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約在半年多前,就在01上面看到合歡溪步道的遊記分享。
那時後,覺得合歡溪和平常去的林道林相不太一樣,很有高山的味道。
(和巴福越嶺的巨木群也不太一樣)
那時後,就在想不知道何時會有機會去看看合歡溪。
這天,在北O團的討論區看到車友小怪在發團去合歡溪。當下覺得機不可失。
宜蘭市台七線口的小七會合之後,開始開往梨山的福壽山農場。

開車進入臺七甲線,一路上看到許多熟悉的路標,像是太平山土場(我們大約七點左右就到了,這樣來安排太平山一日遊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經過太平山叉路之後,沒多久就看到「四季」的路標,想起來曾經想要跟EDDIE、海哥去四季林道上加羅湖。
快要道武陵農場的時候,又看到常常聽車友們提到的松茂林道,原來臺七甲上這樣多網路眾多車友提及的林道。
既然合歡溪步道,都可以開車來了,那太平山土場、四季林道、松茂林道都可以規劃前來一遊了!
心裡越想越高興,也就忘記,怎麼開車這樣久,還沒有到福壽山農場呢!?
去合歡溪步道,要先買票進入福壽山農場。(門票一人70,若開車,小客車一車25元)
進入福壽山農場之後,只有一條路通往天池,大約六七公里之後,會遇到叉路,往右是通往天池,而合歡溪步道,要往左邊,通往華岡茶園。(但是一路上已經看不到茶園了)
在天池之前的路況非常好。都是柏油路,所以若覺得合歡溪短短的4公里多路程太短,也可以考慮將車停在福壽山農場,單車小爬坡,騎向天池。
通往華岡的路大約只有4公里多,路況不太好,都是泥土路面居多。
到了華岡,完全沒有路的小空地,合歡溪步道的入口就在正前方,圖中左前方的小叉路就是合歡溪的入口了。

一到了合歡溪入口,映入眼簾的就是這片雲海,此時標高2400多公尺。
這樣飄渺,吹散了整個開車的疲憊。
大夥組車整備中!
從這張可以看得出來,雲海就在我們旁邊!!

這次的團員:


今天大家帶的都是雙避震重傢伙,我的ANTHEM可能是行程最短的。
一開始就推車了,小怪說他招集的團都是要推車的。

在這樣的林蔭當中,小騎壹下,真是非常舒暢。
這時候的林相,讓我想起新竹五峰的清石林道,只是這裡的路況比較差一點,距離長度也短一些。
這時候的合歡溪步道還沒有讓人很驚艷的感覺!

筆直的看過去,有隧道的感覺。

今天是悠閒騎,還沒有騎多久,大家都稍事休息壹下。
這張照片是我常常採用的廣角低角度拍攝方式,
廣角的優勢是很容易表現出強烈的透視感,
像是背景的樹木與道路,只要機位降低並稍微仰拍,
就可以將透視點聚焦在中間偏左的地方,
同時可以將水平線壓到構圖的下方,來誇大上方的比例。
通常我會貼近其中一個人物,
廣角會突顯最前方人物,並縮小後方的人物的比例,產生明顯的前後層次,
因為透視點放在中間偏左,所以我會習慣將誇大的前方人物放在另一邊,(這裡是中間偏右)
來達到一種張力的平衡。
簡言之,就是強烈透視感、偏低的水平線、前後層次的人物位置,左方透視+右方人物的平衡張力。
這是我喜歡廣角的主要原因!

今天的合歡溪步道,是推車團!!!

結果是走錯路啦!白推車了!

合歡溪步道不長,騎太快,就享受不到了!

泥土攪拌著枯葉,是巧克力胎的最愛!

噗!還是在推車!!!
這泥土黏嗒嗒的,不太好騎!

到這裡,其實才前進了兩三公里,推車多於騎車!
路面都是溼滑的泥土。
這條步道非常幽靜,一路上只看到一兩批遊客,
我們推車的速度和他們走路幾乎差不多,
上午到福壽山農場的車輛非常多,可是來到這兒的遊客並不多。
這批遊客也只走到這裡就回程了!

過了儲水池,
印象中的合歡溪步道景象終於出現,
大家速度更慢,因為佇足拍照的時間和次數更多了。


步道邊的林相開始和之前的林道不一樣,
高山松木的感覺層層相疊,交織在周遭!
即使枯木,也有著自己的姿態。

此時,步道旁都是這樣的景色。
一開始,我們急著按快門,深恐遺漏了哪些美景,
漸漸地,發現拾俯之間皆是這樣的美景,何須擔心!
煩惱的反而是,
相機如何表現出來我的眼睛、我的身體、我的呼吸當中,所感受的美!

六個人、12隻眼睛,好像蜜蜂採蜜一般,忙碌地尋覓四周景色。

耶!終於有騎到車的FU了!
這是第一次在這樣的林道騎車。
過去的林道,幾乎是過去的林場,有著整齊的林相,就像合歡溪步道一開始那樣的林相。
這裡有著高山的美味!

陽光灑在合歡溪步道上,飄渺的山嵐,
整個飽滿的顏色,填滿了我們的心神!!
這次帶了超廣角鏡頭,所呈現的景色就完全不一樣,
沿路上一直在想著,
如果我帶的是等效40mm大光圈鏡頭,
不知道會表現出來什麼樣子的合歡溪步道?

陽光襯托的天空,些微的山嵐,
將山谷暈染出交織相疊的層次。
當陽光躲起來,山嵐又奪回她的地盤,一絲一絲残繞在樹梢,散出迷蒙的滋味!
OR就是在追逐陽光、追逐泥土、追逐山嵐這些山林的氣息啊!

巨木張狂地向天空伸出枝幹,上次看到這樣的景色,感覺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

看得到右前面步道上楊大哥微小的身影嗎?這樣可以看出山谷與我們的比例。

DAVID指著遠方,合歡溪的源頭就在前方。

騎在高度2500公尺的碎石路上,只想慢慢地.................
個人非常喜歡這張,
不再有人定勝天的幻想,我們懷著崇敬的心、縮小自己的身軀在這裡感受著大自然的安靜。

快到終點了,此時山路快要接近溪面了。

一路過來,路面都是這樣的岩片石塊。
不知道是不是坍方下來,就留在路面上了!

筆直的樹叢編織一道一道的翠綠,包覆著我們,
陽光帶著暖意,與冰涼的空氣爭先地吹拂過我們的肌膚。
台北在這幾天都是陰雨綿綿,實在沒有想到在這裡可以享受到如此溫暖、璀燦的陽光。
好明亮、好舒暢。

到達終點啦!這裡標高2500多公尺。
我們小心翼翼地跨過浮出地面的溪流,走到源頭。
路邊兩大捆的水管不知道是什麼用途?

步道的盡頭,合歡溪源頭。
在這裡大家合拍一張。

水面好清澈啊!

在這裡開火,煮泡麵,休息享受山林壹下。

回程的下午,陽光似乎躲起來,沒有了陽光,樹木退去翠綠的姿態,披上蒼鬱的氣質。

山嵐緩慢地溢出躲藏地,無聲地盤踞在我們四周。


當陽光不再陪伴樹叢,氤氳所暈染出是一種神祕。


回程就是壹路不會太陡的下坡,
雖然滿地泥濘,噴的滿車、相機都是泥土,
但是滑行的很過癮。
在入口裝好車子之後,開車往福壽山農場路中,看到大山美景,忍不住停留拍照。
在網路上看到福壽山農場漂亮的楓紅、蘋果園照片,
這裡真是值得一來再來的好地方啊!
日後若是台北下雨,似乎可以考慮來這裡或是松茂林道、四季林道這些地方晃晃。

完整版、行車地圖與單車軌跡在:2010.10.30 BIKE遊 合歡溪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