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出門騎車,偶有機會陪家人,在家庭會議通過後,我們決定參加救國團假日出遊的活動。全家一大早就出發,當屏東市最熱鬧的中正路還沈睡在晨光中,我們坐上遊覽車出發…

六月初氣溫卻節節高升,花、東都出現三十五度以上高溫,出遊這一天,我有好心情,但願也有好天氣。

沿著高屏大橋走,我們順利展開旅程。

鳳山黃埔公園,因為屏東地區報名人數不夠開一輛車,在此讓高雄地區遊客上車,但願每個人都有出遊好心情。


車上高速公路,湛藍天空下陽光更顯耀眼。

救國團承辦人李大哥先歡迎大家參與今天活動,期望大家能放開心胸,快樂走向戶外,享受藍天白雲般的好旅程。

今天將出遊嘉義綠盈牧場、雲林虎尾毛巾工廠,因為二處都安排參觀實作課程,遊客都須以識別証代表自已所屬單位,便於參加。
我每次看到「中國青年旅行社」就覺得怪怪的,台灣已經是多元化民主社會,「中國青年」走到那裡都會讓人有「來自對岸」的感覺?如果遊客都來自中國,當然無可厚非,但成員都是台灣人時,就聽起來怪怪的。

我的太太平時工作很忙,難得有機會放下工作陪家人一起出遊,長途坐遊覽車不是很舒適,邀她同遊的我當然有義務幫她按按摩…

車行來到東山休息站小憩,九點不到氣溫直逼三十五度,還好偶有微風吹過,不然就苦了今天所有遊客。

來自台北的進香團,充滿新時代潮流,出門掛香也講求團體造型,休息站區裡吸睛指數破百。

從南二高下中埔交流道,沿18號省道往阿里山方向東行至吳鳳廟前十字路口右轉,再行經一段蜿蜒的農路,到達目的地,從屏東出發車行三小時抵達嘉義縣中埔鄉鹽館村4鄰2-3號---綠盈牧場。

牧場自民國八十三年起,連續六年榮獲光泉牧場股份有限公司之衛星牧場經營管理競賽第一名,更曾榮獲酪農業最高榮譽「梅花獎」。

從停車場停滿車輛,就知道綠盈牧場的高知名度與可遊性。

綠盈牧場成立於民國76年,原由飼養二十頭荷蘭種奶牛的小牧場,歷經無數的努力成為國內知名的優良牧場。

小朋友來到綠盈牧場先與牧場最知名的「阿蘭」合照,綠盈牧場現飼養約二百零五頭乳牛。

一進牧場呈現給遊客的觀感十分好,環境整潔清爽,每個角落看起來綠油油的。

這裡果真如其名-「綠盈牧場」。

只要來訪團體滿25人以上,牧場安排各種牧場活動(牧場的一天),並由「牛媽媽」為您專屬導覽。

「牛媽媽」領團後先帶領我們「認識牧場」,大家跟著「牛媽媽」走…

「牛媽媽」說,牧場主人為中埔鄉顏志輝先生,因喜愛牛群,在牧場經營上軌道後,將占地三公頃的農地規劃為觀光乳牛牧場。

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俗話說「萬事起頭難」,當牧場內第一顆檳榔樹在電鋸的嘶吼聲中倒下,正式宣告了綠盈牧場轉型為休閒牧場的開始。

牧場平時供作鄰近幼兒園或學校戶外教學之用,假日更為遊客安排適合舉家同遊節目,充實親子活動時光。

牧場現有二百零五頭乳牛,每日仍生產生乳量二十六點九公斤,(比全國標準平均值超出近九公斤),出乳產量相當驚人,平日生乳均交由光泉鮮乳,加工包裝後讓消費者飲用,假日則供應場內草原鮮奶吧。

草原鮮奶吧有各種新鮮牛奶製成的乳品,遊客玩樂嬉戲過後,可以品嚐香濃可口的牛奶、甜點、鮮乳酪、鮮奶優格等香醇美食。另也建有全國第一家鮮奶酒吧,供喜好酒類的遊客入內。(未滿十八歲請勿進入)

「牛媽媽」姓李,是位有二個孩子貨真價實的李媽媽,先帶一行人到「擠牛奶體驗區」。
李媽媽平時在牧場工作,假日時才換裝為遊客導覽,一份薪水卻要付出對牛牛的愛心及對遊客的耐心。

「牛媽媽」先介紹牧場的主角「阿蘭」,阿蘭的原名為荷蘭牛,故鄉在遙遠的荷蘭,所以在綠盈牧場每一頭乳牛都叫「阿蘭」。
「阿蘭」不是生下來就是「乳牛」,那是因為主人養牛,目地就要取牛奶,不認識「阿蘭」的人就直接叫「奶牛」(台語)。

我可愛的太太雖不屬牛,卻有著吃軟不吃硬的「牛脾氣」,看到「阿蘭」她滿心喜悅。

在台灣奶牛全部是黑白花的荷蘭牛,阿蘭約有12萬多頭姊妹分布在全台七百多個像綠盈牧場一樣的奶牛場,每天供應台灣三十餘家乳品廠為二千三百萬人口提供約一百萬瓶的牛奶。

乳牛與羊、鹿、駱駝等動物同屬反芻動物,可將食物吐出重新咀嚼再吞入,乳牛有四個胃能與微生物共生,故牛吃的食物不能含抗生素,並能利用纖維及非蛋白氮,將其轉化成高品質之乳、肉,供人類利用。

開始學習擠牛奶前,牛媽媽先播放一段「阿蘭生小牛」的影片,讓遊客了解乳牛生命誕生過程。

對於難產的阿蘭來說,「生命就像是拔河比賽」。
乳牛生產時如果是正常體位出生,(前腳在先)有些強壯的牛媽媽還能站著生下牛寶寶。

若是遇到難產,(後腳在先),那就必須借助外力(繩子)幫忙了。

影片中的阿蘭已經難產二天,在無力生出小牛後,由人工著手導產,在助產繩及人力交互運用下,終於順勢把小牛拉出來。

剛生出小牛的阿蘭,不管身驅疲累,它會馬上起身以牛舌掭試小牛,使小牛血液循環加速,使小牛很快可以站起來,以免被肉食性動物侵襲。

母愛是天性,阿蘭與媽媽一樣都懂得保護小牛,細心照料方能使寶貝成長。

看完阿蘭生產影片,小朋友滿心期待準備開始擠牛奶體驗活動了。

進行擠牛奶體驗前,牛媽媽先教授正確擠牛奶的手勢及要訣。

小時候每個人都喝過牛奶,真正會擠牛奶的人卻很少,大家都認真學習擠牛奶的方法,才不會弄痛了阿蘭。

準備要上場給大家練習的阿蘭已經就位,牧場工作人員先幫阿蘭洗澡,並用碘酒在牛乳頭上消毒。

阿蘭邊洗澡邊發出「哞」叫聲,因為酪農每天需要給泌奶乳牛擠奶二至三次,(早晨一次、傍晚一次),每到擠奶時間,阿蘭就會哞哞地叫,期待酪農給它擠奶,以解放牛乳房滿溢的快感。

小牛在出生二個月後牧場為牛牛掛上名牌(號碼耳牌),進入泌奶期之後,為減少採乳失誤率,每一頭牛都會在後腿掛上晶片,用以管制、計算每頭牛當日產乳次數及產量。

兒子洗完手後率先站上擠奶區,在牛媽媽指導下開始擠奶。
牛媽媽說每頭乳牛每天平均可擠二十公斤以上的牛奶,但天氣太熱會影響牛牛食慾,產量就會減少,難怪天氣越熱牛奶卻越貴。

牛乳是乳牛媽媽賜給人類最甜蜜的寶物,因為牛乳富含蛋白質、胺基酸、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及水等原料合成乳汁,且成份最近於母乳,小baby進入換奶期時,媽媽大多選擇牛乳替代母乳。

兒子用心擠,阿蘭還會舒服的在旁邊哞叫,擠出來的鮮牛奶是熱的,因為未經消毒殺菌,千萬不能生喝。

牛牛專吃的草料、飼料經牛胃微生物分解,後經胃壁吸收後會變成泌造牛奶的原料,介由牛隻血液循環送到乳腺合成牛奶。女兒聞到濃濃奶香滿心感動,原來是聞到小時候常喝牛奶的味道。

牛乳房有良好的血液供應系統,所以牛乳房旁一定有厚厚血管運送血液,據統計每生產一公升乳汁需有五百公升的血液流通牛乳房,用以交換而生長牛乳汁。

我平常沒有摸過那麼大的,為安撫阿蘭的情緒,伸手讓阿蘭知道我會小心的擠。

「牛媽媽」告訴大家母牛在產後四至八週內是產奶高峰期,每天甚至可擠四十公斤高優質牛奶。

趁著「牛媽媽」沒注意,我準備親口試試真正微溫「鮮乳」?

哇賽,阿蘭真的被嚇到了,一直發抖…不過,味道太棒了…

綠盈牧場除了有牛、有小動物外,還有一區小朋友很愛的遊樂區,有盪秋千、搖搖馬、溜滑梯、翹翹板。

時間接近十一點,牛媽媽要我們一起參與綠盈牧場很有特色的鵝媽媽賽跑,共有七個號碼可以下注,來賓須有參觀卷才能參與。

我們家四張票,為了分散目標提高中獎率,分別選擇了一、四、五、六號,押中的機率很大。

牛媽媽先指揮鵝群到出發線就位。

其實出發線就位及鵝群奮勇爭先的目標都是爭食飼料,運用動物爭食營造牧場遊樂項目。

一聲令下,鵝群個個飛奔向前,剛開始六號取得領先。

在一陣加速後,一號鵝媽媽率先衝線!

其實鵝媽媽才不管輸贏,統統能享受飼料招待。

我個人向來沒什麼好運,今天偏偏福至心靈選了一號,果然中獎了!

趕快去領獎,原來獎品是牛奶冰棒乙枝,算是聊表心意。

進入綠盈牧場,撲鼻而來的空氣相當清新,並沒有傳統畜牧場的惡臭,連廁所都設計的藝術感十足。

天氣正熱,冰棒當然要給小朋友品嚐。

參觀活動到此小小休息,舉家在此留下合照,見証充滿教育意義的牧場觀樂行。

綠盈牧場已開發土地約五公頃,一進牧場、大片綠油油的草原映入眼簾,假日有大批人群活動其中,或玩飛盤,整個草原點綴的熱鬧非常。

牛欄裡有可愛的小乳牛,家長花三十元買瓶「特大號小乳牛奶瓶」向牛寶寶餵食。

小牛喝牛奶的吸力非常的強,小朋友沒有心理準備,整支奶瓶差點被小牛拖走,簡直就像在跟小牛拔河。

又到鳳凰花開的季節,火紅的鳳凰樹在未到驪歌輕唱的季節就盛開,滿地火紅花瓣像地毯般歡迎訪客到來。

看到鳳凰花開,女兒將從小學畢業,進入人生另一個學習階段。

太太坐在草原上心情顯然十分好。

草原上擺放著二個盤古拉牧草梱,小朋友高興的在此合影。

大片青青草地,遠方馬兒嗅著青草清新的淡香,偶會遇見悠遊漫步的小馬,這裡真是孩子寓教於樂的好地方。

牧場設有造型式指標,方便小遊客找到景點。

可愛動物餵食區,小朋友可以餵食兔子等小動物。

沿著步道走,牧場也設有登山步道。

彩蝶館

參觀酪農產業館及親子DIY區。

爸爸媽媽隨同在旁,小朋友聚精會神完成「小牛公仔」創作。

親子DIY區,家長可以陪著小朋友彩繪小牛娃娃。自已動手作,成品帶回家,紀念這美好的一天。

牛牛跟人一樣生病也是要看醫生,因為牛體積龐大,所以使用的診具都是特大號。

為牛拔牙的「工具」差不多是「破壞剪」的大小。

產業館以圖表說明鮮奶產製流程,在台灣每203人可以擁有一頭乳牛,每507人擁有一頭正在泌乳的乳牛,台灣每人每年可以喝到15.7公斤的本土鮮奶。

屏東與彰化均有一百座牧場,是台灣乳牛數最多的二縣市。

自由參觀時間一到,「牛媽媽」宣佈遊客「喝奶奶」比賽時間到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牛媽媽」拿出牧場精心準備的小禮物。

突然人人大叫:「選我,選我」,舉手爭相報名。

比賽的規則就是由家長一口氣喝下一整瓶小奶瓶的鮮奶。

一定要喝的一滴不剩才行…

從二十組中取十強再決賽。兒子已經準備好要「餵我」了!

兒子小時候很愛用奶瓶喝奶奶,國小快畢業了,可以光明正大的用奶瓶回憶,當然要示範給我看。

通過第一關考驗的十組親子組,再高舉牧場準備的超大奶瓶。

比誰先讓小牛牛喝完手中大奶瓶就是優勝。

完成喝奶奶比賽,該吃午餐了!牧場建有觀景餐廳。

牧場觀景台可以眺望嘉義平原,餐廳裡的每一個座落,都可以縱觀嘉義景色。

上菜了,第一道菜就是牧場最著名的鮮奶火鍋,滿足剛才沒參加喝奶奶大賽遊客的遺憾。

飛行員最不敢吃的「醉雞」。

紅糟排骨。

熱炒豆腐。

讓遊客吃飽用的糖烤饅頭。

清蒸鯽魚。

快炒時蔬。


飯後甜點-鮮奶酪。

屏東來的就是要把菜吃光光。

我認真研究過,這是咖哩豬柳,牧場是不吃牛的吧?

也有專為個人遊客訂製的套餐。

吃飽了,我們即將離開牧場。
天荒地老,此情恒景永留存。

舉家合照為今日第一個景點留下完美註腳。

先行暫結,下一段還有更精彩的「雲林虎尾毛巾工廠創作行」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