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騎單車五年來屏東三十三個鄉鎮我都繞過好幾圈了,有些知名景點去過好幾次,還是有很多事物在還來不及親眼所見就結束了,位於萬丹新園交會的泥火山噴發就是一例,每回總在聽聞噴發後還來不及一睹真跡就被快速清理掉。(攝於2009年噴發後)

近日據報載:屏東萬丹赤山巖的泥火山在平息八個月後又開始噴發,這次噴發的範圍相當大,不止有一間私人佛寺的庭院和道路遭泥漿淹埋,連汞污泥的儲存廠也遭殃,環保局連忙派人到場警戒,以防汞污泥有外洩的危險。

為了把握時間,我必須與環保局搶時間,幾乎獲悉第一時間內排除時空因素,一早沿台二十七線前進,目標二十公里外的萬丹新園交界的泥火山…

刻意往屏東市公館里騎行,因為要去萬丹,當然要走歷史悠久的萬丹路…

在台27線未開通的年代,「萬丹路」是萬丹先民步行或以牛車運輸的交通要道,隨著台27線開通成為縣道。

萬丹路上有幾家大型工廠,值得一提的路旁有家專賣糖果、餅乾的大批發店家-隆達。

幾乎在高屏地區攤商、零買店家都來過隆達補過貨,裡面販售的食品琳瑯滿目,只要你想找的糖果、餅乾都有,而且都是批發價,連門口都有專屬各種車輛載貨的停車場。

外籍配偶及勞工逐漸增多的屏東鄉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越式食物及小店滿足外籍勞工思鄉情緒。常常在路口看到小小店面門口寫著幾個中、越對照幾個大字,吸引下班後的外籍勞工到此消費。

與台27線匯合的萬丹路,騎行至此離萬丹只剩三公里了。

萬丹鄉位居屏東縣西南邊,以高屏溪鄰高雄縣,東接潮州、崁頂、竹田等鄉,南與新園鄉連接,北面與屏東市為鄰,交通十分便利。

來到台27線萬丹路口,光看四個路口就讓人傻眼!
這個超大路口計有萬丹路(北上)、丹榮路(台27線南下)、中興路(北上新園)、西環路四個路口,加上綠燈專行號誌秒數,光等紅燈需總計85秒,體力不濟的機車騎士真的會等到打瞌睡…

萬丹原本有超過十家以上幼兒園,隨著少子化及人口結構改變,幼兒園面臨招生困難困境,有些改變經營型態成為養老院,這是業者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更因為萬丹民眾消費型態轉變,西環路原本規模驚人的庭園KTV已荒廢在草(樹)叢間,這裡曾經是我跟女王約會相聚歡唱的地方,目睹此景令人不勝感傷。
只能說,萬丹不斷在改變,有時我都快不認識「它」了。

說到萬丹的轉變,就不能不提遠方這條台八八快速道路…

連接高雄─潮州的台88線東西向快速道路萬丹高架路段於2003年8月8日通車啟用(應該是故意選這一天),從此萬丹北上到中山高速公路,可以沿著高架路面一路暢行。

爾後隨著國道三號竹田系統交流道啟用,從中山高經台88線經萬丹到潮州接國道三號,更能一路通行到東港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及墾丁國家公園。
台88線通車配合萬大橋,讓萬丹變成為國道南北中心,從萬丹就能前往小港機場及高雄港,改變萬丹人交通不變的宿命,帶動加工出口區設置與廠商投資,萬丹從「紅豆故鄉」丕變為南部工商大鎮。

萬丹鄉因為有八八快速道路開通,二十分鐘可到高雄市區,具有交通優勢,外來人口遷入的意願增加,加上與市區同產品相比只要一半價格的低價誘因,為當地房、地市串起熱絡買氣。土地價格從八八快速道路開通前的每坪二萬元漲到現在每坪三至五萬元,當建地有了好價錢原本只能耕作的土地不再種植,等著建商待價而估。

萬丹傳統庭園KTV落莫了,取而代之是年輕敢玩的酒店正夯。

八八快速道路下方建商蓋起透天小豪宅,要價七、八百萬的房子又有多少萬丹人買的起?

小豪宅對面是我家的田地,爸爸此季種山東白菜,辛苦的父親就靠這塊地養活一家,小時候我在這裡拔草、跟哥哥打架、把妹妹推到水溝裡....壞事做不少。

清乾隆以後,部分居住在萬丹平原的平埔族人移居茄苳仔腳附近群居,當地人稱番社庒,地名正名化時將不雅的「番社」更改為如同「書香村社」的「香社」。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香社」有產製拜拜用的香哦!

香社傳統豬肉攤,肉攤老闆都是阿沙力的,只要在要買的大塊豬肉上畫一道「看不到的線」,老闆快又準的刀法就會讓顧客在「質」與「價格」上滿意。

從台27線進入新園鄉境,轉由屏55縣道騎訪赤山巖泥火山,不遠之處就是新園十大景點之一赤山巖。
新園十大景點之旅:請點選下列…
尋找屏東「新樂園」單車之旅

萬丹、新園人把赤山巖簡稱「巖仔」,近年隨著名泥火山噴發屢屢登上新聞版面!

沿著香社小路而騎,直騎到底就能「遇見泥火山」。

穿過蜿蜒產業道路,位於萬丹鄉與新園鄉交界點的赤山巖到了。

赤山巖是萬丹、新園當地民眾信仰中心,每年定期舉行廟會,攤商早在此劃設擺攤區域。

這不是停車位,而是攤商早先預佔的「生意場」。

赤山巖是屏東平原最早成立的觀音佛堂,位在風光明媚的鯉魚山旁。康熙五十八年「鳳山縣誌」曾記載新園設有一座觀音佛堂,就座落在新園地界的鯉魚山旁,康熙年間某一日夜裡在鯉魚山旁出現佛光普照,墾殖先民到佛光地點跪拜,以求菩薩庇祐,並以草茅蓋了簡單觀音佛堂祈求護佑。
重建赤山巖時為了配合廟名「赤山巖」的意義,設計者把廟門牌樓設計像「赤」字,並將紅色當成底色,取赤字是紅色之意。

看到路上擺設交通錐,我慶幸來的早,因為泥火山淤泥還沒有被清理掉。

從產業道路的淤泥痕跡可以判斷噴發當日泥漿量非常可觀。

時序進入盛夏,泥火山無預警發生了泥火山噴發,地點在赤山巖廢棄工廠旁。

噴出的泥漿把附近蔥田整個掩蓋。雖然泥火山每次累積能量約十個月就差不多會爆發一次,由於這次的噴發點緊靠著附近的一間廟,讓民眾不敢隨便點火只能站在旁邊觀看。

比我晚到的清理工作車,看來我騎車趕上這次泥火山…

台灣人愛看熱鬧,泥火山開始噴發後吸引不少觀光客到此一睹「泥火山」真面貌。

鄉公所派來清潔隊,用強力水柱先行清理泥濘路面,方便新園與萬丹鄉親通行。

蔥田主人告訴我,如果這次不是噴發在產業道路旁鄉公所不會那麼快派來清理人員。

不影響工作人員清理路面,我先行離開滿佈泥漿的產業道路來到昔日泥火山噴發最劇烈的火山口。

泥火山最近幾年噴發噴出口都在皇源聖殿的四周,每次噴漿時,地氣夾帶滾燙泥水向上噴出高度約有2公尺高,漫流的泥漿包圍皇源聖殿,外地遊客看到新聞趕到現場時看不到泥火山噴發時的奇景,都可以看到皇源聖殿被包圍在乾涸的泥漿中以及火山噴出口的的奇景。

看完電影「陣頭」之後,我知道原來宮廟外五色彩旗代表五營兵將。

泥火山平常處於休眠狀態,每次噴發除了震耳欲聾的噴發聲及熊熊沖天的火光外,此起彼落泥漿噴發高度約二公尺左右,就像鍋裡沸騰的熱水般,並發出沸滾聲音,新園人稱之「滾水」(台語),晚上若點上火還會形成「出火」景觀。
這裡就是「泥火山口」了!

泥火山口附近,每次噴發時黑色泥漿佈滿週邊農地,淹沒良田。因為泥漿酸鹼過高,週邊一大片田地從此再也長不出作物。

赤山巖附近民眾對年年噴發的泥火山早已見怪不怪,甚至趕緊點火希望可以縮短泥漿噴發的時間減少農損。

據訪問泥漿從廢棄工廠流入道路、排水溝,首當其衝的就是小土地公廟。

原本供農機進出的坡道成為「泥漿引流道」…

接下來泥漿一股腦的流入蔥園,血本無歸的園主損失慘重,接下來以天然災害申請休耕,在台灣被泥火山影響成天然災害只有在屏東吧?

可惜呀,來不及長大的蔥苗,就這樣報廢了!

很快的整片田野就注滿泥漿,留下一臉錯諤的田園主人。

排水溝注滿溫熱泥漿,千萬不要以為它很淺就一腳下去,否則…

就會跟我一樣,很慘,差點連人帶相機沒入泥漿溝渠。

記得來到泥火山區,走任何一小步都要試試深度才能重踏下去!

泥火山漿平整泥面還蠻合適在此「簽到」!

用力騎向泥火山,讚啦…

據說火山泥漿是美容保養聖品,因為泥漿流過汞污泥區,千萬不要嚐試!

趁著泥漿還沒硬化趕緊沖洗,剛才在泥漿裏玩得好過癮,不過泥漿鹼性相當強,一定要趕快洗乾淨以免皮膚受傷。

扛著我的愛車走過泥漿區,因為我要前進「泥火山口」。

萬丹、新園二地鄉公所出動一輛又一輛洗街車趕緊清理被泥漿埋沒的田園、道路。


「泥火山」位處萬丹與新園交界,泥火山到底該歸那個鄉管轄?
剛好洗街車開過,從水溝蓋上就能清楚看出「泥火山」是劃歸新園鄉管轄。

因為噴出的泥漿剛好溢流到一邊的汞污泥儲存廠,儲存廠裏堆放四百噸以上的汞污泥,環保局深怕汞污泥出問題,連忙派人到場警戒。

連夜掛起警告牌及封鎖線,請民眾不要在噴發期間太靠近而肇生危險。

當天泥火山泥漿就從工廠遠方流出來,這次噴發口就在盡頭。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踏向泥火山堆…

泥火山噴出還未乾的泥漿看似平整,其實內含危機…

輕輕一踏就留下痕跡,而且非常鬆軟,千萬不能太用力踩下去,因為不知道下方有多深?

萬丹的李先生跟我一樣在此留下出遊記錄。

走到噴發最前方,我想,這就是傳說中的「泥火山口」了…

噴發口旁還有一大池未凝固的泥漿池,其實泥火山根本不構成火山的要素,成因是地下有豐富的天然氣,當氣體蘊積到一定的壓力,就會衝激地表的泥漿而出,所以泥火山只是大自然一種紓解地下壓力的現象。

噴發口旁我聞到濃濃瓦斯味及天然沼氣的臭味,還是載上頭巾以策安全。

騎歷一上午,終於滿足對泥火山的好奇感,我帶著滿滿回憶而歸。

藍天白雲依舊,騎尋泥火山讓我見識到大自然力量的可怕,唯有敬天惜地才能俯仰無愧於天地間。

沿台27線,再次騎上單車接續我未竟的單車行程…

全文完,謝謝你看到最後,下次泥火山噴發時,歡迎一起來見証地理奇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