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今天 騎北宜到坪林, 再從坪林走106乙到石碇,
由於一月初有用登山車騎過 106乙石碇那一段, 騎到高點的感覺還ok,
想說從坪林過來應該也差不多

第一段北宜到二格頭的爬坡段,可能久沒騎山路了,
快到二格頭公園時右小腿有點緊蹦, 快抽筋似的,
只好再放輕齒比,降低速度, 看來今天106乙那一段要慢慢龜回去了

在坪林7/11 休息補給後, 繼續走106乙 , 從岔路口左轉,
一開始就發現路怎麼這麼小條,又陡的很筆直,
想說是短的急陡坡, 撐過去就ok了, 沒想到放眼往上看,
坡度都沒放緩的跡相, 時速掉到6,7公里, 連起身抽車都有點費力...
這段坡比風櫃嘴的中段還陡,還長, 跟外雙溪聖人瀑布那一段有得拼

苦了七分多鐘, 好不容易上到比較緩的平台, 然後一小段下坡, 接下來又是一連串上坡,
雖沒前面那麼陡, 騎起來也不輕鬆, 沒太多喘息的機會,
大腿四頭肌開始僵硬起來, 如果坡度不放緩, 應該是會抽筋了,
沒多久靠近膝蓋大腿內側的四頭肌都抽筋了, 勉強前行, 看到前方約1公里處像是高點,
撐了一分多鐘, 再看看前方坡度沒放緩, 只好投降下馬, 還好還有力氣脫卡,
休息五六分鐘, 適度舒緩後, 繼續上路, 沒多久路兩旁出現小尊的金菩薩雕像,
代表最高點應該快到了...


騎完這段坡路的感覺像是風櫃嘴的加強版, 特別是在腳力不濟時,
連用 CT盤騎都有被折磨的感覺...哈
下次一定要帶我那一群桃園的車友來騎這一段,
嘿..也讓他們也來體會一下
這段路小弟也有騎過
剛好我有裝坡度計,所以可以知道當時腳下的坡有多麼的變態

一開始大約一、二公里的坡沒記錯的話都是13~14%以上的,甚至還有一段接近20%
後來到佛像前都還有大約10%左右,然後才漸漸變緩
當時硬撐雖然沒有牽到車,但遠遠看到一路上坡之後,就岔氣下馬休息
回到家之後腳都還不太舒服
經過那一次之後,我決定騎公路車不要再走太陡的路 orz

p.s.在台北市關渡大橋上的牽引道測到的坡度是約7%左右
嗯... 沒錯
有一段的坡度大約 20% 左右
上次去騎
也是脫卡下馬用推的.....
這個路段真是有給他陡 (抖) 啊....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真巧,昨天小弟跟賴子也去晃了一下
很意思的路線,一抬頭可以看到綿延在山脈上的道路..

小弟是 石碇 騎到 最高點就下滑回家
對於您的路線,除了欽佩,還要獻上給您最高的敬意..

昨天邊騎邊聊天,也解解連日陰雨無法騎車的癮..







單車生活、義大利老車改造一起熱鬧中https://ibikeeric.blogspot.com/
106乙上回有跟車友開車去探一下路,從坪林上去的難度高於從深坑方向上去.
光是在車上就覺得很陡了,而且長度又夠,是足以讓人十分的疲憊的路線,
我打算改天要騎登山車去自我考驗一下.一定很刺激的.
eric1753t wrote:
小弟今天 騎北宜到坪...(恕刪)


還要加碼到坪林金瓜寮的自行車道,那就很圓滿啦!


去年的某天,弟弟說要到金瓜寮探路,看看雙親是布氏也可以到那騎乘看看(因為他們已經把腳踏車到騎膩啦!老人家又不敢讓他們到處亂跑,都超70歲啦!),所以就從內湖出發>南深路>深南路>106乙>坪林>金瓜寮>原路折返,頭一次體驗連爬了5個坡的痛苦,不過呢?只要想去做,一定會達成.
我們昨天也是走跟樓主一樣的路線(騎北宜到坪林, 再從坪林走106乙到石碇),
補上坪林至石碇高度圖
那裡應該不可能有20%的坡吧...

我公路車39t/26t抽車上也還不至於定竿

那時我還沒穿卡鞋用卡踏,只能踩不能拉......

要是真有20%

肯定會定竿


第一段坡跟陽明山系的陡坡比起來....
沒有 東山路最陡的那一段陡,
也沒有 跑馬地上行義路那一段陡,
比起 陽金公路上冷水坑的戰備道路 也差那麼一點點....

騎起來的感覺 距離很長, 有點難熬 ,
但不至於定竿(小弟用 ct盤, 用 53/39 大盤我應該會哀哀叫),
跟大屯山主峰那段坡很像, 但少了髮夾彎緩衝

下次再試試看, 騎到坪林的路順順 先騎保留體力,
專心對付106乙這一段
106乙的賣點是他夠長,且讓你喘氣的機會不多.
東山路陡雖陡,但敗筆是太短了.約4.8km.還要再扣掉中間那一大段可輕鬆休息的緩坡.
上冷水坑那段也是,最有名的那段陡是陡,但還是不夠長.
其實在台北地區要能找到像106乙般,夠長,且夠陡的坡真的不多了.

一定要找時間把106乙給騎完.
一口氣上去106乙的大大,真的都很強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