆積式循環烤菸室(烤爐)內部就是如此,一座十坪大的烤爐能烤近一分地菸葉。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當我們把小雯騙進去烤爐後(告訴她裡面有麵包),然後馬上關上門。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雖然小雯很快反應要出來,但兇手是誰?(請看照片)一定不是我...
還有人叫老闆趕快開機器(烤爐),說要為民除害,小雯平常就是人緣太好了,大家都喜歡她!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我們抵達高樹,看到路旁的單車店,心裡有很深的感慨,如果不是這場雨,我們一定可以快樂騎單車,慢遊高樹。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雖然大雨欲來風滿樓,中午時分還是要吃飯的!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剛才菸樓主人送的整箱大香蕉,真的謝謝鍾大哥,也感謝菸樓主人林大哥的慷慨。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成串香蕉有多大?比小朋友的臉還大,這是早上剛從「香蕉衣」(催黃香蕉熟成的綿被)拿出來的,新鮮正好吃。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餐廳準備了滿滿客家料理,一定能讓大家滿意。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今天吃的是道地高樹客家料粴,台中車友也十分期待!
高樹鄉閩客居民參半,客家人具有「勤儉持家」「耕讀傳家」的傳統,在飲食方面有特殊的口味,舊時農業社會講求高勞動力,客家飯食著重「油」、「香」、「鹹」的特殊口味。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小雯剛從「烤爐」逃生,在驚魂之後搶照相也不落人後。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各桌車友都餓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今日高樹行最大功臣鍾大哥,沒有她夫妻倆熱情協調,很多景點我們是到不了的!
在此特別感謝他們。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雖然早上沒騎到什麼車,但走走停停參觀之中也儘量讓大家滿意。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每道客家菜都有深深的含意:
第一道菜是涼拌竹筍,早上剛下過大雨,「雨後春筍」新鮮風味真特別。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再來是客家名菜「冬瓜封」。冬瓜封與高麗菜封是客家料理的代表之一,相傳冬瓜封是因為早期客家人相當節儉 非節慶期間吃到滷肉的機會不多,便用看似滷肉(肥肉)的冬瓜封來取代 「封肉」。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地瓜白飯無限量供應,讓你吃到飽。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碳烤封雞,代表客家人重視傳統,講究如清風明月般的客家家風。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改成小切的客家封肉配上筍乾正對味,表示祝福賓客子孫滿堂,歡迎貴客盈門一般的豐盛。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三鮮臚魚,桌上有魚,當然是「年年有餘」啦。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客家小炒撘配芹菜與豆干,爽口中帶著香辣。小炒裡加芹菜代表客家人勤勞隨和好相處,希望貴客不要介意粗菜薄酒之意。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這客家菜頭粿(蘿蔔粄)太晚出了,早知道就不要吃那麼多地瓜白飯,因為到此我們都快吃飽了!
但還是要吃光光啦!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席間台中車友感謝肉腳團盛情招待,說真的,沒讓台中車友騎過癮是我的失職,歹勢啦。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原來保力達也是大有來頭,他不是一定要喝「保力達」才能騎車,而是一定要吃飽喝足才能到達!果然人如其名。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再來是木耳炒鳳梨醬,這是高樹才有的特產,十分特別。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鍾大哥客串跑堂為我們上菜。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原來是薑絲炒豬腸上桌了,此菜著重味道辛辣與酸味,道盡客家人移墾過海的辛酸史。
好吃又彈牙的客家名菜讓我們驚呼連連,太好吃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湯品也是客家肉丸湯,香脆的「肉丸」,象徵圓滿萬事如意。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當大家都無力抵抗再上桌的好菜時,我把進來涼黃老闆的愛心冰棒送上桌,企圖以冰棒引起大家味蕾深處的記憶。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小朋友等這大大的保麗龍箱很久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客家菜著重酸辣及口味重,冰棒鎮涼的感覺再次喚起對美食的慾望。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飯後水果上桌了...
可惜並沒有人動手(口),原封不動的在桌上。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因為更好吃的香蕉讓大家猛吃,吃不完的統統由台中車友帶回去!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午餐費用由各桌均攤,這是肉腳團吃飯的原則。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強風大雨中我們到訪高樹元氣館,全台共有五座產業交流中心又稱元氣館,目前只剩高樹元氣館仍在經營。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高樹元氣館展出鋼雕展覽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導覽人員熱心招待我們觀賞介紹高樹風情的影片,這裡有冷氣吹,誰還願意出去淋雨!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來過高樹幾次,感覺這裡真是風光明媚、山明水秀的好地方,來高樹元氣館可以看見更不一樣的高樹,也是拜訪元氣、品味好農產品的好地方。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看見屏東縣地圖,屏東縣共有33個鄉鎮(1市3鎮29鄉),「騎向咱兜的巷仔口」騎程計畫已完成東港行,今日完成高樹、鹽埔,算來還有30個鄉鎮可以去喔!
真是任重道遠.......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高樹廣福百年石獅已是高樹的代名詞,神獅護鄉佑民的傳說將永誌留存在人們心裡。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元氣館裡展陳高樹各村的特色農特產品。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驅趕鳥類的竹筒炮也是舊時田園裡不變的記憶。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元氣館現展出知名鋼雕藝術家梁景華先生作品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梁景華先生從小在艱困環境中長大,本件作品描述母親在田園中牽手相拌,最有愛心的小雯非常有興趣,一直發問。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梁景華先生剛好又是鍾大哥的同學,目前從事客運車維修工作,閒餘以垂手可得的金屬零件製成鋼雕藝術品。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玉樹、秀蓮在元氣館導覽資料中發現大量肉腳團活動照片,當我們還沒騎到高樹,高樹人早就認識我們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臨走前還是要留下合照。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接著來到眾人指定要去的舊寮老麵店,原在舊寮廟口前戲台下的老麵店因拓寬路面而搬遷,仍在附近住家經營,遊客欣賞物美價廉的作風,路過時必定下來光顧。
台中素有美食天堂,車友來此也要大快朵頤一番,品嚐傳統道地好味道。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舊寮老麵店已傳承至第二代,除原有的口味之外另有創新迎合新顧客。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剛出爐熱騰騰都是純手工包成的杏仁、包子、饅頭、油條、豆漿香濃有味道,老闆說,別搶會大家統統吃到的!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上次我來時好像不是這張價目表,看來有小漲一點,增加了麻醬麵、刈包等。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保力達就愛吃這手工製作內餡有嚼勁的包子!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鍾大哥的同學又拿客家大餅來了...
怎麼鍾大哥在高樹有那麼多同學呀?可見做人非常成功。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離開舊寮老麵店時天空下起漫天大雨,抵達鹽埔鴕鳥園時大家身上都濕漉漉的。
園主熱心指導大家觀察鴕鳥蛋,正常鴕鳥蛋重1300-1800公克,約為雞蛋重之 20–30 倍。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今天剛好有破蛋中的鴕鳥要離開蛋體,這可是難得一見的畫面。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鴕鳥蛋是世上最大的蛋,鴕鳥蛋一般長達15公分,寬8公分,蛋殼縱徑長約15~16釐米,橫徑長約11~13釐米,能承受八十公斤以下的重量,就算二個小朋友站上去也不會破的!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園主說鴕鳥蛋口感與雞蛋差別不大,營養成分卻高出許多,一粒鴕鳥蛋,可供24人享用,一顆白煮鴕鳥蛋要五百元,要先預約喔,因為煮一個要花三小時。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鴕鳥蛋、肉都能吃、皮能製成皮包等、羽毛還能作成扇子、蛋殼能彩繪,鴕鳥真是一身都是寶。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園主破例把還在保溫箱中的鴕鳥寶寶捉出來讓大家「愛的抱抱」!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號子雯妳也太膽小了吧,連二歲小朋友都不怕了,妳頭好壯壯怕什麼?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一定要很小心,千萬不能摔了它,因為一隻要價七千元,可以買一部will!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當然膽小的還是有啦。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在眾人力拱下號子雯站上鴕鳥蛋,還好它沒有破!不然我們大家都要賠了...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鴕鳥園是今天活動最後景點,一場充實的約騎活動在雨中進行,畢竟天空不捧場是很無奈的,一場預期中的雨重擊了我萬丈雄心,天氣是活動中最不容昜控制的變數,參與的車友都勇於去接受行程的變化,表達高度的配合意願,在此也謝謝大家。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最後眾人在大雨紛飛中離開,相約有緣再見,也為我們今日不甚完美的「騎向咱兜的巷仔口」活動畫下句點。


完...........



 「騎向咱兜的巷仔口」上報了!

99.5.26(三)聯合報高雄屏東台東地方版,屏東肉腳日夜團上報新聞

掃描裁剪版,大家分享

我原本期待來個美好的END,也給大家一個驚喜,看來做到了,只有天氣不配合,殘念呀!

風雨中「騎向咱兜的巷仔口」屏北高樹、鹽埔再發團之旅
風雨中的遊記...

感人喔~


不過有錯字
民國59年 是 1970喔~

>當完成載具更換後又發現人數不減反增..

由此可見,本次行程是多麼吸引人,大家冒著雨還是按計畫前進,
原本定調的[重文史、生態之旅]也沒少,
一路吃到底,就是本團的特色。

恭喜 用力騎大又是一趟成功的[巷仔口]之旅。


call me "Melon", my blog: http://tw.myblog.yahoo.com/melon-red

真是很精彩的一篇遊記,
想必也是令人回味再三的旅程吧?!
跟蘭亭集序一樣,有時候,
適當的美中不足,並不會減少其風采,
反而會增添鬧意呢~~

好文一篇,推!!
用力騎 wrote:
自從結束「騎向咱兜的...(恕刪)


看到這次行程那麼豐富...
真遺憾沒有跟到....
唉...雨下的真不是時候...
小林哥...下次是不是還可以再帶我們沒去的騎單車遊一次呀...??!!

信心_bike wrote:
看到這次行程那麼豐富...(恕刪)

+++++++++++++++++++++++++++++
信心你好:你還想去哦.....
那要挑一個下雨機率百分之百的那天去哦,這樣才公平,對不對?
已經有人私下在邀,不過....
成行日子,等待通知!
這次行程,也是100分;滿點!!
雖然改以汽車為交通工具,卻可以換來更多時間;
可以停留在景點上。
這趟由台中到屏東,有創了新的形容句,
美工刀:不行再吃了,再吃羊水要破了!!
飽力達:再吃就要順月了!
(後來;竟聽聞,友團裡頭有車友家中添丁了!)
.
.
.
蝦米/工友
信心_bike wrote:
看到這次行程那麼豐富...
真遺憾沒有跟到....

其實~~小雯於集合時...看到磅礡大雨
心中也百感焦急
這總天氣也要游出去玩嗎??
不過~~~還好有堅持下去
屏東的人文美食之美...不會因為下雨而減少風采喔!!
午餐過後,還有良光大哥一家及阿昇父女加入活動
風雨生信心啊~~~
信心~~~小雯有跟到咧~~~呵呵喝

感謝活動企劃人...用力騎大大..辛苦你了我想下雨天誰都不願意,尤其是你
感謝協助活動的神雕俠侶...你們的支援讓活動更精采
感謝台中美食及好吃的進來涼冰棒~~~感恩臘
小粉紅...
恭喜大家完成這次的遊記
我沒跟到.........因為0800剛好在爬檢查哨(騎完370k後去爬)...真的瘋了
爬到居高開始下雨.......一路淋回水門小7後雨又停了
原本想看看可不可以在台24線與大家相會的
結果大家改開車
我繼續騎單車淋雨回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