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貓空北宜雙越嶺環線[Eric的單車日記]

*如果您習慣大尺寸照片版本,請按這裡


腰傷尚未痊癒,無法搬重物,但單車旅行已經上癮了,一個星期不騎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而且又超想念泥土的味道,得找一條近一點,又可親近山林,又全程無須扛車的路線....搜尋腦中的資料庫,慢慢地拼湊出這條貓空北宜雙越嶺環線。旅行後與常在這一帶出沒的新店車友聯絡,竟然有許多車友不知道這兩段越嶺路線。所以,如果您看到這條路徑介紹,應該算是上蒼應許你的一條路徑,也算是我們的一種緣分,盡情去體驗吧!

第一段越嶺路線從政大後門的老泉里翻越到銀河洞,越嶺路線主要是由樟湖步道與銀河洞旁的產業道路構成。由景美溪上的恆光橋,進入老泉街45巷,再轉老泉街26巷,爬升約兩百多公尺後接上春崎產業道路,再往上走一些,稜線前,海拔260公尺處,左側往老泉山劇場、待老坑山的步道就是offroad越嶺的開端。先經過優人神鼓的老泉山劇場,然後沿著樟湖步道一路騎在滿佈林木的稜線上,直到過了往璋山寺的三叉口後,遇到右方有柏油路,那就是通往銀河路的產業道路了。

第二段越嶺路線的起點在北宜公路台9線21公里附近的南枋寮,海拔約380公尺,這是一條為了中華電信微波中繼站所蓋的維修產業道路,入口處無任何指標,只有一段鐵欄杆,而入口處左側有一座小廟,可供辨識。這條越嶺道幾乎一路陡上,破損的水泥路面長滿了青苔,許多路段更是覆滿落葉,全程幾乎都在綠蔭中,除了雙手雙腳稍辛苦外,頸部以上倒是充滿享受。爬升到海拔510公尺處是鞍部,這裡是二格山系多條登山步道的交會口,我們要走的是經過貓空圓山旁,往草楠的步道。這條步道的路面盡是大小不等的石塊,非常顛簸,許多石塊的表面平滑,甚至長了青苔,有一處最危險的路段是由一大片岩塊構成,走路經過都易滑倒,更不用說是騎車了(除非穿了全套防護裝備,又藝高人膽大...)。除了短短的危險路段最好牽車經過,只要膽大心細的控車,整條越嶺道還是很適合親近山林的路線。



過恆光橋後就是政大後門,這裡有許多叉路,注意老泉街45巷的指標就對了。進入老泉里後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台北市的吵雜與喧囂頓時被隔離了,閒散、逸靜取代了壓迫與緊張,開始享受這趟單車旅行。



老泉街45巷與26巷的叉口,取右走26巷。


青苔、單車、陽光,永遠完不膩的攝影遊戲


爬升約兩百多公尺後接上春崎產業道路,再往上走一些,在稜線前,海拔260公尺處,左側有一條往老泉山劇場、待老坑山的步道,路口有明顯的指標,這裡就是offroad越嶺的開端。開始是一段水泥路,然後就是泥石路面了。油桐花的季節,泥石路面上一片雪白!




路幅漸縮小


老泉山劇場,優人神鼓平日練功、排練的地方。






沿著劇場旁的步道續向前行,遇叉路,取左



穿過一片竹林,上到竹林旁的單軌路徑


續往前行,可以聽到上方平行的步道上山友的談話聲。


這單軌路徑最後接上樟湖步道,開始順著石階步道旁的泥土路徑騎。



沿路幾乎都在稜線上,穿過樹林的綠色隧道,QQ有彈性的泥土路面,好像騎在天堂裡。




過了往璋山寺的三叉口後,遇到右方有柏油路,那就是通往銀河路的產業道路了。



耳際充滿著風的呼嘯,兩旁的景物如流星飛逝,銀河路長長的下坡換來貼地滑翔的快感。接上北宜路時海拔又回到80公尺,再度啟動雙人肉汽缸,往另外一段越嶺路挺近。

過了北宜公路台9線21公里附近的南枋寮,海拔約380公尺,事先在GPS上規劃的越嶺路徑已經出現在螢幕的範圍中。這是一條為了中華電信微波中繼站所蓋的維修產業道路,入口處無任何指標,只有一段鐵欄杆,而入口處左側有一座小廟,可供辨識。



雙軌路徑,剛開始的路面還不錯


漸漸進的密林中,路面破碎、濕滑,但在可控制的範圍



這次一個人騎,就來玩玩自拍吧!


上來的這段路,沒有碰到任何一個人,更不用提任何車輛了。許多路段覆滿落葉,全程幾乎都在綠蔭中,除了雙手雙腳稍辛苦外,頸部以上倒是充滿享受。



雙腳不落地從來不是我的目標,慢騎、體驗山林的脈動、與美麗的事物相遇,這才是我的最愛。


爬升到海拔510公尺處的鞍部,這裡是二格山系多條登山步道的交會口,終於遇到山友了。雙軌路徑往前方左轉約500公尺可以到達中華電信微波中繼站。鐵棚左方與雙軌路徑之間是通往草楠的登山步道,這就是我們回貓空的路。鐵棚右方的石階步道通往二格山。


坐在鐵棚中的三位山友是一位父親及兩位女兒。父親的行動有點不方便,由兩位女兒沿路扶持從草楠爬上來,真令人感佩!他們力勸我不要從草楠下去,因為沿途路面盡是石塊,不易控車。我回答他們,在沒有offroad 的經驗前,我也會這樣認為,但累積了一些經驗以後,再看到以前車友的紀錄,我認為這在我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繼續順著雙軌路徑往前,我想先往中華電信的中繼站看看。在路上遇到兩位山友,是一對退休的夫妻,他們很高興的攔下我詢問騎哪條路上來、及沿途的路況。先生準備與朋友環島,但沒有長途單車路線的經驗,所以也問了許多環島準備與路線規劃的問題,最後,我留下了我的網址,希望我的環島經驗對他有幫助。

這就是中華電信微波中繼站的電信塔


從塔旁繞到大門,鐵門深鎖,身為中華電信的股東,應該可以進去吧!


回到鞍部的叉路口,往草楠的方向下滑,再一次享受offroad


步道的路面盡是大小不等的石塊,非常顛簸,石塊的表面平滑,甚至長了青苔


大片的連續石塊橫亙路面,要小心控車,千萬不要貪快!


中途的休息站


一路蜿蜒,但坡度不大,雖然沿路有許多大石塊,騎的又是單避震車,但降低座墊,放慢速度,雙手雙腳配合,還是可以穩定的控制單車下滑,享受顛簸的樂趣。



終於來到石塊較少、鋪滿五月雪的桐花路段




offroad的最後一段是沿著溪澗而行,從密林的樹葉間灑下的陽光與溪澗旁的綠石形成了完美的自然創作。


步道在草楠接上指南路三段,不用急著走指南路下山,好不容易賺來的海拔高度,可以沿著指南路三段40巷與38巷,慢慢地巡航貓空一圈,看看剛復駛的貓空纜車,享受長緩坡下降的樂趣。


最後,我要感謝Aladdin去年帶我騎過樟湖步道,那時我才知道這條步道旁有路可通到銀河洞,沒有這段經驗就不會有今天這條貓空北宜雙越嶺路線。

本文同步發表於 Eric的單車日記 http://bike.ericchen.info
pulsar wrote:
腰傷尚未痊癒...(恕刪)


小弟現在很難有單車旅行的機會,您的遊記成了小弟精神慰藉,
看了又看,一直期待您「施工中」的新作,
本山步道、草山雷達站讓小弟很懷念~
然後又看到新作預告,竟然您也上了「青春嶺」~不是腰傷未癒嗎?上陡坡很吃力的!

改天有機會,請您跑一趟「北宜三潭兩坑行」~讓小弟再懷念一下潭腰、竹坑、獅子頭坑、直潭、塗潭這翡翠水庫沿岸的美景吧!有水庫和茶園風光,相信透過您的鏡頭,一定能呈現出最美的三潭兩坑!
孤鳥入山秋未冷, 雲低志高獨奔馳; 窮山不見雙棲伴, 人間仙境何處尋。...
再不回文就真的沉了

真歹謝''''

最近忙著幫偶家查北打工順便等工作

車沒騎了

看到路邊騎車的人還真羨幕

我只能利用一點時間到公園跑跑5千
pulsar wrote:
慢騎、體驗山林的脈動、與美麗的事物相遇...(恕刪)

+1

感謝您的分享,還是到您的網站才能看到完整的記錄,
藉由光與影的遊戲及圓的律動看到更美的呆丸是件幸福的事,
希望您這樣無私的分享讓更多人認識這塊美麗的土地。
dannyunique wrote:
看了又看,一直期待您「施工中」的新作,
本山步道、草山雷達站讓小弟很懷念~
然後又看到新作預告,竟然您也上了「青春嶺」~不是腰傷未癒嗎?上陡坡很吃力的!

改天有機會,請您跑一趟「北宜三潭兩坑行」~讓小弟再懷念一下潭腰、竹坑、獅子頭坑、直潭、塗潭這翡翠水庫沿岸的美景吧!有水庫和茶園風光,相信透過您的鏡頭,一定能呈現出最美的三潭兩坑!
...(恕刪)


謝謝danny大,腰傷幾乎快好了,陡坡沒問題,只是無法扛車。

最近剛好有一堆事情卡住,本山步道與草山雷達站每次提筆時總是沒有靈感來描述當場的感覺,所以一直拖延至今。

感謝你提供這翡翠水庫的訊息,有一些地方我有騎過,其他的我會找機會去的。
https://eric-bike-travel-diary.on.drv.tw/eric.bike
張金源jojo桑 wrote:
再不回文就真的沉了真...(恕刪)


jojo桑,

放寬心,該你的就是你的。

可以考慮趁這空檔來一趟壯遊,上工後時間就少了!

https://eric-bike-travel-diary.on.drv.tw/eric.bike
張金源jojo桑 wrote:
再不回文就真的沉了

真歹謝''''

單車熱潮,真的有一點退。
我在另一個閒聊與趣味,力戰群雄,那人氣真是塞爆。

戰了一天,人氣就好幾萬,可惜最後也沉了(被01管理員刪除了),還是不過癮。
打嘴砲真的要有功夫還要有理念,最主要的是嘴砲要強,學識要豐富。
一日之內,看過的人都知道我是M。

興趣的話,可看我的部落格三民主義的部份


pulsar wrote:
腰傷尚未痊癒,無法搬重物,但單車旅行已經上癮了

愛綠客喜歡山林風光,腰傷也要記得節制點,少一點操勞,我說的不是只騎單車啊
跟那班閒聊與趣味&居家LDS後,竟然沒有雅興吟詩作對了..
大大拍的照片意境真美
攝影功夫了得
在你的單車網誌看到我大學同學耶
他還跟你去環島喔
單車的世界就是這麼美妙 ~~

力送五分~
每次看你的遊記...
總是美 美 美...
有很深的感動喲!
繼續加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