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_0501更新) 文武官員至此下馬 - 台中火車站

p205jack wrote:
經查環島一號線為交通部公路總權管業務,本局業將您的意見轉請該局研議妥處回覆您。

安捏喔!?
問問他們何時"轉請"?
有無回覆期限?
如果有必要,將這串討論串的連結(或關鍵字)附上.

環島1-2的指示路牌是誰掛上去的?
然後呢?
指到台中火車站,該不會是以兩鐵取代往後的環島路線吧!

真的是要叫老大出來說話了!

p205jack wrote:
俗話說,三個和尚沒水喝? 我越來越能體會其中的三昧真火了。

哈哈哈....和尚另有一個故事.

師父臨走交代...你們三個好好靜心打坐,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許說話!

然後...油燈的油慢慢的快燒完了.

小師弟發現...師兄!油快燒完了.

... ... ...

師兄!! 油燈快燒完了啦!

二師兄...噓~ 師父交代不可說話!

... ... ...

這時,大師兄開口了...哼!哼! 你們看!只有我沒說話!
賈員外您好:
我發現您這個人真的是 98 熱血男兒,在崎嶇不平彎曲髮夾彎的山路上,油門重踩下,緊跟的後車瞬間連車頭燈都不見了,只能在後面看著前方滾滾煙塵徒呼無奈。
台灣的山區風景區沒有坦蕩蕩的大道可以開車,所以開悍馬車去爬山也沒有用,只有中小尺寸的車身配上四輪驅動才能更好的馳乗在山路上,150匹馬力35公斤米扭力以上是基本需求,如果需要做這種即加速動作,對馬力扭力的需求更大,天啊,山路耶,舒馬克重生,太帥了。

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騎單車在這種山路上,真的需要車主很大的毅力與韌性,否則光是體力消耗與疲累感就會讓人崩潰,但不可否認的是,山上的景物與環境,皆是平地難以見到,足以花時間與心力下去體會。趁著年輕有體力與精神,現在不做日後一定後悔不已。

西毛番蓮是我在松竹車站後站外的草地上偶而發現,剛看到時驚艷居然有這種花,雙層且不同顏色,謝謝您提供相關資訊,感謝。
lion01 wrote:
只有中小尺寸的車身配上四輪驅動才能更好的馳乗在山路上

獅兄很內行喔.


lion01 wrote:
西毛番蓮

毛西番蓮啦!
很多毛,所以毛擺在前面.
Jack兄
我今天跑去畫地圖.


Relive 軌跡圖

我沒走豐原大道六段,而是順著"交通部"的環島1-2內山環線走.

"悟空"廊道(不好意思,我比較喜歡這個名稱) "綠"要嘟著嘴說,都可吊三斤豬肉了.

這悟空確實跟環島1-2是同一條車道.

路牌這麼寫,路面也這麼畫.

然後...


哪一個沒寫"環島1-2"的? 東豐綠廊也是環島的一段.

誰在睜眼說瞎話!

再來,你的橋樑美夢有可能成真喔!

看!

在蓋單車跨橋啦!

環島路網不是交通部的嗎?
妳台中市政府竟然敢大主大意去蓋單車橋?
不怕交通部叫妳拆掉!給我復原嗎?
賈員外早安:
這一圈跑得很大圈喔,就算開車也要花半天時間,居然用人力雙腳去完成,太不簡單了。沒關係,周六,日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保養一下雙腳。

悟空廊道 確實是一個交通大動脈,南來北往的重要幹線,以前跑這種路線,沒有這條幹線使用,一定用四輪車輛,長度不是問題,高度才是重點,在新社台地,太平山區,想都沒想過,要騎腳踏車,服役時部隊演習時走過,但那是人騎腳踏車的嗎? 可以騎但辛苦啊。5,6百公尺的高度,還要騎車,沒有訓練過雙退會廢掉。

豐原圓環東路的自行車道陸橋目前正在興建中,這種交通大動脈以前橫跨鐵路時,是有個向下的隧道,但後來鐵路高架化之後,路平專案,將隧道填平,但現在蓋起了陸橋,想想也真是讓人想笑,搞了半天,花了不少人力物力,但終究還是要與道路隔離開來,但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政治人物做那個決定,似乎也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其實不只是豐原大道,比如潭子火車站前的綠空廊道,明明道路都是四叉路口,上下班時間車流量巨大,但沒有陸橋,也沒有紅綠燈,要想從車道的這端到另一端,要等很久,閃過車潮,才能通過。但這可能要等出了重大車禍,有交通部官員下台後,才會有人處理。

人不狂狷往少年,少年兄,年輕有幹勁,這種路線,我只能用想的,或是用開車的,還有就是去電腦遊戲裡去VR 一下,年青真好。
lion01 wrote:
居然用人力雙腳去完成

Jack兄給的路徑,參照一下似乎曾跑過(從東豐跑到東北街)
所以就利用時間逆向騎騎看.

新社那段跑過n回了,所以找老奴才去,沒找賈文青.
深怕這賈文青還沒正式爬坡又來個"累滿筋".
豈不自討沒趣.

lion01 wrote:
但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政治人物做那個決定,似乎也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政治人物沒那麼偉大啦!基本上仍是民意.
豐原中正路的地下道,松竹路.復興路的陸橋...
回歸平面道路後,兩側的民宅真有重見天日的喜悅.

當然,也不只這些啦!
現在要看到地下道與陸橋還真不容易.

為了大眾利益制定的政策與措施,難免會犧牲少數人的權益.
只是不知道這些被犧牲的人是否有配套的補償.
這才是一個成熟的政策與官府.

lion01 wrote:
但沒有陸橋,也沒有紅綠燈,要想從車道的這端到另一端,要等很久,閃過車潮,才能通過。

這真的是考驗國民素質的地方.也可看出人們相互禮讓的美德.

16日出發前拍的定位照

手機收好跨上單車時,一個約30歲的熟女從斜坡上騎機車下來.
沒拍到人,所以當我自言自語.(沒圖沒真相)
貼張A4的公告只是卸責的做法而已.台灣人有那麼乖嗎?
別傻了啦!(老奴才也是騎上人行道的)

東光綠園道(東區最美的自行車道,全新.平整的鋪面)

有摩托車上去.沒騎不算數.

這個算嗎?


這邊還有多國語言版的

成效如何,有騎有感想.

現在的房子都很氣派,要價也不少.(這塔吊17日就要拆了)

即便是社會宅也不馬虎.

城市硬體建設也不失誠意.


以上這些獅兄同意吧!

要等很久才過得去...
因為你遇到的都是老虎,不是貓咪.

所以Jack兄在19樓的回覆,我在21樓毫不思索地答 是.

我曾說過奴欺主,該檢討的是員外.
同樣的,常聽人說某某人"德不配位".
但可曾想過...
我上面貼的東西(那些很有誠意的建築)
住在氣派豪華住居的人們,又"德可配物"?

給屁孩一把槍,告訴他平時要關保險.靠譜嗎?
在老虎還沒變成大貓咪之前,自己看著辦啦!

把和尚的故事說完.

師父回來後看到房間黑壓壓的...
徒兒,怎都黑漆漆的呀!?

小和尚...師父,油燈快燒完了,我告訴二師兄,二師兄都不理我.

二師兄...師父,你告訴我們不可說話,小師弟破戒說話了,我要他不要說話...

大師兄...是啊!師父,他們倆都說話了,我提醒他們:只有我沒說話.我最聽師父的話了.

師父跟這三個徒弟你一言我一語的在討論說話的事...

這時,借宿寺廟的書生經過聽見了.得知緣由後提出建言...

小師弟,你既然發現油燈快燒完了,就默默地將油加上.也不用開口告訴二師兄呀!

二師弟,小師弟開口破了戒,你就將油加上,不用開口提醒,也跟小師弟一樣破了戒呀!

大師兄啊!兩位師弟為了油燈開口破戒,你就將油加上,何苦洋洋自得而因此破戒呢?

師父聽完頗為感慨...
施主所言甚是,老衲教導無方,慚愧!慚愧!

書生...不敢,不敢.小的冒犯了.(作揖離去)

書生內心自言....唉~怎收的都是D(台語音)啊!
您能想像綠空廊道 潭子火車站前的 4 叉路口,上下班時段車潮有多嚇人嗎? 附近 有 潭子國小,潭子國中,潭子傳統市場,潭子火車站,還有一個大 BOSS 潭子加工出口區,以前沒自行車道時,上下班車輛就很擠了,現在如果您騎車要在那個時段通過這個 4 叉路口,沒有陸橋,沒有紅綠燈,那您要等多久? 對不起,沒有答案。因為我等過,等到我都快昏倒。但如果過了上下班時段,車流量就小很多了,那時才是通行的好時段。

如下圖:


就是這個 4 叉路口,沒有陸橋,也沒有紅綠燈,中間還有個圍起來的三角形,上下班時間要過去,要有耐心慢慢等。



今天早上出大太陽,出去曬曬太陽,綠空廊道 在潭心陸橋下,整個新鋪的柏油路面都是我的自行車道,好舒服。



放了很久的公路車,也出來曬曬太陽。
lion01 wrote:
沒有陸橋,也沒有紅綠燈

但還有斑馬線呀!

朋友到越南相親,除了驚訝一罐啤酒的價格之外.
另一個讓他引以為傲的...就是他會過越南的馬路.

他說不要怕!
儘管邁開步伐向前走,機車.汽車都會即時反應.
你稍有猶豫.停頓會被罵的.(不按牌理出牌,讓人家放銃)

台灣的斑馬線有"帝王條款".
儘管當皇帝好了.

lion01 wrote:
整個新鋪的柏油路面都是我的自行車道,好舒服。

是呀!
而且有"湯圓"列隊歡迎.(潭子 - 栗林)
306qqa
所以2010年那台金色的是老管家?
leone823
那台是黃色的Schwinn大哥.我第一台破萬的車子.(27速.碟煞.2007年式)
坦白說,我從來都不敢奢望斑馬線的帝王條款,那個是騙人的,多年前我曾經目睹一位老伯牽著腳踏車走在斑馬線上通過潭子的中山路,但遠處開來的一台藍色自小客車闖紅燈,不但將老伯撞飛,腳踏車卡在前輪繼續往前推行,白天都還可見地上被刮出火花來,後來腳踏車解體了,自小客車就不見了。不久後救護車就來了將老伯載走,現實版的車禍現場。

我當然希望斑馬線能起到保護行人的目地,但每天的新聞中哪一天不是 機車停在機車待轉區被汽車整個撞飛,老婦人騎著腳踏車被大貨車載視線死角被壓死,行人走在斑馬線被轉彎車撞傷,馬路上的汽車密度高到某種程度時,車禍頻率就會增高很多。

綠空廊道如果以台中火車站為分界點,我個人認為北線的自行車道的空氣品質比南線好很多,北線雖然緊鄰台 3 線,但中間隔著一層民居,您看不到車子,或聽不到難線卻是在大馬路旁邊,在大馬路旁邊,隨時都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汽車,機車,呼吸道的廢氣也會比較多一些。但綠空廊道 的空氣品質 還是比不上在鄉間 或是山上騎車的感覺,鄉間不但沒有汽機車的廢氣,還可聞到花香 與 樹木 的特殊味道。
lion01 wrote:
我從來都不敢奢望斑馬線的帝王條款,那個是騙人的

真是實話實說的獅兄.

自行車道很多是與公路共線的.
我騎在路上時常可看到藍色的標線與自行車標誌及引導箭頭.
當身旁出現近身呼嘯而過的機動車輛時...(有時還按喇叭"提醒"或"嚇"你一跳)

我就在想...
是否可修法將在畫有自行車與藍色標線的路段(也就是自行車共線的路段)
若有車禍肇責(機動車輛),將加重刑罰,如此是否可喚起用路人更加尊重弱勢的單車?
不過,依常態經驗而言,這是痴人說夢話!

當然,單車族也要負起基本的"告知"義務.
很多人騎單車都不裝燈或不開燈的.
汽機車白天都有日行燈了,你單車好歹也裝個主動式的警示燈具吧!(尤其是夜間)

一般開前燈時我不會用閃爍模式.
但跑新社的山路時我全程開閃爍模式,為的就是避免跨線的白目看不到我.
平時也盡量將照射角度維持水平,單車燈的亮度永遠都不是汽機車頭燈的對手.
能刺多遠就刺多遠.
唉~余豈好刺哉,余不得已也.

lion01 wrote:
但中間隔著一層民居,您看不到車子

是呀!
但相對的,車子也看不到你.

轉彎時都很帥氣,一手正抓另一手反抓...離心回復時大腳一補...

喂~~杵在那邊幹嘛!快閃啦!沒看到車子喔!

lion01 wrote:
還可聞到花香 與 樹木 的特殊味道。

沒錯,沒錯!
東北街往東豐綠廊這段路,路旁有幾處桂花園.
目前都是盛開的花況,那濃郁的花香會讓人自動放慢去多聞一下.
306qqa
原來是豆腐店老闆
leone82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