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特別跑了趟鳳山去瞭解事故是發生曹公圳的那一段?事故發生在鳳山區澄清路自強陸橋旁(感謝車友指正)的整治起點,已被拉起封鎖線並註明「禁止單車進入」?

【事故位置】
真是令人喟然!發生事故才用這樣方式來亡羊補牢……,如果不能騎自行車為何沒警示標語?沿線做了自行車道,會順騎是理所當然?此時再說這段不是自行車道?
回文檢視圖片發現!整段曹公圳的自行車道圍籬都是簡易型式的,若騎乘不注意皆有可能摔入圳溝之中(火車站前協和路到大東公園後方皆是)……
請眾車友騎乘自行車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確定或感覺有危險性路段請下車用「牽行」的,就算是自行車車道也不一定是安全的?
高市各自行車道上的景觀橋也是,它有一定坡度,若是車速掌控能力不佳、煞車能力不足都有其危險性。
希望不要再聽聞這類新聞了,大家皆能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騎乘自行車!阿彌陀佛!
~港都大叔 2012.02.12
城市漫遊第五章!鳳山新城–曹公圳內、外濠溝自行車道與鳳山溪自行車道!
因同事有事調了班,今天,便多了一天假期出來,早上起床看天氣?出太陽了,乾脆,再來騎一條預計的城市漫遊路線好了,早上探訪,下午再如火如荼的居家大掃除,至於接下來會上到過勞的密集班?再說!
出發,由大順陸橋下沿鐵道旁的社區公園往東騎,這段,有部份路段因配合鐵路地下化工程施工而封閉,開始就出師未捷,看來?今天會有點狀況(憂)?
果然……出狀況了,這是後話,容後再述,總之為配合路線的順暢度等因素,咱們鏡頭分鏡,跳三下,直接跳到鳳山火車站前,自行車道騎乘起點,便由這裡開始(跳)!

【大順陸橋下】

【鐵道旁的社區公園】

【鳳山火車站】
鳳山火車站前的站前廣場有鳳山地區的名勝古蹟導覽解說,初來乍到,不失為一參考指標。
我們背對鳳山火車站,站前紅綠燈左轉協和路,這條溝渠,就是曹公圳,今天,我們的自行車道之旅就由這裡開始,不過,且慢行動,曹公路及協和路角的這棵雨豆樹,有點來頭,看一下解說牌後再行不遲。

【雨豆心。百年情】

【雨豆樹】
這段的自行車道,因為接近鳳山火車站加上有附近水源注入,水質頗乾淨,除了魚多外,也見的到在石上晒太陽的烏龜,及不知是野生還是民眾放養的綠頭鴨。

【曹公圳】

【協和路段的曹公圳自行車道】

【協和路段的曹公圳自行車道】

【協和路段的曹公圳自行車道】
協和路到中正路變T字路口,這裡要特別當心,沒有紅綠燈附近又有鐵路平交道,交通狀況有點複雜,所以,要穿過中正路接自行車道時請特別注意自身安全。
這段自行車道是一直往曹公圳的水源來源走,所以,圳中水源相當充沛,加上附近有民眾刻意栽植的花草及水生植物,風景相當優美。
只是這一段的圳道是走親水路線,並未設圍欄,建議慢騎欣賞況路景像,勿破風使快造成危險。

【睡蓮】

【非洲鳳仙與矮牽牛】

【經武陸橋下】
穿過經武陸橋下,即進入鳳山國父紀念館的後方,說起這公園也是多重身份共用,有國父紀念館、大東公園、百榕林、捷運大東站等等,到目前為止還是搞不清它主要名稱是啥?
不過要注意的是,自行車道到這裡的穿越路線設計並不優,要過經武陸橋下方的動線引導不良,部份路面還高起,而國父紀念館後的曹公圳二側,一側有自行車道,一側和平面道路共用,且一樣採親水設計,沒有護欄。

【經武陸橋下】

【一側自行車道、一側平面道路】

【鳳山國父紀念館後方】

【鳳山國父紀念館後方】

【鳳山國父紀念館後方】

【鳳山國父紀念館後方】

【鳳山國父紀念館後方】
順騎曹公圳的自行車道到鳳山國父纪念館後,沒路了,因為鳳山溪就橫亙在前,對岸是遷移至此的新青年夜市,地上雖有以藍色條帶做自行車道之分,但這樣的自行車道通常是做個功夫,和平面道路共用,並不見得有較好的騎乘環境,所以,右轉,穿過國父紀念館往鳳山溪下游方向去。

【鳳山溪自行車道,對面為青年夜市】
可……慘了,這邊在進行整修工程,索性,在公園內練車,繞來繞去找路接上,因地制宜,暫緩之計,實在是不想繞到對岸走青年夜市旁,感覺風景不優,國父紀念館這裡綠樹成蔭!

【鳳山國父紀念館】

【紅斑鳳蝶】

【尊賢亭】

【鳳山國父紀念館】

【鳳山國父紀念館】

【洗石子的溜滑梯】
之前騎乘這段時,在鳳山溪畔可以見到各種蝴蝶的生態塑像?今天進到公園內才知,原來,它裡面圈養了一處蝴蝶農場,用來復育蝴蝶,原來如此(大悟),果真是處複合式功能的公園。
總算,看到一條人行步橋橫跨鳳山溪,趕緊過了橋改騎東岸,整個鳳山溪的西岸就是烏煙瘴氣的工程施工,或許是和公園對面原大東國小那處啥廳堂快完工有關。

【橫跨鳳山溪的自行車道】

【橫跨鳳山溪的自行車道】
過了光遠路,繼續沿東岸走,對面,封路施工,根本無法通行,而這裡的自行車道,以顏色做區隔,說是自行車道,不如說是共用車道(因為,不是自行車”專用”道)。

【大東橋】

【鎮東水岸】
老實說,鳳山溪的自行車道這樣騎下來,動線並不流暢,阻礙頗多,可是呢,自行車正夯,為了這個而狂設的自行車道只需騎乘一趟下來就知道好不好了,這裡,如果不熟路徑,是會迷路的。
怎麼說呢?以河道二側的自行車道騎乘為例,習慣就是會沿著河一直騎下去(或上去),如果有路障或是需轉彎繞道的地方,就得有明確指標或動線指引,可是,這裡沒有。
要不是自己常這樣跑來跑去知道路線,只看前方一條橋跨過鳳山溪,可能就是乖乖抬車走階梯而下了。
繞出來,接鎮東街再右轉過東福橋,鳳山縣城唯一留存的城門之一,小東門(東福門、同儀門),真正的東福橋在幾年前的風災中斷裂,這是重建的新橋。
附近,有當時的六角橋墩(順水流而設計)及橋面上那號稱唐山石的花崗岩,隱約透出那種歲月的古樸味。

【東福橋】

【東福橋與同儀門】

【東便門】

【東便門】

【舊東福橋橋墩】
這時,又回到鳳山溪的西岸了(我在走S型),一過中山路,這裡的路椿說明是當時東門(朝陽門)的位置,既然到這裡當然不能錯過附近的二級古蹟,鳳山龍山寺。

【鳳山龍山寺】

【鳳山龍山寺】
註:據文獻表示,清代台灣有五處龍山寺,分別是淡水龍山寺(在傳統市場裡)、艋舺龍山寺(日藉遊客多,廟前銅龍柱為代表)、鹿港龍山寺(寺廟建築美學的經典)、台南龍山寺(大火焚燬已消失)及鳳山龍山寺;多年前,個人曾因這因素特別來看熱鬧,還做了個投影片鳳山龍山寺,現在看來,仍有感覺!
再回到鳳山溪畔,沿河的西岸走,龍山寺後方的訓風砲台竟是整修中?這裡原有一大片的果園與菜園,近年也整地蓋了大樓。
到這裡得特別注意一下,訓風砲台附近的”水溝”,不說您可能不知道,它,其實是曹公圳的一部份,只是曹公圳的整治工程還沒施作到這一段。
趁這機會來講一下鳳山的故事,原來的鳳山縣城指的是位於左營地區的城廓,在清代台灣某次”亂民”運動後(林爽文還是朱一貴),便遷到現在的新址,所以一般通稱左營為舊城,鳳山直接就講鳳山,不講新城了。
而有縣城相對就有護城河,於是,便利用地利之便的鳳山溪與曹公圳當做它的護城河,可是呢,曹公圳本為灌溉之用,所以,又將它分成內、外濠溝,訓風砲台這段是屬內濠溝部份,國父紀念館後方那段則無內外之分。
也有此一說,因為是從國父紀念館後方引水進入,再從訓風砲台這邊流出,環了鳳山縣城一圈,遂稱它為鳳山溪支流(人工圳道)。
鳳山溪西岸這裡,本有十二星座的裝置藝術,可是,大東國小外在整修,加上這一段的自行車道使用率是很低的關係嗎?車道週邊的設備開始有破敗的感覺。

【處女座】
繼續走西岸,過了光華橋,旁邊是鳳西國小,過了鳳西國小,便是小有名氣的仙公廟–鎮南宮,附近的八仙公園及廟前的九龍池,也都是探訪的好去處。
九龍池裡九龍顏色殊異,另有鯉躍龍門的九鯉,加上長壽的龜鶴(龜鶴遐齡)等,根本就是考歷史及國學的地方嘛(一般會出現九龍、九鯉的廟宇多為道教廟)。

【八仙公園】

【九龍池】

【九龍池】

【九龍池】

【鎮南宮】
八仙公園附近有座橫跨的鳳山溪的便橋,橋身紅色拱型,還配以雲朵,雖不知它名稱,可,為何老想成是”登仙橋”呢?真是受八仙傳奇影響太多!XD

【鳳山溪上的便橋】
騎到國泰路左轉改走鳳山溪東岸北上,不繼續往下游騎去,因為,接下來這段的單車道不建議騎,官方說已完成,可是,卻不利騎乘。
一是國泰路要繞路從其它路口紅綠燈再繞回來接;二是接下來路面沒什麼民房(鳳農果菜市場後方),夜間照明不夠加上人跡罕至,有某種程度危險性,白天則是野狗群多,易被狗兒追逐(還有遍地黃金,因有民眾在餵養而不圈養),在還沒有效改善前,並不建議騎乘。
因為這樣,自己這回就不騎乘,以免留下影像後得負連帶責任,沒有說明,只有美化,造成落差非我所願啊。

【鳳凰橋?鵲橋?在哪呀】

【國泰橋】

【愈看愈像登仙橋】
國泰路鳳山溪東岸這邊是假日花市,為要和高市勞工公園的假日花市做區隔,一般稱這裡為國泰花市,自己,也是拈花惹草一族,假日有空,當然是來這裡尋花問柳。
且,還有一區是平日花市,在這裡,比較容易搜括到自己鍾愛的植物,不管是價錢或品種,年關將近,又到了可以光明正大大肆採購的時候了(笑)。

【國泰花市】

【國泰花市外的自行車道】

【光華橋】
過光華東路的光華橋後,東岸這段的自行車道又開始不良了,車道上置放了許多居民的家當,可見使用率真的不高,什麼舊沙發、板凳,甚至拖把就拿出來放在護欄邊(晚上乘涼用吧)。
路呢,騎著騎著又要牽車上中山路,不想抬車,回來轉其它路口,才看見個小小的告示牌,然後路上有單車的藍帶沿著路面出去(但,變成在對向車道)到中山路上。

【鳳山溪自行車道東岸】

【拿來晒拖把的中興橋】

【對岸復育中的訓風砲台,下方涵洞為曹公圳內濠溝出口】

【不夠明顯的標示,自行車的藍帶才剛出現】

【仍堅持不現身的大叔】

【和自己逆向的自行車道】
又回到中山路了,繼續走東岸,再穿過一次東福橋,過橋穿過同儀門(東便門)下方,往右前方向走,這裡,就是常會被提及的”打鐵街”,在臺灣,是有幾處號稱打鐵街的(如埔里)地方,可,卻沒一處像這裡密度這麼高。
舉凡農具、廚具、刀具,叫的出名堂、喊不出名號的,這裡都有,更令人感動的是,鼓風爐還在運轉,鐵砧也有在使用,而非只是拿些成品做個樣子,今天更幸運的是在附近遇見一攤人力木頭推車的碗粿攤!

【鳳山橋】

【中山路口】

【人力推車】

【打鐵街】

【打鐵街】

【打鐵街】

【鐵砧】
因東便門西岸這一帶往國父紀念館方向在工程施工,改走平面道路,由打鐵街往前走,鳳山三民路,以佛具及傢俱聞名的傢俱街,空氣中,還聞的到淡淡的木香,雕刻神佛木雕的高級木材。
有家佛具店門前左右二側的哼、哈二將彩繪的非常傳神,但店家一句「不許拍照」就……改送大家對面二樓上的大吉二字,不許哼哈,那就大吉大利嘛!

【三民街。傢俱街】

【大吉】
鳳山三民路很有趣,路的二端,和中山路形成T字路口,這裡是龍山寺,另一端和雙慈街形成Y字路口,這裡,是雙慈亭,鳳山古剎之一,因同時祀奉了觀音與媽祖二位神祇,故稱雙慈亭。
實在是惡習難改,到雙慈亭前不走雙慈街也不走三民路,就是走雙慈亭旁的小巷弄去接中山路,因為,按照地方的發展脈絡來看,這條巷弄不定是條古道哩!

【雙慈亭】

【雙慈亭旁巷弄】
過中山路,一樣不乖乖走”康莊大道”,鳳山國小文風門旁的小巷穿過去,來到西園宮,這裡,就是鳳山有名的鳳凌廣場(類似高雄的城市光廊),比較有趣的是,西園宮旁這一字排開的攤販全部賣素食,各類型都有,若有朋友茹素不知如何招待,來這裡就對了,還可以拿著去廣場前欣賞現場的音樂演奏呢!

【鳳山國小文風門】

【西園宮與素食攤】

【西園宮】

【鳳凌廣場】

【鳳凌廣場】
鳳凌廣場前這條是體育路,接到鳳山體育場,右轉立志街,立志街和復興街交叉口的轉角便是鳳山留存下來三座砲台的澄瀾砲台(一樣整修中)。
如果立志街不右轉走鳳山國小圍牆,往左走,和五甲路交叉口的地方,便是當時鳳山縣城南門(安化門)的所在。

【四神獸】

【復育中的澄瀾砲台】
沿著復興街鳳山國小的圍牆走,這裡,有段曹公圳的內濠溝,自行車道則因施工無法騎乘。
過自由路即是觀光局票選的台灣十大觀光夜市之一,鳳山中華街觀光夜市,可惜的是,這裡早就商機盡失,因為捷運鳳山站興建,已拆掉泰半的店家,現在,要恢復當時盛況?難!
鳳山捷運站所在為當時鳳山縣城西門(景華門)的所在,白雲蒼狗,世事變化!

【鳳山中華街觀光夜市】

【捷運鳳山站】

【捷運鳳山站】
鳳山捷運站2號出口後方(和中華街平行),一樣有段曹公圳的內濠溝,因為就位在中華街店街的後方,自行車道狀況?時好時壞,應該這麼說有空就整理的很好,一忙的話,雜亂無章,今天,信義街橋面就因布旗及選舉旗幟而大打折扣。

【信義街】
內濠溝的西岸是平成砲台(一樣整修),只能走東岸這邊,有一條便橋接往平成砲台旁,而這端,則有一條巷弄接到中華街上,因為非常窄,個人都戲稱它是鳳山的摸乳巷。

【整修中的平成砲台】

【中華街70號旁】
到這裡了,得去拜訪真正的主角,平成砲台附近的曹公廟;講一下曹公圳的由來,在以前,所謂功德善事有幾件,造橋、舖路、擺渡、開米倉及做水利。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先民們常因水源問題發生爭鬥,所以當時鳳山知縣曹瑾便從九曲堂引了高屏溪的水至鳳山縣城,解決了水源問題。
在台灣有三條人工圳道,分別是台北的瑠公圳,彰化的八堡圳及鳳山曹公圳,瑠公圳個人是不知,不過八堡圳的林先生廟及曹公廟皆由水利會供廟祀奉,在林先生廟的後方還有塊八堡圳源頭的石碑,而集集支線第一站的源泉及二水地名由來也和八堡圳有關。

【八堡圳源頭。2011.03.14】

【源泉車站。2011.03.14】

【二水車站。2011.03.14】
曹公廟廟前不似一般的石獅為守護獸,而是以羔羊跪乳的飲水思源,烏鴉反哺的知恩圖報,一黑一白、一禽一獸為表,很有趣的對比。
廟前一角的碑林則藏了些小秘密,有東門及迎恩砲台的橫額,表示鳳山縣城曾有過這些城門及砲台。

【水利會與曹公廟】

【曹公廟】

【飲水思源】

【東門及迎恩砲台橫額】
話說曹公廟本為曹公祠,民國八十幾年的時候,祂扶鑾降駕說因功在人間,所以升格為廟了,便改為曹公廟,在廟裡閒晃時,一時尿急,去後方繳完水費後回來,見廟後方牆上,還有當時的牌匾,而這段扶鑾的”玉旨”則雋刻在主殿的牌匾上,有造訪時可特別注意一下。

【曹公廟】

【功在水利及曹公祠】

【利用咧?用到水利去了】
附帶一題,曹公廟前的行道樹,有種特有的植物行為,寄生的絞殺行為,這種行為通常以榕樹居多,寄生在其它樹種身上,再進行長久的絞殺行為,可是,臺灣很喜歡把這種行為冠以夫妻樹的美名,相伴一輩子,真是大誤啊。

【植物中的寄生絞殺行為】
都在曹公廟了,好吧,再去附近幾個景點,免費贈送的,雖然它們和曹公圳單車道無關。
曹公廟前走鳳明街(曹公國小旁)到鳳山城隍廟,關於城隍廟的故事,留待以後再來說明,鳳山城隍廟是鳳山縣城古剎之一,一旁的鳳儀書院,則是南部唯一留存殘蹟下來的書院。
為什麼講是殘蹟呢?因為它被違建瓜分到不倫不類,經過長久的協商,總算開始進行復育工作,但,這工程也做了好幾年了,何時會完成?天曉得。

【鳳山城隍廟】

【鳳儀書院照牆】
鳳明路騎到中山路,左轉,在和光復路交叉口的基督教長老教會(好壯觀),是之前的北門(平朔門)舊址,後來輾轉得知,協和路及中正路自己說很危險的那個路口,以文獻說還有個外北門呢,它的橫額叫「郡南第一關」。

【鳳山基督教長老教會】
從鳳崗路再回曹公廟後,繼續走曹公圳內濠溝,好樣的,相機開始閃爍電量不足的燈號,然後,就在探訪快結束前,死蹺蹺不跟我玩了,幸好,拍的差不多,不用再來補拍。

【曹公廟後方自行車道】

【新生街52號的日式建築物】

【新生街口】

【新生街口】
前面提到,曹公圳因灌溉的關係,被分為內外濠溝,目前這二處濠溝週邊大多設了自行車道,二處濠溝的分界點就在鳳山火車站附近,因相機沒電了,只好把早上一路拍過的照片,再一路反置回來,剛好把外濠溝流經高雄市的方向講一遍。

【內外濠溝匯流處】

【內外濠溝匯流處】

【曹公圳】

【鳳山火車站前,夏天,後方是滿滿的荷葉與白荷】

【前方是內濠溝、左邊是往鳳山火車站】

【內外濠溝匯流處】

【文聖街口】

【行道樹–紅花風鈴木】

【行道樹–紅花風鈴木】
順著外濠溝的自行車道騎,基本上道路是和屏東線鐵道平行,一路往西騎,最後,曹公圳外濠溝自行車道到澄清陸橋前,結束。

【仁義街口,中山國小後】

【仁義街口】

【光復路一段】

【青年路口】

【文建街口】

【曹公圳】

【華山街】

【華山街】

【曹公圳外濠溝自行車道】

【曹公圳外濠溝自行車道起點】
因在前年(2010),還沒縣市合併,澄清路橋東邊是高雄縣,西邊是高雄市,高雄縣因為資源關係無法將這段河道加蓋,反而成了個美麗的錯誤。
不久前才特別走了趟,原本過了澄清陸橋這段高市還有段裸露圳道,今天,居然已工程施工直接加蓋了。
試著沿著疑似河道上方的路線騎,靠近正義路這邊已變社區公園叫「建軍綠廊」,一樣是加蓋的。

【澄清路橋下,加蓋工程,後方還有之前縣市的分界牌】

【建軍綠廊】
幸而,在尚武路47號附近,又看見一段露出的河道,再來,又被民房給加蓋遮住了,義勇路148巷有個「正仁橋」,隱約還可以看到下方的河床,只是,好像臭水溝;義勇路206巷則只有橋樑,完全被遮住。

【尚武路47號附近】

【義勇路148巷】

【義勇路206巷】
再來,就要穿越高速公路下方,這地方只能騎乘二輪交通工具,是自己機車、單車去鳳山的方便之門。
轉角往正道公園處,有個水道涵洞,自己從以前就很質疑這是曹公圳的一段,今天看來,似乎是如此,以地理方位來看,從這裡,往西流,穿過鐵道下方,然後從皇統飯店附近成為寶珠溝的一段,似乎是行的通的?

【中山高下方】

【正道公園附近】

【水道涵洞】
正道公園的前身是一處苗團場,所以轉型為公園時並未特別花心思在栽種樹木上,一旁就是屏東線的鐵道,整個這樣考量,當時苗圃的水源不定就是取用這裡的。

【正道公園】

【正道公園】

【正開往枋寮的區間列車】
曹公圳自行車道探訪,完成,相機的沒電似乎也不是件壞事,讓外濠溝的路線由鳳山帶過來,要不,還一頭霧水不知怎麼敘述。
只是,鳳山溪畔的自行車道狀況並不是那麼優,畢竟,那是在二個不同政府單位下施作的,就看縣市合併後,它有沒有機會轉個型翻身。
~港都大叔 2012.01.06
◎ 【城市漫遊系列】延伸閱讀:
01.【城市漫遊首篇】發現幸福川。
02.【城市漫遊二章】寶珠與同盟–一段逐風的愛。
03.【城市漫遊三章】愛河探源~九番埤下的高雄川。
04.【城市漫遊四章】心源驛馬~打狗懷舊驛站探尋與臨港線自行車道。
05.【城市漫遊五章】飲水思源~曹公圳。
06.【城市漫遊六章】旗鼓相當~鼓山哈瑪星與旗津雙塔。
07.【城市漫遊終章】迷路原為看花開~萬年縣傳奇。
08.【城市漫遊番外篇】夜的獨白–港都自行車道午夜特輯。
09.【城市漫遊加映場】花信有期–港都自行車道行道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