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簡稱「鹿港」;清治時期以前,港闊水深,距離中國大陸沿岸最近,因此自然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
港口城市。鹿港的全盛時期,在當時是僅次於府城臺南的全島第二大城,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語琅琅上口
,迄今不墜。
「鹿港」純樸小鎮有著歷史的遺跡,讓人第一個想到的是由歌手羅大佑所唱紅的歌曲「鹿港小鎮」。
1982年羅大佑-鹿港小鎮
另一是比較特殊的地方習俗"送肉粽",是禁止參觀之活動,於發生自縊事件時所舉行,以趨吉避凶。
早期的鹿港有三不見:
看不見天:生意活絡興隆,為了終年可遮風避雨,街道上都搭上棚子。
看不見地:土地全鋪滿了紅磚頭,所以看不見泥土。
看不見女人:綁小腳難於行,都待在閨房。
現在的鹿港有三多:
古蹟多:昔日僅次於臺南市的第二大城,所遺的古蹟以清朝及日治時期為主。
小吃多:人來人往小吃就多了起來。
人文匠師多:目前國寶級的匠師有36位,單單一個鹿港鎮就佔了6位。
:
近日的天氣陰晴不定加上寒流來襲,原本計劃的鹿港行可能會取消行程;21日的清晨天空依舊飄著細
雨,AM5:30車友們就在Line群組中開始討論著...你一言我一句的下雨、好冷、要去嗎?最後結論是..
.衝吧。縱然下著雨,大夥的熱情依然不減的跨上鐵馬,往集結地點集合。

冷冽的寒風細雨一出門就淋了一身濕,出門前女皇問了一句話:你確定要出門嗎?...確定。
穿上風衣一路往南到我們的集合地點 -- 成功火車站前便利商店。



離開台中市後進入彰化縣,天氣終於放晴了。
車友小綱騎著GIANT,有20年歷史的古董車一路領騎,若無好體(腳)力是騎不來的。

冬天吃的多尿也特別多,加油站稍作休息小解;清點人數全員到齊後再出發。


在前往鹿港的途中,小綱的古董車被他超到爆胎了;
還好有程大哥與夫人的褓姆車相隨幫忙,不然真的路難行了,也辛苦了他們。


到了鹿港雖是好天氣,但也帶著幾許寒意;冬天也餓的特別快,先到鹿港老街來碗豬血麵線暖暖身。


老街裡「半邊井」;門楣上提有"三槐挺秀"透露王家為書香雅士,街邊牆邊一口門裡門外各半的
半邊井,便於供鄰居過客汲用,發揮了敦親睦鄰傳統美德。



「新祖宮」是台灣唯一一座由乾隆帝下令由官費興建的媽祖廟,也稱做「敕建天后宮」,
所以在廟前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碑文。


「鹿港天后宮」;明朝永曆年間,鹿港與中國大陸沿海城鎮之間的貿易往來已經相當的頻繁,
當地民眾為求商船往返海上平安,故集資建造了鹿港天妃廟,供奉天上聖母。
天后宮香客絡繹不絕,每逢媽祖聖誕農曆一月至三月進香旺季,更是人潮洶湧、熱鬧非凡。



來到天后宮大夥把單車堆成一堆,進到廟裡拜拜,祈求來年更順利、出入平安、身體健康。


「桂花巷藝術村」座落在鹿港公會堂前紅磚道的盡頭,是昭和年間興建的日式宿舍群,
由閒置荒廢搖身一變,成為工藝家們的展演場地與工作坊。


村中傳統工藝琳瑯滿目,活躍威武的台灣劍獅、法國蝶谷巴特彩繪。



目前保存最為完整,也是曲折特色最為明顯的「九曲巷」。
鹿港冷冽的海風毫無遮蔽的直吹,秋冬之際,強勁的東北季風造成諸多的不便,於是將巷弄建成
T型交叉路口與曲折迂迴的模樣,可有效的阻隔強風的吹襲。




在「興安宮」遇到特地趕來的在地車友東柏,也買了好吃牛舌餅讓我們充充饑。


騎單車最大樂趣不外乎是吃吃喝喝,到了鹿港絕對不能錯過的美食...肉包。


「鹿港龍山寺」在明鄭永曆七年時建立,在清乾隆51年遷到現在的位置,並重建多次。


鹿港龍山寺是現在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築物,整個廟宇最重要的是其建築和雕刻。




來到龍山寺無論在歷史、空間格局或建築藝術上,都值得您用心靈去感受。



「摸乳巷」是鹿港著名的景點之一,因為此巷弄相當狹窄,最窄的部份甚至不到七十公分,
若有兩人欲同時通過必會有肢體上的碰觸,因此有了許多逗趣的名稱,「摸乳巷」。


中午時分飢腸轆轆,在鹿港頗具盛名的麵食館,平價又好吃。

鹿港鎮「文武廟」,是縣定的三級古蹟,名為文武廟,其實是文開書院、文廟及武廟
三位一體的古蹟建築,期間綠樹成蔭,微風陣陣,即使緊鄰市區,仍保有一份幽靜。



文武廟旁出現最近很夯的黃色小鴨。



回程時天氣又開始變天了,行經道路旁田園間播滿了油麻菜籽真是美麗。


約一小時路程再回到集合地點--成功火車站,拍照留念也為今天的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
社團:『老灰狼單車會社』

老灰狼在中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