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建葛格力作「二空永保安康之成功騎跡」乙文讓人陷入深深的回憶…
用力騎雖然不是出生在眷村,我住居的城市也有好多眷村,空軍四三九聯隊、原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就設在屏東,所以要騎寫眷村,見證眷村時光流轉的過往與記憶,娓娓道來曾經有過的鄉愁與光陰的故事,用力騎也能繼建葛格之後帶大家一探究竟的。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民國三十八國軍部隊及其眷屬來台,政府為了感念曾經為國家犧牲奉獻的國軍部隊,初期分別被臨時安置暫住於日人撤出之營房,或借用校舍、民房,甚至搭帳棚及建竹籬笆..等,因陋就簡,時間久了,無形中塑成其獨特生活方式,從此「眷村」之名變成台灣近代地方文化不可磨滅一環。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屏東早期有不少眷村,其中屏東市鵬程里與凌雲里的前身就是空軍「大鵬七村」與「凌雲三村」,是目前南台灣保留最完善的眷村。
目前凌雲里與鵬程里合稱為雲鵬社區,里民一半為軍眷,一半為在地人(大多務農為生)。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最大的特色在於紅磚綠蔭與圍牆、騎走雞犬相聞的小巷中尋找眷村原始風貌,有如走入眷村歷史長廊。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騎訪「大鵬七村」與「凌雲三村」,從屏東市經光復路往六塊厝方向就能抵達。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另一個方向則是下高屏大橋後轉堤防路往九如方向就能抵達。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從火車站坐公車也能抵達。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沿高屏溪河堤公園旁四線道直騎,屏東機場跑道頭就是凌雲里另一個入口。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六塊厝站離屏東站有多近?從平交道數過去第三根電線桿就到了,在交通便捷的現代,註定六塊厝站走入歷史的命運。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路經六塊厝車站一定要下來看看…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六塊厝車站於1913年設站,日治時代因應前往競馬場(即跑馬場)旅客之便利而增設,早期只有五、六戶人家而已,故稱為「六塊厝」。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六塊厝站連接高雄九曲堂與屏東站,主要提供給「大鵬七村」與「凌雲三村」的軍眷居民通車使用,便於空軍鐵運大型裝備至機場之用。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1990年12月六塊厝站降為招呼站,並指定由屏東站管理。成為一座有點荒涼的無人招呼火車站...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只有電聯車短暫停靠的六塊厝站,隨著屏東鐵路高架化工程進行預計在103年完工,屆時將一併拆除。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也許是我最後一次來到六塊厝了。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騎過凌雲橋就抵達凌雲三村地境。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雲鵬社區與六塊厝民居毗鄰而居,傳統台灣人社區與眷村相隔一條馬路,彼此文化、語言、生活方式迥然不同。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從小根深蒂固的眷村印象,眷村應該就是磚瓦平房、花木扶疏。不管來自大江南北,愛打麻將、男生長大唸軍校、女生嫁職業軍人、很多麵食小吃、與鄰村分隔而治、打架時一致對外、同島一命的歷史宿命緊緊凝聚同村一命的革命情感,使眷村人人相處融洽。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六塊厝是台灣南部特有的「販厝」建築,最道地台灣人的住居。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連街道命名都各取所需,台灣人世代務農當然住在田中巷,眷村日日夜夜計畫「反攻大陸」當然就是光武巷。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田中巷旁農田種滿果菜與稻田,這片綠油油的田園可不是茶園哦…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喜歡吃鹹酥雞的車友一定不陌生,這是必備的九層塔。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對照藍天白雲之下的凌雲里,這裡可是貨真價實國軍頂尖飛行員的家哦…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凌雲三村昔日為屏東機場軍機飛行員專屬眷村,為方便飛行員進出機場飛行與機場僅一牆之隔。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一抬頭就能望見屏東機場起飛的C-130H力士型運輸機凌空而過。這是目前屏東四三九聫隊的主力機群。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七村大多分配給空軍地勤士官居住,凌雲三村則配住飛行軍官,空軍的紀律雖然是在天上,官階分明的空軍顯然獨厚凌雲里自治會。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雲鵬社區活動中心前廣場設有升旗台,每年國慶日,家家戶戶仍會聚集廣場升國旗,念茲在茲提醒後代「不要忘記中華民國。」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七村建有「建中司令(升旗)台」,可能希望眷村子弟都唸建中吧?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籃球是昔日眷村最常民化的運動,是每個眷村必備的生活機能設施。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有整齊房舍及籃球場,都有濃濃的眷村風格。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隨著眷村老齡化,長壽俱樂部也是少不了的。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騎行在凌雲三村,視野特別舒服,沒有過高建築的壓迫感,這一區完整保留的日式建築還有整齊的街道。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如果沒有仔細觀察,其實有點搞不清楚自己是在日本鄉下的哪條小路?凌雲三村還是印象中六0年代軍教片中時常出現的場景。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一定有大樹、高聳大水塔、市場、學校,由自治會規範條約集體生活,維繫彼此血濃於水的革命情感。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瓦屋矮舍依舊,但已無喧鬧聲打麻將聲,暗窄的長巷、斑駁的牆壁、乘涼的老人,處處顯得無比滄桑。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就眷村建築形式而言,早期以木材、竹籬、石灰、瓦片建構俗稱竹籬笆眷村已不復見,後期改以磚造平房為主要形式,房舍空間大小不一,一切聽從長官依據官階分配而居成為眷村建築特色。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紅門大院為空軍上校以上高階軍官幹部住居。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特色門聯中表達對世事淡淡的心酸。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小一號的官舍是中級校尉級幹部住居。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較小巷弄裡則是一般士官兵配住小坪數眷戶。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特有紅門、國旗、竹籬笆、反共標語、飲食文化、管教方式等形成特有文化。隨著時代變異,老舊眷村在政府推行改建政策下,隨著推土機及大樓不斷出現,慢慢消失不見,而第一代軍眷也逐漸淍零,第二、三代也因為工作、婚姻種種因素搬離家園,當年活絡的景象已不復見!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在政治上仍以黃復興黨部具影響力,眷村民眾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捍衛中華民國),選舉投票較為踴躍也趨於一致性,特別是支持泛藍政黨候選人、反對台灣獨立、反對泛綠政權。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時至今日仍有軍眷子弟專為眷村、榮民、榮眷及退伍軍人代言、爭取福利。房舍週邊不乏設有國徽、標語等精神動員標誌。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投票前夕村民自發性守著村口,沒有人敢到眷村發宣傳單,這裡也不用買票,只要有「黨部」提名的金字招牌就能囊括所有選票,黨國一家的年代裡眷村鐵票常是左右台灣選情的變數之一。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依所在位置附近的軍營與軍眷背景並反映在眷村命名上,名字中有「陸光」多為陸軍眷村、「憲光」為憲兵、「明駝」是聯勤單位、空軍以「大鵬」與「凌雲」來命名…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據查証目前以大鵬為名的空軍眷村名單如下:
大鵬一村: 新北市新店區
大鵬二村: 新竹市延平路
大鵬三村: 台中市
大鵬四村: 嘉義縣水上鄉
大鵬五村/八村: 台南市
大鵬六村/九村: 高雄市岡山
大鵬七村: 屏東市六塊厝
大鵬新村: 屏東縣東港鎮大鵬路
大鵬新村: 宜蘭縣員山鄉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隨著眷村改建施行,目前只剩屏東六塊厝、東港鎮二處「大鵬」系列眷村仍然存在。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東港台十七線往大鵬灣方向旁就是大鵬、下廍社區。(照片攝於東港大鵬社區)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社區仍處處保留標語,這是傳統眷村最常見的風格。(照片攝於東港大鵬社區)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社區與共和里一樣都是眷村聚落,大多數是獨棟舊日式建築,目前仍有住戶屋況良好。
(照片攝於東港大鵬社區)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屬在離家前高掛國旗,象徵守護家園不變的堅持。(照片攝於東港大鵬社區)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重回屏東市郊的大鵬七村入口,即可看到「永遠的第一夫人」蔣宋美齡所題的「大鵬七邨(村)」四字,是國內眷村中難得一見的蔣宋美齡親筆題字。當時蔣夫人擔任全國婦聯會主委,她號召募款籌建大鵬七村,民國五十二年,大鵬眷村逐漸成形。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七村村牌及蔣宋美齡落款石牌,據眷村文史人士全台調查,這是目前唯一留存有蔣宋美齡落款的石碑,這是很值錢的歷史文物,將來大鵬七村拆除時,這塊石牌一定會引起搶奪戰。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雲鵬新村住戶均為空軍眷戶,居民生活儉僕經濟並不富裕,空軍子弟人才輩出,屏東縣曾經舉辦過屏東眷村傑出人士選拔,獲選各行各業表現優異人士包括香港珠海學院文學院院長胡春惠、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蜀平、知名導演梁修身、資深媒體人電視名嘴馬西屏等…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知名導演梁修身生長於大鵬七村,他父親是職業軍人,母親是家管。省立屏東中學畢業後(現名為國立屏東高級中學),沒有繼續升學(據說是聯考時揪眾打架),他愛打抱不平的個性期待出外打天下,俟輝煌騰達回到眷村。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有著一絲不苟演技的梁修身因在「筧橋英烈傳」飾演北方剛烈性格的高志航,演活了視死如歸的「中國戰神」,遂有「民族英雄」稱號。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電影筧橋英烈傳描寫抗日戰爭時期,空軍五大隊大隊長高志航、閻海文、劉粹剛、沈崇海等空軍英雄悲壯犧牲的事蹟。每每看到高志航大隊長座機發動機屢屢啟動失效,炸彈命中座機那一幕,都會情不自禁流下悲壯男兒淚。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為呼應梁修身屏東眷村背景,筧橋英烈傳主戲安排在屏東空軍基地所佯裝的「南昌機場」拍攝外景。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梁修身曾說:「空軍眷村長大的人看這部電影都會哭」,因為高志航絕對不會允許,敵人的飛機在中國天空上囂張。」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七村屬屏東市鵬程里管轄,東與凌雲里為界。西鄰高屏溪,北接南機場,南以鐵橋與清溪里為界。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隨著時代變遷,凌雲三村與大鵬七村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外流,從過去的5000人到現在不到2000人。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雲鵬社區共有五個公車站牌,足証當年興盛之景況。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雲鵬社區由大鵬七村與凌雲三村兩個眷村組成,為屏東縣最大之眷村,設有學校(凌雲國小)/菜市場/藥局/理髮廳/雜貨店/小吃店...等,就如同一個小社區般,可見這邊的戶數真的很多!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雲鵬藥局。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精神食糧來源--青年戰士日報社。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雜貨店。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雜貨店旁公用電話亭。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路旁舊電線桿上還有眷村財產編號,証明它還真有夠資格被稱為古蹟。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七村因屬地勤士官兵眷舍,大多為小坪數房舍,故巷弄都很小。特有的長廊式巷道,在巷口即可看到巷尾。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門口有紅字大大的「封」,不是代表這家人姓封,而是已貼上封條等待拆除的眷舍。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像這樣被寫上「拆」字的房子在雲鵬社區小巷弄裡比比皆是。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有的房舍已被拆成平地,從磚建面績來看當年不到十坪的房舍居然要擠住一家十幾個人…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路口昔日榮眷(屬)聚會的場所,只見桌椅卻不見人跡,不禁感嘆「時光逝去,眷村人口也少了」。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戶門牆並不低矮,歷經五十幾年巷弄補實,巷弄與門牆幾成同高。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房舍屋齡大多超過五十年的老宅,已達危樓等級,村民自力克難建起支撐牆角確保居住安全。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國防部依照眷村改建條例計畫,預計民國一百零二年開始拆除大鵬七村與凌雲三村,屆時兩眷村將完全消失,改建嶄新大樓。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處處可見拆除的斷垣殘壁,即將面臨拆除改建的雲鵬社區,有藝術創作者在這裡彩繪想留住眷村最美的身影。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還有令人心跳加速的「真愛告白」。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騎訪過台灣好多眷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眷村彩繪變成一種流行,老眷村、繪畫、軍眷居民的故事,美食和遊客間形成一種命運交織,遊客透過網路及傳媒的宣導,吸引無數遊客不斷穿梭在待拆老眷村,眷村文化也是台灣的文化之一,政府只顧著賣地開發,不願好好開發真的很可惜。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美食也是騎寫雲鵬新村不可錯過的。
每天早上著名的眷村阿嬤推賣涼水攤車穿梭在眷村大街小巷裡。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遠望眷村阿嬤微僂的身影讓人不忍,阿嬤總是趕在中午前到自治會口擺攤,賺得一天微薄生活費。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遊客總是在自治會門口等著給眷村阿嬤最真實的溫暖。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阿嬤已經七十多歲了,忙碌的雙手總是沒有停過,不管是粉圓、綠豆湯,杯杯都是阿嬤親手調配裝杯。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跟阿嬤閒聊之後驚覺眷村阿嬤並不是在地眷村人,眷村阿嬤說:她在眷村買涼水三十年了,眷村早就成為她的家。又說眷村文化不斷在改變,「早期眷村內沒有閩南人,現在各族群都有,講台語反為主流」。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為了方便找錢,阿嬤把每杯飲料統統定價為三十元,雖然有點貴,遊客對阿嬤認真生活的態度總是捨得掏錢。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一杯冰涼粉圓湯滿足騎遊眷村的渴望,謝謝眷村阿嬤為遊客服務。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七村是空軍439屏東基地列管眷村,村辨公室外還每天升旗,真是忠勇軍風不滅。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屏東空軍基地配合自治會需求派遣士官兵打掃單身眷戶。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七村辦公室堪稱「最原始的眷村辦公室」,全戶木板式建築,據說木材取自美援炸藥彈箱,真是國難當前物盡其用的寫照。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村裡大部份是老人,辦公室貼心的把高屏各大醫院就診公車班表列出,方便老人家搭車前往就醫。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進入辦公室後可見蔣公及蔣夫人遺照,蔣宋美齡在婦聯會時期在台廣建各眷村,蔣夫人對空軍建軍及遺眷照顧有加,空軍各眷村對蔣夫人始終念念不忘。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辦公室仍有幹事及職員服務,看著昔日眷村舊照感受到濃濃的歷史味道,館內播放鄉音十足的懷舊國語金曲,更讓人回到那個隨時揮軍反攻大陸的時代。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辦公室另一角內高掛國父遺像,里長辦公桌後方標語、國旗、村旗並列,里長還使用麥克風廣播重要訊息。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這也是眷村的另一個招牌-放送喇叭。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雖然大多數住戶都搬走了,里長透過分配圖掌握每戶動態與住居情況,軍事化管理的眷村就是不一樣。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根據國防部統計,全台軍方列管的眷村最多時計有886個村,隨著政府推行眷村改建,全台有無數眷村改成大樓。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圖為全台灣規模第最大眷村改建國宅-岡山勵志新城。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往日克難的竹籬笆眷村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國際知名建築師設計,矗立原地基重建的二十棟高樓,可容納二千多戶眷戶,與昔日的老舊眷村面貌大不相同。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為保留大鵬七村最寶貴的村名牌,自治會以拓印方式原汁原味保留歷史記憶,讓眷村後人永誌不忘在這裡生活的點點滴滴。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兩處眷村建築有近50年歷史,難得的是,眷村傳統生活仍未改變,傳統市場照樣賣著外省口味的美食。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這是我見過最具規模的眷村市場之一,周邊還有許多商店的遺跡,可見雲鵬眷區當年規模之宏大,可以支撐並擁有自己的大型獨立市場。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雖然還沒有到過年,市場曬香腸臘肉的小店已開始營業,灌製完成的香腸經數日冷風的風乾,又數日太陽的曝曬,眷村年夜舨時必有的炒蒜苗辣香腸,油孜孜的口感更有故鄉的味道。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菜市場位居眷村中心地帶,眷戶圍居高聳水塔週圍居住。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水塔是眷村最高的建築物,獨特的建築造型,更具有建築文化之美,在自來水普及化後已經退休,卻是雲鵬社區共同記憶之一。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是大陸各省文化的縮影」,眷村居民來自大陸各地,若要知道這戶家族背景為何?從門口種什麼花草就看的出來。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門口種辣椒,應該是四川人。
北方人的麵食、四川人的麻辣、湖南人的煙熏…樂於分享的眷村婆婆媽媽,誰家做了什麼好菜,街坊都能吃得到,彼此互通有無,才造就了眷村子弟無論來自哪一省,都喜歡吃辣的眷村文化。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門口種香蕉及高梁,應該是北方人。而眷村居民來自各種不同省份,帶來了各地特色麵食與口味,讓台灣麵食文化更豐富。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門口種青菜,一定是台灣人。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凌雲國小鄰近屏東機場與空軍眷村,因為推廣科學教育績優而成為理念小學,全盛時期曾有上千名學生,如今已不到六十位。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大鵬七村與凌雲三村相鄰,大鵬七村裡的國小取名凌雲,而不是大鵬國小。
凌雲國小校門的形狀像朵雲,背後校舍建築也頗有飛機外型的風味。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凌雲國小校名由來雖與空軍烈士沒有任何關係,從校名「凌雲」字義來看,就可知道是一所與空軍有關的國民學校。兩所眷村聯合而成的「雲鵬社區」眷戶的空軍子弟而設立。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中華民國主權及於「中國大陸」的歷史,走遍全台校園,大概只有凌雲國小可以看到。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凌雲國小的校園不大,有種讓人懷念兒時的溫馨感。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凌雲國小從面臨減班危機,到現在發展出教學特色,「戶外探索體驗場」讓學生學習攀岩、訓練體能、平衡感;「鐵馬驛站」訓練學生成為鐵馬行家;「兒童科學探索館」利用積木組合,讓學生發揮想像與創意的空間;「兒童創意科學館」是製作手控飛機的場地。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天空偶而傳來熟悉的C-130H旋翼聲。「軍機、眷村、小學」三者既是頗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彼此見証存在與歷史傳承。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民國三十八年台海戰雲密佈,大陸軍民退居台灣,有人等了五十年終於有機會再重回老家,有人再也等不到落葉歸根的那一天。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為了「殺朱拔毛」眷村老兵等待了一輩子,「反攻大陸」的號角始終未曾響起,空軍老兵垂垂老矣,等不到「反攻聖戰」實現的那一天。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老伯伯依然堅持守著家園。讓人感歎「老兵不走,只是逐漸雕零」…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快中午了,住戶走出家門吃麵去,大鵬七村只有一家麵攤,走,我也吃麵去…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屏東市有很多好吃的小店,有的小店隱藏鮮少人知道的地方,大鵬七村的「阿秀小吃部」就是這樣的店。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非假日的中午,前來光顧的人還是不少。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雖然店家並非外省子弟,能把眷村代表麵食之一的牛肉麵煮的好吃更是不容昜。現場顧客大排長龍,要發號碼牌等候入坐再點小菜。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小菜櫃,想吃的都有,而且不貴!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滷蛋、大腸頭、豆干、海帶、土豆仁、酸辣小黃瓜都在向我呼喊:「選我、選我…」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我點了小店招牌菜牛肉麵,當然不忘阿秀最有名的小菜-辣漬小黃瓜。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辣漬小黃瓜醃得很入味,紅綠對映的色系,看起來油亮可口,覺得辣油(椒)加很多一定很辣,試吃一口後,原來沒有想像中的辣,原來加辣椒與蒜頭後,小黃瓜香氣增添了不少。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印象中傳統眷村美食大多是香腸臘肉等,其實眷村麵食也是特色之一,牛肉麵起源於蘭州的牛肉拉麵,原本是回族所創的,而紅燒風味的牛肉麵最普遍的說詞來自空軍眷村的四川藉老兵,以成都菜「小碗紅湯牛肉」改良而成。
一口湯、一口麵,沒有上班到處騎車的小日子就該這樣…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牛肉選用整條的牛肋條,每碗牛肉麵有三條大牛肋條,每塊份量不差,難怪有人說這裡的牛肉像牛排一樣大。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價目表上的價位每樣都變貴了,我從牛肉麵七十塊的年代開始吃,到現在要110,讓人很「有感」!
牛肉麵的價位應該是剛更動,以地點來說不算便宜,辣漬小黃瓜以前一盤十塊,現在要三十,物價漲的多快,吃一次牛肉麵就清楚了。總體而言,牛肉與麵條的特殊口感及小黃瓜令我驚豔,但價格就會讓我考慮了。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這鍋好吃的牛肋條鐵定為老闆賺進不少錢…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阿秀小吃部營業時間為週二至周日(11:00-14:00;17:30-19:30)。
星期一老闆及員工休息,千萬別白騎一趟…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下次再來試試最便宜的麻醬麵好了,眷村的麻醬也是一絕的。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一直想找眷村教條式標語,像「冒險殺敵」、「反攻大陸」等,但真的找不到了...
騎過曲折小路,發現傳統製麵工廠。地緣關系推斷,剛剛在阿秀吃的麵條就曾經晾在這裡。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眷村逐漸走入歷史,透過在地情感留存,保留眷村的歷史、眷村的生活、眷村的記憶、眷村的故事…
很多事,現在不做,將來就會後悔!
騎寫光陰的故事 屏東 雲鵬新村



全文完…
謝謝大家收看…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頭香
01 現在有PO 文章的人越來越少了
尤其是好文章
用力騎 wrote:
拜讀建葛格力作「二空...(恕刪)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本人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感謝你爲屏東市所做出的努力......

但是
該眷區其實相當排外.....
小弟幾年前晚上7點多在該地迷了路.....
情急之下很禮貌的用國語向在地人問路....
卻換來2次賊愣愣的冷漠眼神......
問個路而已何須如此......讓我對該社區印象打很大的折扣......


再來
該牛肉麵店.....
名聲打出來以後.....
價格一漲再漲........
從60-70塊......幾年而已....一路漲到100-110元.....
吃久以後感覺味道偏重偏鹹
很多同事朋友已經都跟這麵店拒絕往來.......
而且以屏東市的物價來說....
他已經到恃寵而驕的地步噜.......


有愛的就去吧....
但對我來說.....敬謝不敏了.........


抱歉
借這版....發發牢騷........

用力騎 wrote:
拜讀建葛格力作「二空...(恕刪)

報告連長:
談起空軍眷村
在雲林
就是虎尾空軍基地的建國新村
參謀總長林鎮夷上將即出身於此
但目前全拆掉了

而空軍子弟學校
就是「拯民」國小
葉拯民是黑蝙蝠中隊最早殉職的隊員
這一頁歷史記憶
隨著歲月而逐漸褪色
連學校都被縣府規劃整併

看完連長的遊記
想想虎尾空軍眷村
把握機會來去走走~~

kensyou4314 wrote:
頭香01 現在有PO...(恕刪)

=======================
你好:
謝謝你的肯定,這篇我寫了很久,因為蠻長的,本想寫成上下集,可是靈感來了,就一筆到底了。
雲鵬新村是離我家最近的景點,為此,我騎訪二次補照,不過,只吃過一次牛肉麵…
再次謝謝你的肯定,最近又要遠行了,但願為大家帶來更多美麗的台灣。

用力騎

小瓜呆7770 wrote:
感謝你爲屏東市所做出...(恕刪)

================

你好:
屏東是很美的地方,身為屏東人若不騎出來為家鄉做點事,就太枉為屏東人了。
雲鵬新村居民排外,這事我每次去都有感覺到,可能因為眷村要被拆了,居民心中的不確定感使然,還有不自來的小偷,常常直接就拆窗子,撬鐵門,反正村子就那麼小,村民覺得生面孔就有可能是「小偷」吧…
謝你爲屏東市所做出的努力......

牛肉麵店的價錢我可是感同身受,我應該不會再吃牛肉麵了,倒是麻醬、榨菜等等可以試試.....
為什麼這麼貴,可能跟你說的原因有關吧?
老闆還要作生意,我們只是騎來騎去的過客,好與不好就持保留的意見,畢竟有眷村風格的小店已經不多了。


alice0216 wrote:
報告連長:談起空軍眷...(恕刪)

==================
你好:
我已經十多年沒當連長了,那個遙遠的年代,就跟眷村一樣陌生又熟悉,謝謝你還記得我…
我同學這個月都領終身俸了,而我還在到處騎…
謝謝你的回文,經由你的介紹讓我對雲林建國新村也很好奇,將來,希望來得及,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再次謝謝你,也希望與你分享黑蝙蝠中隊的家---建國新村。

用力騎 wrote:
拜讀建葛格力作「二空永保安康之成功騎跡」乙文讓人陷入深深的回憶…
用力騎雖然不是出生在眷村,我住居的城市也有好多眷村,空軍四三九聯隊、原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就設在屏東,所以要騎寫眷村,見證眷村時光流轉的過往與記憶,娓娓道來曾經有過的鄉愁與光陰的故事,用力騎也能繼建葛格之後帶大家一探究竟的。


眷村光陰的故事已經在逐漸消失,流轉的過往與記憶總是有股滄桑。
用力騎大大@遊記,記錄台灣在地@故事。
加分~板橋大炳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車騎,該讓就讓、該慢就慢、該停就停。

benson6032 wrote:
眷村光陰的故事已經在...(恕刪)

=====================================
你好:

謝謝你的回文,這篇我想了好久,寫了很久才成文…
不過賞文的大大都認同,很好,那就夠了。

再次謝謝你…
樓主好文筆.加上並茂的圖片.敘述好詳盡!
小時我也曾住在眷村附近.想起兒時眷村的好同伴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