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中劍」裏的「中」, 指的是中社路。

它是一段長約四公里, 從雙溪橋開始, 一直到海拔300公尺的長坡。

每週, 至少騎一次「劍中劍」。 面對這段長坡, 我終於很死心塌地地了解, 我的極限, 就落在十九分鐘四十秒。

有人提醒, 如果我想要成績進步至十五分鐘…那就得上卡了….

我不敢上卡, 因為我看過很多人, 由於突然地煞車, 來不及(或忘記)及時脫卡, 「碰」地一聲, 在我面前, 狼狽摔車倒地,…..

這段長坡, 我每回看著Garmin紀錄, 都覺得很辛苦。 但實際在上面踩踏, 卻又教我充滿鬥志, 樂在其中….

我周圍, 多的是那種, 用嘴去經營人生的咖小, 又有幾人, 能夠實際這樣衝刺廝殺咧?

呵呵呵, 不要再用嘴譙我…

https://connect.garmin.com/modern/activity/1436344666

中社路
文章關鍵字
那種用嘴去騎車的人多的是
能夠實際騎車爬坡的又有幾人?
我猜鈦金屬力量傳導效率應該比不上碳纖維
也許你騎碳纖維車架成績應該會更進步
我自己騎鋼管車,力量傳導明顯沒有比朋友碳纖維來的直接

至於上卡可以考慮SPD登山系統
shimano 520卡踏 + SH-56扣片(多向脫卡)
這是我目前的配置,腳稍微歪一下就開了
曾經有兩次路況判斷錯誤,車都倒一半了還沒脫卡
一個緊張隨便拉扯居然成功脫卡,還真是嚇死我了
如果上各卡就可以前進快5分鐘,也太厲害了......
要進步上卡是一定要的,但並非上卡就可以進步得如此大
所以囉,能實際,持續地騎車,己是一種難得的福氣…
se-rr wrote:
那種用嘴去騎車的人...(恕刪)
大仔,為了這部鈦車,我己經兩袖清風口袋空空…

不敢再想碳纖鋼管係啥咪奧秘…

努力騎下去就是了…

至於卡不卡,我會怕,暫時麥擱卡啊啦…

bear919919 wrote:
我猜鈦金屬力量傳導...(恕刪)
我了解那些行銷話術的動機呀,所以,還沒打算加入卡卡共和國…

我己是半百歐吉桑,人生已是減法為基準囉…
kec002 wrote:
如果上各卡就可以前...(恕刪)
上卡沒這麼恐怖

但是上卡也不會時間進步20%........

但是上卡後給你人車一體的感覺是無法言喻的
首先,上卡不可能讓你一段近20分鐘的山路進步5分鐘的
再來,一周一次劍中劍練習量太少,練中社的很多一去就是3~5趟,一周3、4次
你現在的情況增加練習量、充分的按摩紓緩,才有可能大幅度進步
等能進到14分後再換復興三路練習,能一次上下3趟後回騎中社應該就進13分了
只是這過程可能要一年以上
151515151515151515
停權?? 版規?? 現在在我看來都只是權力的傲慢罷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