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7屆台灣燈會首度在桃園市舉辦,
32公頃的展區橫跨中壢、大園兩個行政區,
位在的高鐵青埔站前,
亦是中壢車友們相當熱門的騎乘規劃點,
惟人潮眾多,
於是便選擇在清晨還未交管的時段騎車漫遊。
天濛濛亮從中壢區公所旁電動中巴站出發

發車站旁人行道有排顯眼的單車...

是2/4在中壢率先啟用的桃園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與電動巴士的搭配是探索一個城市很棒的方法呢!

停車柱

多卡通感應設備(悠遊卡、一卡通)

期待能見到桃園市市徽

沿著市道113丙前行

忽見到傳統行業

國道1號下方的涵洞

涵洞口旁有個水準點

是市公所時期設立的啊

聖德基督學院:民國45年由美籍學人傳教士查培理夫婦創辦,是中壢唯一以宗教興學的學院。

新生路續行

桃園大圳

水尾公車招呼站

水尾一帶早期多務農,今日受商業化影響也不大,故仍能見到留存下來的古民居

使用塑膠棧板作圍籬,或許是鄰近工業區所走的另一種工業風吧!

應該是間雜貨店

田

原本是每家戶一證,考量到進出方便,現亦可每一戶口各申請一證

青埔仍有許多進行中建案

見到路面的高鐵圖案表示不遠了

前方即是

晨光透出

進入公園路側的交管燈區

並向瑞士福德祠土地公公一拜

修建記表示最早是以三石為磊

幾經修建不變仍是守護著地方

進入多元交流燈區之莒光樓裝置意象

樓體相當擬真地仿石材處理

"正"莒光樓「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雄渾氣勢

向外望

多媒體導覽

不自覺覆誦了托、抵、握、貼、瞄、停、扣、報

洋樓意象

僑匯影響下的城市店舖住宅

壓克力盒內的風獅爺

兩尊大型風獅爺燈座

毋忘在莒勒石

湖前陳氏宗祠意象

內部多媒體開放空間解說

側邊

燈號:欽點縣正堂

跨分隔島的緩坡

浩克來也可以招待了

北海坑道意象

內部

南竿福澳港圖示

模擬坑道內船隻

嘆為觀止

是的!

中正國小同學們在竹架上的手繪燈籠

加重防止傾倒

饒富童心!

芹壁村意象

一定要安排一次到現地拜訪

原戰車停駐用途之八八坑道

罈裝老酒~

可多1層

澎湖特色燈區的體驗設施:平安橋

乞龜文化之財神米龜

視個人需求

海洋意象裝置藝術:外垵漁火

LED化

熱鬧的無線網路熱點

適闔家前來賞燈

阿桃和園哥真的好可愛~

向左走向右走都能有所發現!

內急明燈

呼~

有著距離其實不也挺好?

有感應電子票證的販賣機

除在此打完牙祭,桃園各市區的在地吃食也大推喔!

燈會祈福:平安健康~

主燈:"齊天創鴻運"

桃園故事軸燈區:以桃園各區景點為題佈置了600米敘事光廊,串連起桃園的歷史、人文、多元文化

紅毯的另一端:「幸福鐘」求婚專區

林間光盒呈現桃花林樣貌!

桃園因多族群而使這片土地更加多采多姿

桃園13區風華特色造型燈:
桃園主題燈

蘆竹主題燈

大溪主題燈

八德主題燈

楊梅主題燈

觀音主題燈

新屋主題燈

龍潭主題燈

平鎮主題燈

大園主題燈

龜山主題燈

復興主題燈

中壢主題燈

這隻猴兒可真是老饕啊,喜歡中壢獨特口味的牛肉麵,在地的喔!

青塘園的新桃花源燈區:
由燈藝師林健兒先生所設計山水畫視覺風格大型燈組,
台灣燈會27年,林先生每年都與會呢!

為中壢的埤塘生態公園,是青埔民眾晨運散步好所在

園內主要道路

花木扶疏的樹木染光區

入園牽車

水上劇場主舞台

有提供飼主這就沒藉口了

二段防護

水生植物與木棧道

點點燈籠

埤塘地景結合水上劇場展演,詮釋陶淵明世外桃源的夢境

水面映荷:可欣賞到荷花、大王蓮、台灣萍蓬草、龍潭莕菜的水面裝置形貌

橋面

青塘斜張橋

時序感

有水車呢

青塘園大青蛙

應該是絕大多數交通首選的高鐵車站引導標示:但中壢的鐵、公路亦便利,火車客運轉接駁車是分流前往燈會的好方法!

南下北上

動線

「活力猴」小提燈排隊線

移動燈車:往返主燈區與桃園故事軸燈區,免費搭乘。

準備好了的桃園消防弟兄

潺潺老街溪

後記:
燈區廣大一天不容易盡覽,
時間允許的話多天更佳,
腳步不急細細品味,
竭誠歡迎大家走訪桃園之美,「日遊桃園,夜賞燈會」!
澗仔壢漫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