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8.10-11能高越嶺全記錄(屯原→銅門)

大蟒蛇變身小蚯蚓 wrote:

如果說武嶺是公路車的聖地.那能高古道的光被八表紀念碑就是我心目中的聖殿
響往以久的能高越嶺西進東出.終於有機會在維煌兄及休哥2位車友陪同下.在8/10.11兩天完成挑戰
讓我有機會一探這條讓我響往以久的能高越嶺古道



大蟒蛇變身小蚯蚓 wrote:

※後記:
本次越嶺實屬難得經驗.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屯原至光被八表沿途路況良好.雲海保線所及天池山莊有水源可補給。
2.光被八表至檜林保線所約4.5KM目前林務局已大致整理完成.路徑清晰
 檜林保線所前的大崩壁.路徑雖清楚但仍須小心通過。
3.檜林保線所後.有間通舖可住宿.前面空地亦可搭帳棚。
4.東段檜奇吊橋損壞.橋面15度傾斜.似乎也沒高繞替代路線.通過吊橋務必小心。
5.東段沿途咬人貓超多.大小崩壁也多.只要好天氣基本上通過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6.最後能高越嶺屬高難度的越嶺行程.務必結伴同行.且準備充份食物與基本飲水
 遇到狀況不明之路段。最好能先行查看再通過已確保安全。
更多照片請到我的部落格查看~
http://tw.myblog.yahoo.com/ng119/article?mid=18557&prev=18560&next=18279


今年在中視有看到【MIT台灣誌】在前幾年拍攝的【東進西出中央山脈,能高越嶺】紀錄片,麥導由花蓮進入天長隧道,再到能高古道的光披八表與西進攝影團隊會合,蔣偉文和另一組攝影團隊由台北搭車到南投,由南投進入能高,結局畫面就是兩組團隊在能高光被八表紀念碑前合影留念,為台灣紀錄美景。

之後的MIT台灣誌也有拍攝八通關古道紀實,麥導由玉里進入八通關古道,最後由竹山出來,竹山是清朝八通關古道之【前山】,花蓮為【後山】。 不過,麥導有說過『隨著溫室效應,風災越來越強,以前的古道都呈每年減少的狀態,今年能有幸紀錄到古道美景,以後不一定還存在古道。』

因此,感覺版主「大蟒蛇變身小蚯蚓」前輩就和麥導一樣,為台灣紀錄美景。


小弟除了有公路車,尚有登山車(1.95巧克力胎),若將來版主有計畫登一些「小山」,晚輩期待能跟騎,不知是否有榮幸 ?


PS:請教
我若給分給本篇版主,自己會失分嗎?
給分是額外給的嗎? (自己不扣分?)

謝謝。

alex0719 wrote:
都是大人了可以為自己...(恕刪)


死掉的騎士跟登山客比起來少之又少, 怎不見禁止登山客入山?
死掉的登山客跟駕駛人比起來少之又少, 怎不見高速公路禁止汽車進入?

大多數的人都覺得 "反正跟我沒關係, 就禁止進入就好了"
等到有一天外國人來騎車把照片登上報紙, 大家又搶著說是台灣之光. 莫明奇妙.

http://picasaweb.google.com/HsiuChe.Shih
換成你是林務局的管理單位及承辦人,
你也一樣會選擇公告禁止車輛通行(公務車除外),
因為以台灣目前民粹氛圍,如果你不禁,
下次再死一個人,
承辦人就準備被捉去關。
腦殘官員
只會剝奪人民的自由意志,根本走官僚的倒退路
單車也不過是個"工具"
憑哪一點和登山客不同?
今天我把單車背在背上,當做我的登山行李呢?
不行?Why?
所以連登山裝備內容也要管囉!
那會引起公共安全,容易引起森林火災的東西是否也應該納入不能攜入範圍
瓦斯爐,打火機是否也要禁!?
這可是攸關"大家"的生命安危啊!
但我可沒聽說過"單車"這項裝備,造成森林火災的案例喔!
腦殘官員們,你禁看看啊!

大家不過都是愛好山林的同好,為何要這樣劃分??



好棒的路線喔 ~

哪裡都會有意外,吃飯也會噎死人就不准吃飯嗎?

如果覺得危險在家看照片就好, 要去就自行評估,後果自負而已..........
假如一些狹窄到會車有困難路段,遇到徒步的登山客,老是要喊借過不會覺得很難過?
就這幾年騎林道的經驗,蠻多登山客是很自私的。
說什麼單車會破壞山林,難道走路就不會嗎?
不然那座山發生意外就禁爬,那台灣就沒山可爬了。
豬腦公務員加自私登山客!

竟然看到黃埔大背包.

竟然看到黃埔大背包.

竟然看到黃埔大背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