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習慣大尺寸照片版本,請按這裡
信賢林道環線?沒錯,這是我為這條路徑取的名字。在哪兒?環形路線的起點與終點就在烏來西羅岸路的保慶宮旁。西羅岸路是台北南區車友的熱門路線之一,因為保慶宮也是拔刀爾山的登山口,所以這條路徑也被稱為拔刀爾山。
要體驗信賢林道,必須先取得西羅岸路這張入門票,在保慶宮稍事休息後,順著柏油路再往前走。不久就會到達柏油路的終點,終點前20公尺,左側是一大片衫木林,有一條陡下的產業道路延伸到森林深處,任何人看了都會想從這裡下去,但腦中浮現的車友紀錄好像是從路的尾端進去的,雙腳只好無奈的繼續往前踩踏到終點。我與Apollo站在終點前,著實躊躇了一陣子,柏油路的盡頭是一片荒草,荒草後方是綠竹、姑婆芋、果樹交雜的雜木林,一條不盡明顯的路徑從大片荒草中指向未知的雜木林中。
行前雖然做了一些功課,但車友有關信賢林道的紀錄不多,山友的紀錄也很少,更沒有地圖或軌跡檔可以參考。現場沒有任何指示標記,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面對這樣的路況,半年前我可能會打退堂鼓。是Aladdin把我引入了offroad的世界,這半年來的南征北討,也漸漸培養出一些膽識與經驗,雖然不能像年輕人一樣飛跳,但已經足夠我開啟一扇又一扇的瑰麗山林。
Aladdin又開始他的大事業了,Apollo與我站在路邊感嘆,如果Aladdin這頭蠻牛有來,我們一定毫不猶豫的往前挺近。也許偷罵Aladdin讓我們產生了力量,也許是內心回歸山林的深深渴望,也許是森林女神在深處頻頻向我們招手,我們踩上踏板,航向未知的綠林中...
信賢林道前的補給點 - 保慶宮
沿著保慶宮前的柏油路,往信賢林道入口。
柏油路的盡頭是一片荒草,荒草後方是綠竹、姑婆芋、果樹交雜的雜木林,一條不盡明顯的路徑從荒草中指向未知的雜木林中。
踩上踏板,順著single track,航向未知的綠林中。
林中的路徑時而明顯時而隱密
路面前段上鋪了石磚,猜測可能是烏來鄉公所鋪設的,後來因為某種原因未完工,慢慢的就荒廢下來了。因為沒有推廣,走的人少,所以相關記錄才會少得可憐。
石磚是為了健行而設(其實,山友多喜歡泥土路面),騎起來很不舒服,陰暗處磚面很滑,千萬小心。
Apollo下馬,顯然遇到麻煩了!
大樹擋道
扛吧!
看,Apollo扛得多快樂啊!
就是這片森林,綠得讓人舒舒坦坦,讓我們壓抑未知的恐懼,直向它的深處騎去。
石磚不見了,這才是登山車的菜!
遇到叉路,沒有指標,一條感覺是往外走的,一條感覺是往更深處,我們選擇往內騎!
騎向曠野,騎向心中的渴望!
什麼阿!騎進萬里長城了!這應該是先前步道施工時堆放石磚的地方,停工了,材料就一直堆放在此。
騎到森林邊緣,一邊是斷崖,鋪滿樹葉的單軌路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再度進入密林
沿路倒樹不斷
騎騎扛扛,越過各種障礙
最後進入一塊開墾的地域
Apollo使出獨輪大法下階梯
看到這間農舍就到抉擇的時候了
農舍下方有一塊路線標示牌,標示牌後方有一條陡下的山路,左方有一條步道。
這個路線標示牌真是有夠不清楚,完全沒有指出現在身在何處
旁邊還有方向指示,這個指示比較有用,我們確定往左方是一條可以回到保慶宮的步道,另外一塊往信賢的指標方向不對,應該再往右轉九十度指向後方的山下,事先做過的功課知道標示牌後方那條陡下的山路是通到信賢。
下去探探看,一路陡下,Apollo與我心裏同時浮現出三個月前,從二格走錯登山路到阿柔洋的慘況,一路扛著車、拉著繩索陡下的陰影再度湧上心頭。
從GPS上的等高線圖判斷,我們距離下方的林業試驗所信賢苗圃高度差約170公尺,直線距離約350公尺,如果山徑是一路筆直陡下,那就是50%的坡度,哇!雖然知道有車友走過,而且回去也是高度約150公尺的爬升,但是我們還是打了退堂鼓,選擇走左方回保慶宮的安全路線。所以這條路徑雖名為環線,實際卻是我們撤退的路線啊!
這是回保慶宮一開始的坦途!
但,不久,就遇到我們討厭的階梯步道地形了!
這是崩塌較大的地方,還好,單人就可以克服。
沒有階梯的路段還蠻宜人的,路幅很窄,旁邊還有護桿,不是很好騎。
好長的一段上坡,階梯綿延到天邊,看不到盡頭,還沒爬,腿就已經軟了!心裡開始OS,往回爬真的比較輕鬆嗎?剛剛是不是應該直下信賢?說不定扛一小段陡坡後就有林道可滑?
想歸想,還是認份的扛吧。
剛開始時,Apollo是把車扛在肩上,實在太累了,現在只能半扛半拉了。Apollo開始抱怨大折的重量,一度想要把車丟下山去(你們可別想撿,他前腳一丟,我後腳就會跟下去撈的!)
扛累了,把車擱一邊,癱坐在山道上,望著這片綠林,雖然頸部以下都在抗議,但頸部以上卻還是陶醉在這片荒野之中,是那幾乎聽不見的鼓聲召喚我來的,人類都來自於荒野,大地是我們的母親,來到這裡是在回應心中最底層最原始的呼喚。
最後一段了,上來吧!
接近步道終點前,又是大眾化的越野路線了。
出了步道,接上超陡的產業道路。
一路龜上,翹孤輪,前移重心,再龜!
柏油路前20公尺出來,剛好行成一條環狀的越野路徑,這就是我的信賢林道環線。
回到保慶宮,一位年約七十多歲的阿嬤一直招呼我們吃午餐,我們表示剛運動完,吃不下,喝水就可以了,沒想到阿嬤立刻燒起開水來泡茶,真的讓我們自覺慚愧,她是如此熱情用心的對待兩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將茶湯送入口中,立刻甘醇沁心,緩緩流下喉嚨後,茶香後醞慢慢回甘至舌根、齒間,再擴散到整個口腔及鼻腔,真是頂級好茶!阿嬤完全沒有分別心,無論是熟識者或陌生人,他都以相同的標準招待。詢問阿嬤後才知道,這是阿里山珠露茶,是羅時豐昨天送來的。
「是羅時豐送的喔,難怪這麼好吃」
「不能這樣講」阿嬤立刻反駁,「有些人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比較有名,這些有名的人有些是有修為的,但有更多有修為的人是隱藏在默默的人群中。社會上常喜歡吹捧有錢的人、或有勢的人,真是顛倒價值。我有一個鄰居很有錢,但一天到晚都在說一些比較沒錢的鄰居沒有水準,在我看來,只要你開口說別人沒水準,你就沒水準了」
聽了這番話,我對這位阿嬤更是肅然起敬,她不但有慈悲心,更具有智慧,不趨炎附勢,不卑不亢,以它成長的背景來看,這是非常難得的。
住持是阿嬤的朋友,所以阿嬤常到這裡來。問阿嬤住哪裡,怎麼來的?
「我開車來的」(好佩服!在台灣,有多少位七十幾歲的阿嬤能自己開車)
「平常沒事就開車遊山玩水,看到喜歡的地方,就停下來泡泡茶」
「以前住在台北市,後來退休了,就搬到燕子湖。不做事了,就應該退下來,市區應該留給做事的年輕人」
「我要提醒你們」阿嬤繼續說「騎孔明車是很好的運動,但要穿鮮豔一點,最好是紅色、黃色、白色。我開車時看到穿深色衣服騎孔明車的人都會很擔心,因為在樹蔭下有時很難分辨的。孔明車沒聲音,不像機車很吵,不容易被發現。我有一個鄰居,要開車門時沒看清楚一位穿深色衣服的,結果那孔明車摔倒,剛好又被對面來的車子輾過去!你們回去以後,請一定要在網路上呼籲一下!」
(我學到了,車友們,不是每個駕駛人的都有與你一樣的眼力!請做好自己的防護措施吧)
原先有些失落沒有如原先計畫的越野到信賢,但現在我沒有絲毫的後悔了。是上天的安排吧,要我回到保安宮認識這位阿嬤,她有太多可以值得我們反思的!
本文同步發表於 Eric的單車日記 http://bike.ericchen.info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