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大佳迎風段-台北港來回初體驗

剛剛有看到一篇說
南崁溪自行車道 9月會整條通到竹圍
如果如期完成 來規劃一下O型路線
順便漫遊行經景點好像也不錯
9月通車?

南崁溪公園自行車道因設計不良,荒廢已久.

昨天在01還看到住南崁的車友在抱怨:騎南崁溪自行車道很多路段
都損毀沒法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4029505



------------
竹圍>南崁溪公園自行車道>桃園...

桃園從林口泰山新莊>台北...萬壽/青山/大科..這幾條山路都很危險.

反而桃園>鶯歌河濱>新莊>台北...會比較安全



我知道那條自行車道
簡單來說 就是一次性預算下產生的怪物
預算花完了 通常會選擇放著不維護
其他也常隨便找條車子在走的路 畫個自行車圖案當專用道
讓我想起桃園-鶯歌那段 也是很多地方宛如被廢棄一樣

其實我是看到今年7月的新聞
消息說打通後9月能全線通車 但"現在正上網發包"
就有在想冒著生命危險 跑一段從八里到竹圍
經過桃園 最後到大漢溪河濱道的O型回到華江橋
主要是想親眼見證 看那條道路會不會隨著開通
感受到跟之前不同的用路體驗

當然為了不要冒太大風險
還是會等正式消息出來 才會再去探險
畢竟那條從朱先生的時代開始
就為了地權問題 延期到現在了

worship wrote:
她64歲 徒步登山她...(恕刪)



看來令堂是個很小心的人哪!這是好事耶!出門在外無論跑多遠還是小心為上!!總是有好處的啦!
yubruce0707 wrote:
看來令堂是個很小心的...(恕刪)



就是知道她是很小心的人 才會想碎碎唸呀
我沒去過西濱 都知道那邊的車流不適合她
快速道路與港口區 大型車超多 速度也不算慢
所以我跟她出門 事前規劃路線都要很仔細
上次她跟我去北海岸 也是這種感覺

不過我也是很小心的人
所以也會提前跟她打手勢
幫她注意與其他來車的死角
只要能安全回來 最後心情愉快就是大好處了

worship wrote:
我知道那條自行車道簡...(恕刪)


看到此讓我心癢癢,也很想去試試!但想知道不知您有否相關地圖可查看?當日到十三行後被那些圍起的工程路障給搞亂方向,所以想請問worship大是否有較詳盡的地圖可供參考?!多謝!

worship wrote:
就是知道她是很小心的...(恕刪)


實在羨慕有願意一起騎車的老媽,記憶中我只有小時後給媽媽載,長大後也沒機會跟她一起騎車,現在更沒機會了!幾年前她已離開我先回來處去了!所以雖然老媽會讓你想碎碎唸,不過還是一種幸福啦!至少對我而言!
yubruce0707 wrote:
實在羨慕有願意一起騎...(恕刪)



幸福是一回事 騎在危險道路上是另一回事
東西放滿滿的自行車 遇到事故反應不易
為了能安全回家 一路上是不能鬆懈的說
我回文所說明的情況 是我對此一原則所產生的些許焦慮
如果我看到像我們一樣的車隊 我不會羨慕而只會憂心

港口,工業區,以及聯繫道路 都是大型車的常出沒的路段
不尊重路權的駕駛遇到一次 很可能就不用再一起騎車了
我從小騎自行車開始 就偶爾遇到不少不守規駕駛的準事故
容易產生死角的車種,車況 都會讓我想避開
以西濱來說 我也是確認假日大型車是從桃園往八里走比較多
才願意成行的 (下罟子漁港->掩埋場 這段沒辦法避開西濱)


yubruce0707 wrote:
看到此讓我心癢癢,也很想去試試!但想知道不知您有否相關地圖可查看?
當日到十三行後被那些圍起的工程路障給搞亂方向...(恕刪)



你引用的那樓 我討論的是南崁溪自行車道
不過你又談到十三行 我就不能肯定你要的答案呢
我就分別講一些簡單的想法吧 如果需要深入可以再討論


1.強烈建議"不要"去南崁溪自行車道

從這張簡圖 可以看出許多人抱怨的理由
光是龜山到南崁路一段 這段就要繞好多次替代道路
更別說從竹圍騎到南崁路一段這裡了 不走省道肯定得繞來繞去
除非你像我一樣是去探險 否則騎這種斷斷續續的道路實在不建議
如果你覺得還是很想去 我可以再去google抓一些街景指出大概的位置

如果你想從台北河濱出遊 其實就近就有很多可玩的
以下是我決定出遊地點時 常看的相關地圖與導覽
台北市河濱腳踏車道導覽圖
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導覽圖
新北市分區旅遊文宣


2.往下罟子的自行車道入口 分別在橋的兩端

其實五樓大神的圖詳細很多
簡單來說 你當時穿越工地
或是從105繞過去 並找到領港大道旁的河道
就可以延著河道 找到正式的入口了
在台北若是失去方向感 可以趕快找條河來修正
若是觀光規劃道路 還會有路牌與地圖給你指引

至於我的規劃方式比較愚蠢 可能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我多半只從遊記,圖片,街景,衛星地圖找蛛絲馬跡
由於外出後沒智慧手機 純粹用地理判斷方向與冒險精神解決
因此我至少會熟記兩條以上的路線 避免路上產生麻煩

以我的八里之行為例 挖子尾那邊有支線
是從別人的觀海長堤遊記 與衛星地圖判斷出來的
像遊記的照片中有一條從海堤往海岸線的路
我覺得海岸線方向可以走 就決定走這條成行了
為求保險 也記下了挖子尾聚落的大概走法

至於往挖子尾的自行車道入口 是在橋的右側
即使那整片工地都封死了 還是能從商港路繞過去
橋的左側也有入口 不過這條車道不會經過八仙的正門
我只有經過類似八仙後門的東西 最後從下罟子漁港出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