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風災時霧台鄉對外連絡道路台24線被衝毀,重建過後的霧台鄉對外有密切接觸,為彰顯霧台鄉著名的櫻花美景,鄉公所每年都舉辦花季活動,全體霧台鄉民努力下再出發,迎接更多遊客大家來霧台遊玩。

騎上總長二公里坡度超過八%的「好漢坡」,來到三地門鄉全屏東最高超商-頭目小7。

頭目小7開業不到一年,原址是排灣族頭目的家,門面鑲有太陽神圖騰和頭戴鷹羽毛勇士雕像的超商,結合原住民元素成為超商特色。原住民的木雕都很生動的,為了避免女性消費者不好意思,刻意把「重要部位」用短褲擋住。

三地門頭目小7是車友騎行山路前必到之處,也是前進三德檢查哨最後補給站。出門前還沒用過早餐,簡單果腹之後出發,騎向霧台、神山賞櫻花王趣…

三地門鄉原地名的排灣語是「地摩兒」,清朝時漢人稱為「山豬毛」,日治時代稱為三地門,民國八十一年正名為三地門鄉。排灣族為主的三地門村到處可見百步蛇、陶壺為主的圖騰。

三地門村規劃後已成工藝村,鄰里依專長編配特色原住民工藝品,讓遊客想看什麼容昜找。

三地國小旁新建成彩虹屋,幫助原民小朋友課輔之用,這是國人樂衷投注福利彩劵盈餘所建。

三地門鄉推動藝遊三地門觀光產業系列活動,鄉公所從大年初一到初五,在地磨兒藝術公園、文化館舉辦原味美食、手工藝DIY、歌舞表演及石板屋文物展示。

台24線24公里路段,很多遊客到此都會留影的地標。

一路直騎而上,來到山豬毛與居高二家海拔最高的餐廳。

一圈又一圈的上坡路段,遠方是寧靜莊嚴的達來教會,前往三德檢查哨必經之路。

霧台櫻花是台灣最南方的櫻花,受盛名之累花期間吸引上千人次入山,民眾為了爭睹嬌豔櫻花,車潮湧入寧靜小村,常常在部落裡造成塞車。

只有騎著機車或是單車族卻能通行無阻。

來到三德檢查哨,車友在此最後休整,再一路騎上霧台的前哨地-神山。日前發生民眾騎單車掉落山谷的意外,檢查哨值勤員警特別提醒下山經二十九、三十四公里處一定要小心減速慢騎,避免意外發生,還需勞師動眾前往救援。

員警順道提醒,冬天的山林最容昜著火,為防止山林大火,遊客(車友)一定要有公德心且注意山林安全。

接下來就是面臨連續爬坡,直上海拔714公尺的霧台神山村,無數車友就從這裡騎上漫漫征途。

台24線的林相非常有特色,發現楓樹林、聖誕紅、杜鵑花、櫻花隨海拔爬升各有不同。


亞熱帶氣候的屏東不常見楓樹,大多種植山際邊的楓樹林每逢秋冬,楓葉會從綠轉紅,天氣越冷就紅得越漂亮,也是一種賞楓葉的另類體驗。

楓葉最後繁華落盡,留下一地令人讚嘆的楓紅…

左轉往德文村,右轉往霧台,千萬別搞錯!

時間不到十點開車上山的遊客越來越多,神山及霧台並沒有大型停車場,過多車輛上山一定會造成塞車。

來到台24線二十九公里處,剛剛值勤員警耳提面命的地方!

停車遠眺舉目所及正是一片崇山峻嶺,台24線風景雖美遊客賞景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身及別人的安全。

據報載車友疑似下坡路段衝太快,煞車不及…

處理員警與消防人員合力拉著繩索,因為坡度實在太陡,消防人員得小心翼翼,還得一邊割除樹枝和雜草,好不容易才安全解除危機。

最近裝上去的減速標誌提醒開車或騎機車、單車的用路人一定要小心。

重建道路工程在昜崩塌路段施作明隧道,以保護路基安全,當然要花更多工程經費。

霧台的山路是我走過最心驚膽跳的山路了,八八風災把霧台鄉聯外道路摧毀的很徹底,重建工程仍在進行中。


歷經1023天的施工,屏東縣霧台鄉谷川大橋於去年10月5日通車啟用,谷川大橋歷經三年多時間興建,總經費為7.1億元。公路總局歷經三年工期完成嶄新大橋,以照顧偏遠山區的住民。

有些車友真不道霧台鄉在那?只要沿著紅線騎行(都上坡)翻過霧頭山後就是神山部落,再騎進去就是櫻花原鄉-霧台鄉。

搭上全國最高橋梁霧台谷川大橋為賣點,與德文部落同樣海拔八百公尺高的霧台鄉,已成台灣南部新興的旅遊景點。

霧台最有特色的伊拉瀑布群串連霧台瀑布、飛龍瀑布、阿禮瀑布、長虹瀑布等,各自展現不同特色的風貌。可惜現為冬季枯水期,瀑布群景觀只能在夏天大雨過後再現。

騎下谷川大橋再騎過布篤蘭橋接著又要開始爬升了!

這裡剛好是34公里處,也就是神山一路下滑最後路段。

繼續騎走,一方是山壁,另一邊則是懸崖山路景色,都是無止盡的上坡啊…

隨著山勢越騎越高,遠方層層疊疊的山峰就是霧台山。

舊式明隧道已經與山林合為一體。

騎過這風口,就能抵達神山部落。

神山社區的入口造景,「山字型」的石板非常有特色。

神山愛玉冰是遊客來到神山一定要吃的經典美食,也是造成假日塞車的主因…

神山愛玉冰門口這棵櫻花是霧台第一株櫻花,據說是遊客上山賞花的指標。

每年農曆過年前後是原生山櫻花盛開花期,霧台櫻花更是北半球最早開花的櫻花。

現在霧台不啻有櫻花,家戶在門口種起桃花。

盛開的桃花並非艷麗奪目,但是含苞待開,更能展現生命力。

神山岩板巷,全部由岩板組成的步道與石雕,走在上面,原味十足。



除了神山愛玉前的山櫻花之外「神山第一家」門口的粉紅吉野櫻正盛開中。


我在岩板巷中穿梭,納悶為什麼國旗與菲律賓並列,神山阿媽告訴我們這是有故事的…
阿媽告訴我神山居民以魯凱族為主,台灣早年運動長跑健將都出自於霧台神山,門口這位得金牌的選手就是她先生「康良夫」,曾經是省運(全運會)五千和一萬的雙料冠軍,多次代表國家出國比賽,更是我國第一位原住民國際長跑國手,在菲律賓亞運拿下金牌。

阿媽又告訴我路口「運動之家」,也是長跑國手,神山部落沒幾戶人家,據說只要拿下霧台鄉運長跑前三名,等於是區(省)運的前幾名了!

神山部落目前最知名的運動員是在2009年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打進世界冠軍賽的小國手歐晉。中華隊最後一戰力拼美國組冠軍,很多人都忘不了皮膚黝黑,眼睛又圓又大的魯凱族投手歐晉。可惜中華隊被美國隊趕上,無法重返冠軍榮耀。

玩的不亦樂乎的小朋友就是歐晉的堂弟。

神山愛玉店位於海拔714.9公尺,為了吃一碗愛玉騎了一上午的連綿山路,真是不虛此行。

石板做成的「價目表」,五年我初上神山,從一碗二十元的愛玉開始吃,到現在一碗三十元,神山海拔不變,神山愛玉已經漲了十元。

減少排隊浪費時間,一定要先確認數量後再寫好單子方便店家收錢,然後拿號碼牌取用愛玉。

基本上愛玉是一樣的,只是依顧客口味而調味而已。

一樓經常都是人滿為患的,老顧客都知道二樓才是品嚐愛玉賞風景的好地方。

二樓品嚐愛玉冰還有木雕可以欣賞。

好吃的神山愛玉,我最喜歡小米口味。

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小米。

坐在二樓陽台可以俯瞰神山台地,遠方山頭是德文山,翻過山就是高雄市!
傳說從前北大武山與德文山在比誰比較高,爭吵不休,驚動了天神,於是天神約定,比輸的一方要降低,從此不得超過對方,在天神丈量後,北大武山勝出,如今英名神武位居列為「台灣五嶽」之一。

原味十足的廁所,魯凱族母語發音的廁所千萬別走錯。


如果覺得口味不錯也能帶些天然愛玉子回家親手試試。

神山部落最美麗的景點---耶穌聖心堂,誰說「神山」沒有神?神就在這裡!

聖心聖前有一棵櫻花仍未盛開。

去年此時我在盛開櫻花樹下留影,時間過的真快,又一年過去了…

聖母像抱著小耶穌也在地魯凱化,戴上象徵尊貴的羽飾、百合花。

教堂內部也特別不同,全是木刻的人形小椅。

裡頭的坐椅相當令人感覺莞爾,是一排排原住民的雕像造型。

全都穿著魯凱背心的原住民座椅塑像,手工編織的背袋用來裝聖經,臉部朝向講經台,有著「洗耳恭聽」聖訓福音的意涵。

純手工的木雕椅並不舒服,座位小避免做禮拜時會睡著,萬一打呼是很失禮的事。

接著騎行上山,先到櫻花最密集的路段賞花,來到霧台鄉人口最密集的霧台村。
霧台鄉位於屏東縣最北,南接瑪家鄉,東鄰台東縣,北與茂林鄉相接。八八風災之後約有一半鄉民已遷居至山下永久屋,全境最高處為霧頭山,海拔2822公尺。

來到霧台鄉到處都可看到魯凱族的雕刻、立體圖像彩繪、建築等,每個圖像都是有故事的。

霧台種植的櫻花是台灣原生種的櫻花,霧台位置緯度較低,故櫻花較早開花,花期約在一月底至二月底。

霧台的櫻花高度不高,路旁就能抬頭賞櫻。

緋紅的櫻花正盛開。

遊客只要抬頭一望就能欣賞到美麗的山櫻花。

霧台鄉人口大約三千人,土地面積有二七八.八方公里,都是坡度陡峭的山地,農業僅限少數的山芋栽培,霧台鄉民風純樸敦厚,自成一寧謐的小世界。

霧台(Wutai)地名由來意指萬山環繞,終年白雲悠悠之地,且部落住家依山勢居住,遠看像似一處處的台地,而有「霧台」之名。

魯凱族傳統社會區分貴族與平民兩個部分,貴族享有神話上血緣之優越性及土地所有權之經濟特權;平民則以發展個人領導能力,農產豐儲以及通婚等方法來提昇地位。

台24線霧台至阿禮村路段,終年雲霧繚繞,部落四周有許多野生自然的山櫻花生長。

沿路種植許多的櫻花、桃花、李花,一眼望去紅櫻白李把山地部落點綴得非常幽雅。


海拔接近1200公尺居然還有「工寮」,內部還有霧台的「私房觀光景點」。

依山勢建有停車場,開車一路上來也好停車。

停車場上有塊巨石,這是霧台鄉私房景點。據說是當年「省運」舉行前點燃「聖火」的點火處。

獲得主人同意下入內參觀,耕心工寮是霧台鄉裡最高的民宿位於海拔1200公尺。

在此回顧剛剛一路騎行的山路,不知不覺就騎到那麼高了!

內設有客房,衛浴俱全,是山友住宿的好選擇。



看見山壁上的題字,應該是合宜宗教靈修同好住居。

工寮主人正準備石板烤肉。

主人日曬咖啡豆,採收日曬的咖啡豆略黑,等去外皮後再去殼,再烘焙後就是可以研磨沖泡的咖啡了。

到處都是筆筒樹,廣泛用於園藝用的蛇木盆、蛇木柱、蛇木板、蛇木屑等。

筆筒樹常見於遠古侏儸紀時代,在國外蕨類植物相當稀少,大多數國家都將其列為保育類植物。

越往高處騎行發現更多櫻花。


賞櫻何必到遠到阿里山,騎單車來霧台神山就有了…

近拍的櫻花。

略騎一陣,看著路旁電桿,不知不覺我前進到阿禮部落了。

公路總局的警告標誌,請一般民眾及遊客要考量自身能力前往。目前往阿禮方向道路雖然可以通行,因風災後受創嚴重,工程及管理單位希望民眾非必要不要上山避免困擾。

前方就是著名阿禮大崩壁,台24線目前也只能修到這裡而已。因為八八風災的關係,造成霧台山區崩塌及道路中斷,霧台對外交通也因此封閉好長一段時間。

騎行到此真的要留意自身安全,畢竟這裡離最近的霧台派出所還有十公里山路,只有二名員警值勤的派出所有鞭長莫及的感覺。要不要騎到那麼遠?一定要量力而為…

台24線46公里處的吉露村風災過後邊坡滑落,經評估居住地有安全疑慮,不宜居住。消失的吉露部落,只剩下說明牌。

對面就是大姆姆山,風災之前霧台原住民的果園、茶園的所在地。

霧台山區為聚落之地,周遭均屬國有林班地和山地保留區,加上交通並不是很方便,所以自然景觀仍維持原始風貌。


山上高度越高,天空更是蔚藍,這裡只有群山環抱。


原鄉部落真是好山好水,如果山林不再有危機,這裡真是生活與休閒的好地方。

遠處隱約看的見井步山,站在這裡除了鳥叫聲之外,一點都沒有城市的喧囂。

回頭遠望霧台彷彿來到了國外旅遊,來到生活緩慢的山林部落一定要放慢步伐,才能了解神山、霧台之美。

河谷下方就是大武村。

往更遠方向看過去就是小鬼湖,翻過山就是台東縣境。

看見氣象萬千的雲層盤聚,雖未見壯麗雲海,騎行這一趟真是值得了!

騎返來到44公里處,這裡是賞櫻花的「熱區」。

應該說這裡就是「櫻木花道」吧?


騎上霧台賞櫻花最好遠離人群,多騎些山路不啻可以看到大規模的櫻花,更可以輕鬆又愜意,悠然又自在的賞櫻花。

全部都是好亮好美的櫻花。


櫻花花海中還有不一樣的白花?

端詳一看,居然是我們的國花-梅花。

滿山滿谷的紅櫻花湧現眼前,不感動也難…

枝頭盛開的櫻花。

藍天為背景的櫻花,櫻花顯得神采奕奕。

路肩早開繽紛飄落的櫻花。路面有著落下的櫻花,一起入鏡也很美!

發現路旁早來佔位的照相大師。

相當美的花型與高雅的顏色,難怪這麼多人為它著迷!

我仔細找尋花簇之間跳躍不停的綠繡眼,期望在樹枝裡發現身型嬌小的綠繡眼…

從「大砲」鏡頭拍下的冠羽畫眉非常生動,據說山櫻花的蜜汁是綠繡眼及冠羽畫眉的最愛。

看完「賞櫻熱區」的櫻花之後,覺得肚子餓了,下滑來到「烤肉達人」名店。「烤肉達人」正在為上山的遊客烤肉,生意不惡大排長龍哦…

霧台不啻有好吃的愛玉冰,騎那麼遠,光吃愛玉是不夠的,還要來根原味香腸、石板烤肉。

如果還真的沒有吃飽,也有窯烤原民風味的披蕯。

魯凱族傳統婚禮中男方迎親時男方要準備二個轎子,由伴娘抱著新娘坐一台(白色),另一台由頭目的夫人乘坐,在女方家上轎起程至男方家,當然是全程不落地,所以原住民的體力都很好。

接下來停好單車,沿著彩繪坡道用徒步緩慢的遊走霧台部落文化巡禮。

一路都是上坡再上坡,過年後騎車果然很吃力,望著路旁石板豪宅,真佩服能把建材運上山來蓋成豪宅的決心與經濟力。

魯凱族是一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階級為世襲制度,但可以因為婚姻關係而提昇。

岩板巷深處沒有圖騰的民宅是最基層的「平民」。

拾級而上來到霧台頭目的家,就是當地魯凱族人的總統府,千萬不要以為大門開一半就可以闖進去!

切記要尊重風俗民情,沒有家屋主人的允許,請勿隨意進入民宅,請給予原民文化的尊重。

自從谷川大橋開通後,有越來越多遊客重返霧台,當地民宿業者帶領遊客深入石板屋,讓更多人了解最美的原民傳說。

解說活動中場還能品嚐在地的小米煎餅。

還有吉拿夫。

魯凱族美食之一的吉拿富是一種用小米粉或是糯米粉包裹肉類的美食,最外層以芒草紮好,外型呈現長條狀。來到霧台一定要試試,不然真的白來了!

小米煎餅加吉拿夫就是最棒的享受。

假酸漿葉包裹在小米或糯米的外緣,一起吃下具有助消化的功效,就算吃多了也不會有脹氣的問題。

擔任導遊的魯凱公主親切與遊客合照。

魯凱族最大的象徵就是會住家牆面裝飾各種雕刻,表現這個家族的地位象徵,不是隨便可以裝飾的,都是具有意義的。木雕上方加「蝴蝶結」的裝飾,代表這戶是「頭目級」!

魯凱族為台灣原住民第六大族(約一萬多人),是南台灣高山大族之一,族中傳統的原始藝術一向享有盛名,原住民圖騰充滿文化之美。


原木雕刻不能帶回家,有魯凱族特色的傳統琉璃珠,採用紅、綠、黃、白搭配藝術品,是遊客可以帶下山做紀念品的。


頭目家屋外總是有一大庭院,當部落有重大事項需要由頭目向族人宣佈時,族人便會在頭目家屋前集合。
二塊大石板分別代表男頭目及頭目夫人,並以日文記述頭目家族日文發音,以彰顯昔日頭目的戰功與份量。

魯凱族的圖騰都會出現祖靈、守護神、百步蛇。「精神柱」上方的老鷹象徵家族永恒不變的榮耀。

山地村落最大的建築通常都是教會或教堂。霧台族人發願要蓋一座新教會,長老教會發動募捐並集體動員花了三年,一磚一瓦純手工打造的新「原」味教會!

遊客來到此都會被這座雄偉壯麗,磅礡大氣的石造教堂所感動,因為它是屏東最接近上帝的教會。

每到作禮拜的日子,族人就會循著鐘聲來到教會…

下方就是有六個年級(六個班級)學生計有四十一名的霧台國小。

往下可以看到霧台山谷中著名櫻花王的家,等一下再前往賞櫻花王。

從教會往板岩巷走,前往霧台「山豬王」的家。

我在板岩巷中盡情參觀,發現魯凱原住民住家最大特色就是庭院宣示家族能力。
山下漢人社區的房子外型相同,魯凱原住民則是把家族能力展示出來,一到他家就知道這戶很能打山豬或雕刻、跑步,藉以宣示家庭在部落中的地位。相較平地人開名車拿名牌包的自我展示一樣!

這戶一定很能打獵…

門口山豬壁畫的獠牙還能拿來給客人掛衣服。

有百步蛇圖騰就是「世襲罔替」的貴族。

這戶一定很好客,歡迎來喝酒!

板岩巷最好不要騎單車,慢慢走,更能看清楚霧台的部落文化。走過岩板巷,盡頭就是山豬王的家。

有五朵百合花及山豬壁畫的二層樓房就是魯凱族獵人,人稱「山豬王」龍尺武的家。

據說龍尺武從小就會獵山豬,是部落裡公認的山豬王,門前的五朵百合象徵魯凱族獵人的最高榮譽,因為要獵到五頭公山豬才能戴一朵百合,同時獵得二頭山豬才能戴第二朵,五朵百合已經達到最上限。

站在「山豬王」家門,從房子四週邊上滿滿的山豬頭骨就知道「山豬王」真是「獵」功彪炳的天生好手。

據說「山豬王」龍尺武生平至少獵過兩千頭以上的公山豬,門口掛的還只是一小部份。龍尺武雖是平民,在部落享有崇高地位,從門口有5朵百合就能看出。

為什麼門口山豬頭骨只有尖獠牙?據說母山豬要哺育小豬故沒有獠牙,遇到獵人時會逃命以保護小山豬,公山豬,需保護勢力範圍及抵抗故擁有一對鋒利的獠牙,一般來說「山豬王」只會捕獵公山豬,也有保育繁衍山豬的觀念。

很多遊客來到「山豬王」的家,一直問「山豬王」在家嗎?還是外出打獵了?

非常扼腕的事發生於2008年12月初,非常有經驗的「山豬王」外出捕山豬,卻不慎跌落山谷,縱橫山林的「山豬王」因為捕山豬而不幸喪命,不幸的消息傳來魯凱族人都感到十分難過,更是霧台部落的一大損失!

為了紀念「山豬王」,族人在門口建置了當年「山豬王」捕獵而歸的雕像,讓遊客與其後代細數當年的英雄往事…

如今已不復見「山豬王」身影,後人保留使用過的長茅獵具,陪伴數也數不清的山豬頭骨以証其威。

從「頭骨」大小可以推斷「山豬」體積大小,獠牙都已經被取下。

後人利用山豬獠牙製成紀念品。

「山豬王」的後代也不枉先人,這幾天也捕獲一隻山豬,宰殺之後保留毛皮待曬硬後再裁製成山豬衣。

現在的山豬獵人已不再以獵犬或山槍打獵,改以設置陷阱的方法來捕捉山豬。

參觀完「山豬王」的家,離去前再欣賞「山豬王」家前的一片緋櫻。

盛開的櫻花艷麗奪目,枝頭含苞待放,更能展現生命力。


魯凱文物館裡面收藏品具有相當年份,甚至可以列為百萬元級的原民古董。

霧台社區最高學府「霧台國小」,每兩年一次的聯合豐年祭通常是在霧台國小舉行。

魯凱族豐年祭時族人依習俗搭起高十餘公尺的大鞦韆,讓部落未婚青年男女盪鞦韆,互訴情懷。

男生負責拉動鞦韆,男生可不能上去盪鞦韆喔!為了體驗這種感覺,我上去試試…

再次走進岩板巷盡頭就是櫻花王。

人潮一波波出現在霧台山谷地,遠遠就能看到桃紅色櫻花王,據統計春節起每天吸引上千人次到霧台,「櫻花王」已成為熱門賞櫻景點。

這裡正好可以看見台24線上大排長龍的車潮,都是趕著去賞櫻花的遊客。

櫻花王桃紅色的櫻花朵朵開,微微山風吹來,緋櫻隨風搖曳,顯得更夢幻。

今天繞霧台一圈,只有這一棵櫻王開得最美最繽紛,吸引不少遊客拍照駐足。

有遊客每年都上山來看櫻花王,有人說每年都很漂亮!

當人潮開始聚集,櫻花王的主人現身為遊客導覽…
櫻花王主人杜老闆說,櫻花王是他父親三十一年前買來一棵櫻花樹,種在自家庭院,由於定期修剪及管理,櫻花樹隨著支架生長延伸到屋簷,更帶動霧台種植櫻花的風氣,甚至於被評選為「櫻花王」,吸引遊客駐足評賞。

往年都讓遊客自由觀賞、拍照的櫻花王,屋主杜先生開始收取五十元的清潔費用。

開得紮實飽滿,嬌豔、的櫻花。

櫻花王的位置很剛好,高度相當適合拍攝,不用辛苦的仰著脖子或著墊著腳尖就能拍下照片。

杜先生解釋,因不少遊客踩上石板屋頂、桌椅,甚至踏壞岩板屋,人潮也影響鄰居平靜的生活,從今年起酌收清潔修繕費用,維護賞花景點。

50元可以抵消費的作法還可以接受,左右鄰居在旁開設「櫻花王烤肉」,吃烤肉又能賞櫻花也蠻不錯的。

有遊客好奇的詢問是不是真的「山豬肉」?

杜先生說:現在都是在「山上」養的豬,真的山豬肉很硬,遊客是吃不下去的。

研究一下簡易價目表,「消費抵入場」的管理方法,杜先生還挺有頭腦的!

一路來到霧台,只要能拍下美美的照片,就不介意屋主酌收清潔費了。

杜先生還準備了霧台特產肉桂香茶,香溫的肉桂香茶一杯二十元很值得。在櫻花樹下喝香茶不但好喝且「原」味十足。

看完美麗的櫻花王,今天霧台之旅接近尾聲。

兩線道加上路邊停車的車輛,擠在神山小路一起大塞車,對比之下,騎機車或騎腳踏車,反倒不用受塞車之苦。霧台鄉公所也呼籲遊客遵從部落的交通指揮,留給下一個遊客乾淨舒適的賞花環境。

下山前返抵神山,烤肉攤來吃點神山烤肉。

石板烤肉更對味。

幾條香腸,再切上一盤山豬肉,餵飽自已再下山。

老闆特別介紹紅藜農作。

紅藜大餅。

切開來就能下肚!

小米蛋餅。

平地絕對吃不到的小米蛋餅。

山上的烤地瓜。

算算時間我也該騎上歸途了,再看一眼台24線上絢麗的櫻花…

重返台24線,我騎上回程。明年此時,我還會再來…

回頭再看一眼谷川大橋,遠在山後的霧台、神山、阿禮雖是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仍有我滿滿的騎尋櫻花的記憶。

谷川大橋通車之後讓霧台鄉開始對外有密切接觸,迎接大家來霧台遊玩,感受霧台之美、魯凱族的歷史故事、當地風味餐的饗宴、藝術創作等,來到霧台有許多聽不完的有趣故事,以及當地藝術創作的延續,都等著大家一同來感受…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