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享] 公路車勿入,力行產業道路



這條綿延一百多公里的「匹亞南山道」
是泰雅族人近兩三百年來大規模移動主要路線

這是一條地質上明顯的構造線,是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分界線
北起宜蘭蘭陽溪上游牛鬥、四季
向南越過匹亞南鞍部、思源埡口接上大甲溪上游的梨山、華岡
然後進入北港溪上游的力行、發祥
一直延伸到玉山山脈荖濃溪上游才逐漸消失。

《重返舊部落》-啟明‧瓦拉

攝影/編輯 Eddie Chen
音樂:Creel Commission - All That We Are

takemehome96 wrote:
這條綿延一百多公里的「匹亞南山道」
是泰雅族人近兩三百年來大規模移動主要路線

這是一條地質上明顯的構造線,是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分界線
北起宜蘭蘭陽溪上游牛鬥、四季
向南越過匹亞南鞍部、思源埡口接上大甲溪上游的梨山、華岡
然後進入北港溪上游的力行、發祥
一直延伸到玉山山脈荖濃溪上游才逐漸消失。

《重返舊部落》-啟明‧瓦拉

攝影/編輯 Eddie Chen
音樂:Creel Commission - All That We Are


感謝takemehome96大大分享。

這條路線,在十幾年前讀大學時以125CC機車騎過一遍,力行產業道路能看到合歡山,感覺就在合歡山另一邊的山腳下,當時的電子產品不像現在發達,相機還是以底片型為主,只帶了一捲底片,沒辦法拍攝太多美景。

小弟有一台公路(25C輪胎)、一台小折、一台登山(1.95巧克力胎),使用的頻率是6:3:1。上星期日騎登山車(1.95輪胎)來回南北大台中70KM(柏油),份外吃力。 時速30以上就出現嗡嗡聲,被許多公路車騎士刷卡,感覺有點悶,心中萌生賣登山車的想法,看到takemehome96大大以登山車暢遊力行產業道路,也讓人重新對登山車有新的熱血。


未來也想以登山車完成力行產業道路,故有問題請教,還請不吝賜教。

(1)啟明‧瓦拉是takemehome96大大本人,而由Eddie Chen先生拍攝?

那Eddie Chen先生是開車、或是也是騎登山車?

(2)使用的攝影設備是?

(3)takemehome96大大的登山車是1.75的道路胎嗎?

您在中橫北支線的時速大約多少?

整個行程100KM是花了兩天一夜,是嗎?

(4)如果是住南投、彰化、台中的車友想完成力行產業道路之旅,版主閣下是否能為大家建議行程?

謝謝。


【麵包超人】 wrote:
感謝takemeho...(恕刪)


謝謝您回文!

啟明‧瓦拉是《重返舊部落》這本書的作者,
我是拜讀後決定要騎這路線(力行產業道路以前就想騎,但一直沒有認真規劃)

輪胎一台是CONTINENTAL DOUBLE FIGHTERⅡ登山車胎26×1.9
一台是MAXXIS 1.95巧克力胎,兩個人都騎車。相機是Panasonic Lumix LX5。

建議中彰投車友可以4+2到霧社,以兩天行程騎:

Day 1 霧社-武嶺-大禹嶺-梨山
Day 2 梨山-福壽山農場-力行道路-霧社

其餘行程細節再麻煩您移駕blog看這兩篇文,裡面有詳細的說明:

尋訪泰雅路:匹亞南山道-中橫宜蘭支線/力行產業道路(1)
尋訪泰雅路:匹亞南山道-中橫宜蘭支線/力行產業道路(2)

台灣.用騎的最美
你們運氣真的很好,12點才到梨山還敢過力行產業道路,要是下起雨來真的會很慘的,下午兩三點就很常下雨。

正常來講,比較建議要住梨山,離力行產業道路最近的住宿點是黎山老母娘娘旁邊的旅館。


如果趕不到那邊就住在黎山賓館那邊也可以。以你們的腿力,從黎山出發,傍晚直接回到埔里搭車也可以,也許三天就切成了武陵一晚,華崗一晚,這樣比較恰當些。武陵跟華崗之間很值得多逗留,力行產業道路真的就只是慘業道路,風景沒有很漂亮。

tieniu wrote:
你們運氣真的很好,1...(恕刪)

我們在梨山-華岡沿途觀察雲發展及走向,認為不會下大雨才敢下力行的,
如果可能下大雨,當時就會住下來,隔天往大禹嶺、武嶺下埔里。

這次規劃原本希望都能住部落,
才會特地要留在力行過夜(第一天就是特地住在環山部落),高山還是要清晨景會更美。

只是沒料到紅香部落兩家民宿周六同時沒開,才會不得已夜騎啦~







台灣.用騎的最美
好棒,好舒服的旅程
輕鬆的音樂配上美麗的畫面

上海這裡都沒有山,希望回台灣有空也能上山走走
20118月從清境騎力行到福壽山補一張道路3層肉照片就知道這段路路況粉差



最下方坍掉直接在上方鋪第二層,結果第二層又坍,我是騎在第三層

力行吊橋中間的護欄只到我的腰部,我是快騎直衝過去真怕一翻車就下橋,過橋再走回中間拍照




matrixhank wrote:
好棒,好舒服的旅程輕...(恕刪)

謝謝您~

ohiyour wrote:
20118月從清境騎...(恕刪)

您照片好像是在發祥村(瑞岩部落)附近拍的,
我們經過這裡時已經天黑,因此沒有看到這景象,
真是太誇張了!!


台灣.用騎的最美
後面那一塊田確實在發祥附近沒錯,不過以前去的時候,我走的還是三層肉中的最下層。真的是越變越誇張。

說起來也奇怪,種很多東西的那面反而災情都很小,沒種東西的這面就一直崩山

takemehome96 wrote:
您照片好像是在發祥村...(恕刪)
或許您以為我會說《讚》.........

不.......

錯.........


是《不錯》!

而且..............

棒極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