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嶺騎士團】-滿足你對陡坡的渴望【86:西子灣-十八王公】

120739289 wrote:
AC級 路線紫和路正走...(恕刪)


終於輪到紫和路囉~惡夢啊!!
fuline兄,改天再來一趟吧!!十一月天最適合騎車囉!!
孤鳥入山秋未冷, 雲低志高獨奔馳; 窮山不見雙棲伴, 人間仙境何處尋。...

120739289 wrote:
現在要介紹的是三峽三上白雞山系列,紫和路正逆雙走及紫薇森林、 三峽鳶山


蘇大兄:跑來三峽了
沒有順道來鳶山天山寺,真想看看天山寺的坡有沒有34%
這回好像還沒寫完
題目是紫和、紫薇、鳶山
只寫了紫和
其他要看下集了嗎?

小岳兄:歡迎來騎車啊!
現在和老婆大人協調過
週六是我的、週日是她的
所以以後週六找我騎!有空有空
所以啦!最近忙完後,找一個週六要騎大滿貫
三峽-羅浮-關西-內灣-宇老-玉峰-北橫-三峽
另外,數碼天空正+逆,別忘啦!
fuline wrote:
蘇大兄:跑來三峽了沒...(恕刪)


呵呵!我是去了三峽,不過那是一年多前去的啊!我在這一篇專欄,主旨並不是要PO當期的遊記,而是慢慢的介紹各地的路線,因為最近正逆雙走紫和有些熱,我就想該PO白雞山路線出來分享給大家,喜歡的就參考一下囉!至於天山寺,我保證我一定會去一趟的,我相信fuline兄的評估,但如果有確實數據,總是會解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dannyunique wrote:
終於輪到紫和路囉~惡...(恕刪)


紫和路應該會慢蠻為大家所知曉,因為總有一些人會對紫薇有些欲求不滿才是,這時就該紫和路上場,所以就把他的數據推出來與大家分享囉!
fuline wrote:
以後週六找我騎!有空有空
(恕刪)


哈哈~中車毒越來越深了喔~!!
改天就會和老婆商量兩天一夜囉~您慘了~拋家棄子的無情漢又多一個囉~
孤鳥入山秋未冷, 雲低志高獨奔馳; 窮山不見雙棲伴, 人間仙境何處尋。...
蘇大兄:昨天下午挑戰橫龍古道不落地
果然有AB級的水準,古道2.5-3.5K附近,應該有30%以上的連續長坡,騎到快哭出來
還好過4K的最後農家,坡度就緩和些,否則能不能完成不落地還難說咧!
從汶水入口的雪霸遊客中心出發,原打算用4-4.5小時(含休息)來完成
沒想到比預期順利些,3小時40分即回到遊客中心
完成橫龍不落地,很開心
感覺比數碼難好多
fuline wrote:
蘇大兄:昨天下午挑戰...(恕刪)



fulin兄果然了得,橫龍要不落地,除了腳力、體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完成的意志,能完成橫龍古道,一般的陡坡在fuline兄腳下都會變成游刃有餘的,或許fuline兄開始會想測試自己的陡坡極限也說不定,我能爬多陡呢?那先去姑娘廟試試,順便也把汐止雙嬌一起收服吧!


--------------------------------------------------------------------------------------------------------


現在繼續介紹逆走紫和路(白雞山登山步道)


ⅤⅩⅤ: AC級 路線逆走紫和路
路線參考:逆走紫和路

簡介:

白雞登山步道到山頂,由顯應清水巖橫牌開始算起,全長約2.17KM,與紫和路相比,少了紫和路的第一段緩波段,開始就是緩陡直上,如果紫和路是向光側,那白雞路就是背光側了,整條路的氣氛不良,盡是腐爛的落葉味道,路面陰濕有青苔,不過因為是水泥橫紋路面,雖然有打滑一小段,但還不會很滑。


白雞路騎乘感覺蠻像下雨後的水田六曲窩道路,但氣氛差很多,沿途直上連續坡,印象中只有一段比較硬,其他的多是迂迴的髮夾灣,緩時比紫和路緩,陡時又略勝一些,屬於緩陡交雜的不連續路況,說不連續,又比數碼連續,說陡,陡段因為不長,壓迫力就還好,且有明顯的休息點,而且到後段明顯較緩,屬於前緩陡、中很陡帶連續、後緩的山路。與紫和路的前緩後陡是不同的,若說勝紫和,就勝在路況不良,要提高專注吧!


其中最困難的是中段的連續段,長度約1.1KM,平均坡度約20%,最陡瞬間坡度當在30%-34%之間,平心而論紫和路爬起來比較累,但白雞路不落地會難一些些喔。






















120739289 wrote:
或許fuline兄開始會想測試自己的陡坡極限也說不定,我能爬多陡呢?那先去姑娘廟試試,順便也把汐止雙嬌一起收服吧!


蘇大兄:橫龍不落確實是很大的挑戰,其實只要撐過2.5-3.5K的連續坡就差不多了
感謝您的資料與指引,蘇大堪稱「陡坡達人」
永豐路爆心跳的陰影仍在
所以您的AA級路小弟線暫時是不會碰的
姑娘廟...再看看吧!或許那天永豐路「輕鬆不落」游刃有餘時再來說吧!
倒是想來一趟「夫婦山不落」
記得六年前騎我的破125(機車)上夫婦山
當時後段還是石頭路咧!
ⅤⅩⅥ: BC級測試坡西子灣十八王公
路線參考:西子灣十八王公

簡介:
十八王宮全長約107M,依網路資料查得爬升約24M,所以平均坡度約22.5%,是屬於前段較陡、中段緩,後小段又稍微抖起的坡道,前段約25M,坡度應當有26%,中段為較緩坡約50-60M,坡度當在20%,而最後一小段坡度與前段相仿,約也是26%,是一條全線長約100M連續型爬坡道。

整體而言因為長度不長,總和而言騎乘感蠻像土城的承天好漢坡,只是承天好漢坡全長約250M,相當於2.5條十八王宮......

















蘇大兄:好久沒看您發文了,這篇陡人專文沈底好久咧
去年中和戰將山友徐老師約騎紫和正逆,原想第三回可以輕鬆完成
沒想到路面潮溼,紫和正落馬,逆行就放棄了,回頭騎熊空越嶺
是長緩坡騎得也不輕鬆
接下來介紹三峽的鳶山三線【公園線、中園線、天山寺線】


ⅤⅩⅦ: BC級三峽鳶山【公園線】
路線參考:三峽鳶山【公園線】

簡介:

公園線或許稱之為鳶峰路線,應該會使人更容易理解才是,不過在此還是用公園線好了,公園線的入口在三峽仁愛街與鳶峰路的交會處,它的正式名稱為鳶山登山步道。此步道全長約2000M,共可分為兩段爬坡來觀察,

第一段爬坡由步道入口到中段民宅結束(因為過民宅後約有300M的緩平坡休息),此段全長約820M,平均坡度約11.5%,坡度約莫與烘爐地的爬坡段相仿,不過這裡的坡以連續直上居多,所以實際爬坡時應該會比烘爐地的髮夾灣坡來的難一些,基本上有髮夾灣的坡,可休息的點會比較多,難度也會下降。而此段最陡處應該是出現在剛上行時,網球場旁的一小段約20M-30M的爬坡,坡度或許有18%,因為這是今天爬的第一條路線,所以我預定以2*7的感受坡度的回饋力量。

中段為過了民宅之後的緩平坡,約有300M長,有一涼亭名之為謁仙亭,過後開始攻第二段爬坡

第二段爬坡由過了慧悾慈惠堂之後的髮夾灣開始算起,至鳶山公園相對高點為止,途中會經過鳶峰亭,全長約800M,平均坡度為14%,其中最為人所知曉的的一段,就是過了鳶山咖啡之後的連續爬坡段,此爬坡段約170M平均坡度約19%,最大瞬間坡度約23%,其實15%-23%的坡一般而言並不會很難,而在鳶山會令人映象如此深刻,最主要就是因為他被當作小魔王擺在最後一段,尤其在經過鳶山咖啡前約600M的連續爬坡之後,直接接上末段陡坡,因連續趕才使它的壓迫感及難度上升。

整線鳶山公園線的平均坡度約10.5%----2KM,但扣除緩平坡之後的主要爬坡段,長度約1600M----坡度約1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