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_0501更新) 文武官員至此下馬 - 台中火車站

p205jack wrote:
沒有手還有腳

哈哈哈…Jack兄聽過”吃剩飯等你”這台客語言嗎?
北京話叫”好整以暇”.白話就是”老子有的是時間,就跟你慢慢耗!”

台客不來這套,吃剩飯就是儲備能量準備輸贏啦!
論輸贏得要有力氣,熱騰騰的飯還沒煮,說不定也煮不出來.
剩飯先挖,有吃有力氣.話不投機,一巴掌就下去了!誰還跟你窮蘑菇!?
這是台客定義的”行動派”.



p205jack wrote:
是我們的國民素質很差嗎?

是的.

p205jack wrote:
還是我們小番薯上面的基礎交通建設很差

No.

這兩個問題,Jack兄可上01汽車版的”汽機車七嘴八舌”分區去看.
從2020年的發文看到2022就可,不用到路口站崗,也不用做田野調查.
答案都在裡面.

p205jack wrote:
不然出門就有馬路如虎口的安全問題。

這從小老師就一直在交代,虎口卻有增無減.
落後地區確實很多路虎;先進地區的都是貓咪.
同是貓科,但差別很大.

p205jack wrote:
因環島自行車路線系統係由交通部統籌規劃

這是2022台版的世足賽嗎?環島的路線關綠空廊道何事?

難道環島南下到了湧泉公園要改走136上赤崁頂再由國姓往日月潭?
環島北上到了台中路口,左轉往民權路再接台灣大道越過大肚山往北接西濱?
叫交通部的僕役們騎一趟試試,可行的話就照辦!

所以…要吃剩飯?亦或是好整以暇呢?
對了,先把火車站周邊的環島標線跟指示路牌拆掉,免得混淆,自己打臉自己.

p205jack wrote:
麻煩交通部觀光局官員體恤民意

體恤個鳥啦!
有員外叫奴才體恤的嗎?
奴才割下小腿肉煮給員外吃才叫體恤,好嗎?

p205jack wrote:
民意在哪裡? 民眾的感覺如何?

會不會也來個公投呢?

這時,就是議員上場射門的時候了.
p205jack
您拋下了議員繩子下沼澤了,我可以上去了,耶,真好。
leone823
繩梯有很多條,爬上後就交代給他們去辦.[笑]
p205jack wrote:
我小時候在與鄰居玩時被狗咬過

306qqa wrote:
要對著狗唸佛經,狗覺得無趣就會走開

被咬過必定有陰影.
我不唸佛經,也不說話.就站著不動,適時比出一指神功,靜觀其變.
若是兩隻以上,就看老大是哪一個,(通常是在最前頭那個)
跟老大溝通好,其他嘍囉也不會強出頭.

芬園無極金鳳宮顧便所的老黃.(2021_1219)

有溝通,有改善.(2022_1212)

牠家宮主叫牠顧便所,所以對陌生人須盡到招呼之責.
我雖不是牠家”信眾”,但好歹也是宮主口中的”大德”啊!
而且也來過n次了,既沒輕視也無挑釁.實在是沒必要如此兇巴巴.

所以上週六對牠使出一指神功,昨天就改善了不少.
每每經過都會去光顧,權責不說清楚彼此都有壓力.

Who is the boss
306qqa
會咬的都是偷襲的,不然就是直接上的,會吠的只要不走進他的地盤,通常都沒事。老黃看厠所你去2次應該認識你了才對呀!
leone823
是.老黃那不只去過兩次,是n次!雖然很盡職,但強龍不壓地頭蛇,不跟牠計較.可是每次都這樣,假裝不認識.這就很不應該了,沒認出車也要認得人呀!所以啟動一指神功,讓牠認識一下.[笑到噴淚]
我也期待銜接起來,所以也google過不少相關資訊,等全部完工就可以銜接,只是不知道何時完工,以下是網路找到的綠空鐵道軸線計畫
https://www.udvision.taichung.gov.tw/Visions/Visions4_more?id=4b790e26992849468ac0a69c66de5069

簡報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rvGGAabE04Z6nBF1h6E3YTQYdsAApzn/view?fbclid=IwAR3Gy-LEFfT2SIvqxyAVQzUpqSyN2wjSSjnPg-IyDu99yGN75umcfUWYJoM
賈員外您好:
可否麻煩您一件事情,台中市現在已是一個不是早期小8區的行政機關,涵蓋山城與海線,但我們目前的自行車道與早期小8區時代並沒甚麼不同,既然您有想要找議員協助,那是否可夾帶一下我對自行車道的想法:
台中現有的自行車道都是分離的,包含在討論的綠空廊道也是分段不通的,如果有可能是否能以綠空廊道為中心,如下圖:

北線 :


這張圖是舊山線東勢火車路線圖,與現有的火車行進路線只有在朴口段轉彎處斷掉



這張是我依據現有的自行車道繪製 紅線,在豐原火車站北段綠空廊道的盡頭,左轉東北街再依火車軌道前進到東豐自行車道,中途只有一個彎道偏離火車軌道,這個彎道現地是一個駁坎,高地落差約兩層樓高,是否建議搭個陸橋將自行車道銜接,這樣就可由豐原火車站直通國道4號陸橋下與東豐自行車道銜接。


西線:

我的想法是國道 4 號高架化公路底下的路基部分目前就是一片空地,是否可以比照火車高架化後的路基部分,討論鋪設一條自行車道,圖上畫的 綠線 自行道,這樣以後不管是遊覽車的遊客或是騎車的台中市民,在國道4號下交流道在陸橋下停車場停好車後,不管事租車或騎車,就可以往北銜接 東豐自行道 或是 后豐自行車道,往西可以經由國道 4號 下面的自行車道 綠線 到達清水高美濕地觀海,或去看大甲溪畔成排的風車大道。或往東 騎車去新社台地賞花。



當然,這樣的規劃是有很多的問題,但總是要有人去想去發現,以後才有可能實現。人生有夢最美。
nervous_22 wrote:
我也期待銜接起來,所以也google過不少相關資訊

大致看了一下願景.(簡報太雜,範圍過廣)
只一個感想...
等等等等~ 等等等等~

我在綠空上層遇到一位女士向我詢問綠空的相關訊息...
她有北部的朋友指名要來觀摩,所以她特地從西區騎機車先來"探路".

我建議她請朋友直接在車站下車,然後租Ubike悠閒地去體會這地方.
她也覺得這樣較合理,她擔心開車來會合後車要怎麼停置.
(有停車場,但停車後的移動方式就自行車最適合)
這點符合我16樓說的 (親朋好友來訪有足以滿足的網美景點…)

"位於市中心的綠川曾被讚嘆環境優美如日本京都的鴨川"
看到這段我真是笑不出來...
在16樓我貼的文宣上標題是"台灣曼哈頓在台中"
中興大學綠園道上有"哈佛廣場",後方的旱溪被譽為"康河".
(前哈佛,後康河的致敬概念)

見賢而思齊值得肯定.
但...就沒有任何自己的格調嗎?
我把家門口裝潢成總統府的樣子,就真的是總統府嗎?

王羲之人各有體的故事看過嗎?

便利商店.超市.Mall取代掉了哪些行為模式?
他們是怎麼走來的?
爺爺的願景到了孫子輩都還沒感受到,有意義嗎?

綠空廊道的串接跟環島路網一點都不衝突.
你接好了,路線自然就成了.
爺爺要做的事,還得等孫子長大了才來嗎?
p205jack wrote:
台中市現在已是一個不是早期小8區的行政機關

早期行政我沒概念,合併之初我只想到一個地點...和平區.
曾幾何時,想到自家頂樓看看風景還得借隔壁的樓梯爬過去.

p205jack wrote:
既然您有想要找議員協助

不是我,是每個人都可以.
這部分比從前進步很多.(人民與議員.公僕都是)
經過洗牌後,態勢更明確.

p205jack wrote:
如果有可能是否能以綠空廊道為中心

這是最佳解.
但人家就是踢給交通部.

花蓮有一條從新城到池上的"國際"自行車道.
我只摸到池上-富里這段,我會再去"自摸"一下.

感覺上...
自行車路網要全數建置完成,應該有一個基本的條件.(指人口稠密的區域)
就是私有汽車都行不得或是很難行,花費很高.(金錢與時間)
這樣是否可喚起人們對移動方式的另一個省思.

我已經盡可能的強化我的手了(4+2或公共運輸)
台灣就這麼一丁點,能讓你暢快奔馳的條件是越來越低.
手排,性能車只是讓你在家裡擺著自爽,沒任何實質意義.
只是,有些人仍巴望著在這些條件消失之前讓青春不留白.

p205jack wrote:
當然,這樣的規劃是有很多的問題,但總是要有人去想去發現,以後才有可能實現。

是的.
不管是蕭規曹隨或是曹規蕭隨.
對整個地域及百姓有益的都不用去想太多.

每次經過大智北路看到停車場中間那幾間"歷史釘子"
我心裡總在想: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事是不可取代的.
唯一不可取代的,就是人的夢想與願望.
賈員外您好 :
經過 一 天的奮戰,終於將預想中的綠空廊道北邊路線預想路線畫好,管它以後未來的日子是否會連線,至少目前用腳踩踏的想法中是可以實現的,將這張圖分享給您。長期在率空廊道南線耕耘的您,如果要到北線觀光可以參考一下喔。




解說一下:
綠色線: 原有綠空廊道從豐原火車站起往北穿越豐原大道六段後到有擋起來的地方,

紅色線: 從這裡左轉騎一般道路豐原東北街往北然後左轉繞個彎道下坡到 翁社,再沿火車軌道前行就可到達國道4號陸橋下,然後越過路橋下馬路就可以看到線有的 東豐自行車道入口處。

藍色線: 預想中的綠空廊道延伸段取代現有紅線的自行車道,架個陸橋再沿火車軌道就可到東豐自行車道入口處。

橘色線:現有的東豐自行車道路線

粉色線: 現有的后豐自行車道路線

紫色線: 預想中的 東線 接 新社 自行車道路線,在東豐自行車道的石岡旅遊中心處再往前一些,就可以看到右邊有個中油加油站,加油站的右邊就是豐勢路,這時離開東豐自行車道找個紅綠燈越過豐勢路,沿著豐勢路往前一直到馬路上的看板寫著 土牛,然後右轉 往土牛方向 沿著 台 129 縣道就可以到達 新社 台地,不過初期都是上坡路段要一直騎到新社台地上才會地勢平坦,很累人的。到新社台地觀光旅行後可以經由中興嶺往大坑方向經松竹路再度回到綠空廊道。唯一要注意的是高度問題,新社台地海拔約 560 公尺,上坡很陡,下坡也蠻陡的,騎車要注意安全。

中間有一條路是 萬仙路 ( 中92 縣道) 地圖上也是可以到達新社台地。但這條路我沒騎過,google 街景景觀看起來類似產業道路。

政府的施政是必須有計畫,有議會討論,有工程規劃,有施工日期,有,,,,,N 年以後,但我們可以秉著探險精神,用我們的雙腳踩出自己的最佳路線來,哈哈。
p205jack wrote:
管它以後未來的日子是否會連線,至少目前用腳踩踏的想法中是可以實現的

哈哈哈…Jack兄,安捏都丟啊啦!
沒有手,至少還有腳可騎也有嘴可噴那些僕役們.
其實手腳都有啦!只差戴不戴手套,上不上狗嘴套而已,天寬地闊,有差嗎?

我的水袋背包今天到貨了.

馬丁鞋還沒到.
這是為那七隻熊準備的.當然,另外那第八隻也會去找它的.

p205jack wrote:
如果要到北線觀光可以參考一下喔。

謝謝Jack兄精心策畫的路線,小弟收下了.
東豐綠廊好像延伸到林業文化園區,如果不知回頭,繼續往東坑路走,就會到大雪山了.

紫色線往返都跑過,就129滿貫的路線,終點在中興路與仁化路口.(想到就很累的路線)
中9n的都是鄉道,以前當無頭蒼蠅亂飛亂跑時都遇過,只是不知確切的名號而已.

情人木橋也去過,也看過萬仙路(台語音發”慢仙”)上山真的很慢,下山也慢一點較保險.


不知是哪一條,反正上山就這種路.


有看到神木.


回到石岡的鄉間小路有看到抱小孩的土地婆.(台灣沒幾個抱著小孩的土地婆)


然後有路就走,有坡就爬.

結果…就跑到公老坪了.

還好往後都下坡,直接滑到豐原.

新社台地算友善的,路徑也很多.
也曾從豐原南坑跑到上面的崑山,再從新社滑下來.
那次是沿著旱溪走,想探探源頭在哪裡.

騎車真的要見好就收,已知水源來處就好.
別傻傻的沿路一直追過去,結果就把你拐到山上啦!

p205jack wrote:
但我們可以秉著探險精神,用我們的雙腳踩出自己的最佳路線來,

沒錯.這是最實在的.
騎自己的車,走自己的路.沒書僮照樣進京應考.

其實,我是蠻欽佩台電的.(好像隸屬在經濟部底下)
我們的阿花怎麼帶不重要,台電自有神隊友(尤其是架電塔,立電線桿的)
在深山裡,順著電塔就可重回人間.

在鄉間淺山沒路標地址的地方只要報出電線桿上那什麼幹..幾之幾號的牌子也能脫困.

有一次我的車陷在泥濘裡爬不起來,就靠著山上果園水塔的廠商電話聯絡上拖車協助脫困.

自助,然後才有天助與人助.與Jack兄共勉.
306qqa
腳力真好
leone823
306qqa No.是老奴才堅忍.中午才出門,時間有限,所以找專幹粗活的奴才.若找賈文青,鐵定牽車牽到不要不要的,搞不好要露宿山頭.[笑到噴淚]
賈員外您好:
下午收到了交通部觀光局長的回覆,同樣的作法轉交通部公路總局,回覆文如下:

觀技字第1110925090號

jack君,您好:

 您111年12月12日的電子郵件反映台中市火車站原址綠空廊道目前自行車不暢通案,經查環島一號線為交通部公路總權管業務,本局業將您的意見轉請該局研議妥處回覆您。

 謝謝您的來信。祝您

 健康快樂


局長 張錫聰 敬啟

看到沒,多麼有專業素養,該有的都有,權責分明,再轉請下一單位回覆。

什麼叫做電子信箱單一窗口? 聽聽就好,跟競選時期的愚民口號一模一樣。

或許是權責單位太多,需要一一釐清責任,但不能叫發起問題的人去一一詢問啊? 各級單位難道不用去追查案件的執行現況,轉發下一個權責單位就算責任已了,這樣的薪水也太好領了吧,難道國家養那麼多公務員都是在做這種轉發下一單位就算完成了案件嗎? 還是像對岸政府一般,發現問題的人就該關起來做思想教育,這就是對岸政府解決問題的方法。

想想,我們國家真的很大,權責單位眾多。小小的一段不到 1 公里的自行車道不通暢,歷經 接案單位的台中市自行車道管理的 建設局,開發局,中央交通部觀光局,還在公文旅行,現在轉發交通部公路總局,權責單位真的不少啊。

俗話說,三個和尚沒水喝? 我越來越能體會其中的三昧真火了。
lion01 wrote:
這種彎彎曲曲的山路,騎登山車比小徑車合適


話是沒錯,但總有白目的人.

少不更事,就跟著瞎起鬨了.(而且是一而再的)

長大後也比較懂事了,所以才有了”賈文青”跟”小小藍”.


只有最帥的車,沒有最帥的人啦!
01都會建議新手找看得最順眼的車下手.

lion01 wrote:
這種山路最適合開手排車尬上去

不敢了啦!
現在連快速道路都很少上了,高速更不用說.
目前一台是載車的車,另一台是找不到睡覺的地方可窩在裡面免受風寒.

最近一次跑山是今年4月.

人家只是要去阿嬤洗衣場,順便看青蛙.


在縣147硬是一台Xn緊咬著屁股,要讓他,他也不超.
路就這麼寬,幹嘛苦苦相逼?只好能離多遠就跑多遠.(惹不起)
後來就沒再看到車頭燈了.

縣147

lion01 wrote:
第6台

山路上那兩台曾是二姊跟么妹,現在每一台都是老大.
出門都得看他們臉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